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平均速度的测量随堂练习
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直线运动(以上两空均填“匀速”或“变速”);
(2)乙球的速度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所用时间。
2.武汉站到北京西站的D2032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5)如表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里程
1
武汉
起点站
07:28
--
0
8
郑州东
09:56
09:59
3分
536公里
13
石家庄
12:04
12:07
3分
948公里
18
北京西
14:23
终点站
--
1229公里
(1)列车由武汉站驶往北京西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2)列车从武汉到郑州东,郑州东到石家庄,石家庄到北京西三个路段,运行最快的路段是________,运行最慢的路段是________。
(3)到站前,坐在列车上的小明发现站旁的房屋向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
需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
(填“快”或“慢”)一些较好.
(2)
小明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图中画出s-t图像.___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3)
分析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填“正比”或“反比”)关系.
(4)气泡的运动可以看成是______运动.
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根据图示可得,甲至乙的路程是_____cm;
(2)根据图示计算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根据图示数据并计算,小车全程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5.猜押训练
原理
测量物体的速度需要用____________测量出物体通过的路程,用____________测量在此过程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这里应用了物理学的____________法.
装置
图
利用上述器材和一个挡板,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和上半程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
数据
表格
路段通过举例/cm所用时间/s平均速度/段605________段303
_______
评估
①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②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就会______(填“长”或“短”)一点,方便计时.
③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器材,如果小车撞击金属片之后一段时间才结束计时,则会使所测时间偏______(填“长”或“短”),从而使计算得到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填“大”或“小”).
问题
讨论
若要测量下半程段的平均速度,你应该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
6.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方便用户使用,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出了规格不同的蚊香.
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1)本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验中有一个必有的实验辅助器材为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示意图,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小球通过AB和BC所用的时间均为0.1s.由图可知:
(1)该小球的运动是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或“<”)
8.为了在学校实施的项目式学习“模拟降落伞飞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小笛同学做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降落伞绳长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伞面面积/m2
降落伞释放的高度/m
降落伞滞留的时间/s
1
1
正方形
1
3
5.8
2
1
正方形
0.5
3
3.6
3
1
圆形
1
3
5.8
4
1.5
正方形
1
3
5.8
5
1.5
正方形
1
6
10.0
(1)在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卷尺和______;
(2)通过比较第1次和第4次两组数据,可以探究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绳长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第4组和第5组数据可知,如果降落伞从6m处释放,则前3米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后3米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均保留两位小数),降落伞下降过程中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9.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2s、4s、6s和8s所通过的距离;
你认为从实验获取数据的角度分析,方案________更方便;
(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的较_________(选填“快”或“慢”)。实验中,在如图玻璃管上应选择_________线(选填“甲”或“乙”)作为起点O更合理;
(3)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向______运动的;
(4)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2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4
2.51
3.75
5.002
根据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比(选填“正”或“反”),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10.探究小球的自由下落: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从图甲小球运动的照片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
(2)图乙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乙中的选项字母)。
11.一辆小汽车在南昌到九江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王发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11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11h48min。求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多少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12.常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表为地铁1号线从茶山站到常州火车站的运行时刻表,问:
站名
茶山
清凉寺
同济桥
文化宫
博爱路
常州火车站
到站时刻/(时:分)
——
6:01
6:03
6:05
6:07
6:09
发车时间/(时:分)
6:00
6:02
6:04
6:06
6:08
——
路程/km
0
1.2
2.3
3.3
4.4
5.4
(1)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用时多长?
(2)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13.小明打车出门去办事,图甲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打印发票的部分信息,试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若该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2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14.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且甲比乙先运动3秒。乙运动6秒后与甲相距3米。求:
(1)甲的速度v甲;
(2)乙的速度v乙。
1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而行,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1)甲的速度。
(2)10秒后甲、乙两车可能相距的距离。
答案
1.匀速
变速
增大
乙球在每次频闪期间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
大于
2.178
km/h
武汉到郑州东
石家庄到北京西
列车
3.慢
正比
匀速直线
4.26.0
0.15
不是
5.刻度尺
停表
组合
0.12
0.1
变速
长
长
小
略
6.刻度尺
秒表
细线
略
略
7.变速
0.2
>
8.秒表
无关
0.52
0.71
变速
9.一
慢
乙
下
正
不变
10.变速
相同时间间隔运动路程变长
C
11.48min,100km/h
12.(1)9min;(2)36km/h,10m/s
13.(1)10min;(2)36km/h;(3)2km
14.(1);(2)或
15.(1);(2)38m,62m,22m,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