2021-2022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08: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课时一
猜猜看: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
淀粉
加碘液变蓝
淀粉是从哪里来的?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如淀粉等)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学习
目标
说出鉴定淀粉的方法
探究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自主学习
请大家自学课本99页到101页上半部分,完成导学案中的任务。
实验: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实验目的: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争当小实验家
27x班某学生直接从树上摘了一片叶子下来,滴加碘液,似乎看到叶子变蓝。他说:这说明叶子在光下产生了淀粉。
你赞同某同学的做法吗?
合作探究
小组全员参与,小组长起到传、帮、带作用。(时间5分钟)
展示任务分配:
一组:问题1
二组:问题2、3
三组:问题4、5
四组:问题6、7
五组:问题8、9
六组:问题10
其它组补充质疑
请各小组做好展示分工
a.暗处理
目的:
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黑暗条件,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过叶脉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储存或利用;另一部分则直接在叶片中用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样叶片中的淀粉基本消失。
b.部分遮光
怎样遮光:
目的:
进行对照
在叶片上、下两面
覆盖相同形状的不透光的纸片或黑塑料片。
c.遮光后又照光
目的:
注意:光照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积累的淀粉太少。
使叶片重新进行光合作用。
d.取下黑纸片
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
e.酒精脱色
让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使显色更明显。
目的:
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
到叶片呈现黄白色
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水浴加热防止酒精燃烧
f.滴加碘液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第一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明是否产生淀粉
具体过程:
洗去酒精,便于显色
洗去碘液,便于观察
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g.显色
具体过程:用清水冲洗
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见光部分变蓝,
遮光部分不变蓝,还是黄白色
本实验结论是什么?
(1)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1
2
3
4
5
6
7
梳理小结
拓展提升
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⑥→③→_____→①。
(2)在步骤②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叶片_______(选填“见光”或“遮光”)部分。
(5)此实验可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
大显身手
1.小组合作在一片树叶上印上一个字母“M”的图案
2.搜集并验证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