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2汽化和液化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不利于汗液的蒸发
B.汗液蒸发时放热,使人的体表温度升高
C.汗液蒸发吸热,对体表有降温作用
D.汗液蒸发时吸热,使汗液本身温度升高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3.
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翔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下列做法中与小翔目的相同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4.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5.
水在沸腾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吸热,温度上升
B.要吸热,温度下降
C.要吸热,温度不变
D.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杯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的温度保持不变
B.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甲、乙两杯水的沸点相同
D.甲杯水的质量一定比乙杯水的质量大
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使烧瓶内的水沸腾。移去酒精灯烧瓶内的水停止沸腾,用抽气筒迅速向外抽气后,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移去酒精灯后,瓶内水的内能保持不变
B.抽出气体后,瓶内水蒸气的内能保持不变
C.抽出气体后,水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抽出气体后,水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升高
8.
小阳烧水时看到壶嘴往外冒“热气”的现象,联想到了夏天雪糕周围冒“冷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9.
2021年春节期间,为加强预防新冠病毒,人们外出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但是容易使眼镜“起雾”给生活带来不便。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加热镜片可以防止“雾气”生成
B.“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C.夏天佩戴口罩眼镜也会出现“雾气”
D.“雾气”其实质就是水蒸气
10.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2020年突然刷屏朋友圈,喝着一杯暖暖的奶茶,细心的同学发现热气腾腾的奶茶的玻璃杯上有不少小水珠,关于这些水珠( )
A.它们均是汽化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玻璃杯的外侧
C.它们的形成都需要放热
D.它们是空气液化附着在杯壁形成的
二、填空题
11.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人觉得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吹的风加快了人体汗水的
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要从人体
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将一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扇下吹,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水的沸腾”。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是温度和
_____,图乙是
_____(填“沸腾前”或“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
1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表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_____。
(a)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
(2)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高度时
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14.
高原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高压锅,是因为高原地区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
_____(大/小),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
_____(增大/减小)了锅内的压强,使锅内水的沸点
_____(升高/降低)。
15.
如图所示,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
_____造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模糊不清的“雾气”在护目镜的
_____(选填“内”或“外”)侧产生。
16.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作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_____。
17.
如图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其迅速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燃烧物体的温度快速降低,同时隔绝空气,能及时灭火。
18.
冬日,晓雪洗过头发后,为了使头发尽快变干,做了三件事:①用干毛巾擦头发上的水;②打开吹风机的热风挡吹风;③用梳子把头发撩起。其中是通过增大液体表面积来加快水分蒸发的是_____(填序号)。
1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其中“露”的形成是
_____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遇冷
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形成露水。
20.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_____℃。要让水持续沸腾,能不能停止加热?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1.
为了观察水的沸腾,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图中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中选了一套来完成实验(已知外界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1)该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并使水持续沸腾了数分钟。经观察,图丙中
_____(选填“①”或“②”)是水沸腾前的气泡上升情况。
(2)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4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示数为
_____℃。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该组同学选择的是
_____(选填“甲”或“乙”)套装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1
85
78
90
100
100
100
100
100
(3)根据实验过程,并结合实验数据,该组同学得出了水沸腾时的特点: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
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2.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_____,使水蒸气发生_____而形成的。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
(1)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_____;
(2)也可以将金属盘适当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烧瓶口。
23.
物理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为
_____
(2)图乙是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觳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分析图象还发现,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下降的先快后慢,原因可能是
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C
D
A
C
C
D
C
B
A
C
汽化;吸收;不变
时间;沸腾前
(1)时间/min;(2)需要
小;增大;升高
液化;内
97;不变
汽化
③
液化;放出
水蒸气;100;不能
(1)②;(2)98;甲;(3)吸热;(4)液化
汽化;低;液化;冰块;远离
(1)水银;(2)100;由于温度越高,水汽化的越剧烈,带走的热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