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数学期末监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数学期末监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7-11 20:3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数学试题
评 卷 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B. C. D.
2、甲、乙两地六月上旬各天的平均气温如下表所示(单位:℃)
甲地:27 25 22 26 24 23 21 19 22 28
乙地:30 29 28 31 32 29 27 28 26 24
要判断两地这10天气温的波动程度,你认为用什么数据来表达比较合适?
A.极差 B.平均数 C.方差 D.中位数
3、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角等于
A.   B.   C.     D.
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B=OD,AB=CD,若点A的坐标为A(0,3),则点C的坐标是
A.(0,3)   B.(0,-3)   C.(-3,0)   D.(3,0)
5、在正方形网格中,如图放置,则sin的值是
A. B.
C. D.无法确定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中真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
9、如果一组数据x1,x2,x3,…,xn的方差s2=5,那么x1-3, x2-3, x3-3, …, xn-3的方差是
A.5 B.2 C.8 D.
10、如图,在△ABC中,DE∥BC,若AD=3,BD=4,BC=5,则DE的长为
A. B. C. D.
11、如图,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ABE=60°,则 ( http: / / www. / )
A.120° B.100° C.60° D.20°
12、如图,D、E分别是的边AB、AC上的点, DE∥BC,并且,则的面积与四边形DECB的面积之比是
A.2∶1 B.2∶3
C.4∶9 D.4∶5
13、若一组数据2,4,6,8,x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A. B.8 C. D.40
14、如图,沿坡度:的山坡植树,要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水平距离AC=2m,那么相邻两棵树间的斜坡距离AB为
A.4m B.m C.m D.m
15、如图所示,将直角三角形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直角三角形AB′C′,且C′为BC的中点,则C′D∶DB′的值为
A.1∶2 B.1∶2 C.1∶ D.1∶3
评 卷 人
二、填空(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6、某校八年级(一班)班长统计了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图我们可以发现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17、如图,,要使∽,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出一个).
18、在用反证法证明“在中,和不可能都是直角”时,第一步应为
.
19、要使式子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为 .
20、命题“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应为是 .
21、如图,AC是∠BAD的平分线,BC⊥AC,CD⊥AD.若AB=4,AD=,则AC的长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评 卷 人
22、计算:
(1) +4-×+
(2) sin30°+sin 60°-cos45°-tan30°
评 卷 人
23、如图,AB∥CD,BE⊥AC,DF⊥AC,垂足分别是点E、F,AF=CE.
求证:DF=BE.
评 卷 人
24、如图,某地四个乡镇A、B、C、D之间建有公路,已知AB=14千米, BD=21千米, DC=31.5千米,公路AB∥CD
⑴求证:∽
⑵若公路AD=28千米,求公路BC的长度.
评 卷 人
25、某足球队对运动员进行射点球成绩测试,每人每天射点球5次,在10天中,甲运动员和乙运动员的进球个数情况分别如下表所示:
进球个数 2 3 4 5
甲进球个数相应的天数 1 3 1 5
乙进球个数相应的天数 1 1 5 3
(1)分别求甲进球个数的平均数和乙进球个数的平均数.
(2)分别求甲进球个数的方差和乙进球个数的方差,并由此推断谁的成绩较为稳定.
评 卷 人
26、如图,中,D是边BC上的一点,有下列四条性质:①AB=AC;②AD⊥BC;③BD=CD;④∠BAD=∠C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我们知道:若满足条件①、②,则结论③、④正确;若满足条件①、③,则结论②、④正确;若满足条件①、④,则结论②、③正确.
请你探究:
⑴若满足条件②、③,则结论①、④正确. 即:
已知:如图,中,D是边BC上的一点,AD⊥BC,BD=CD
求证:AB=AC,∠BAD=∠CAD.
⑵若满足条件②、④,则结论①、③正确.请仿照⑴写出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
⑶若满足条件③、④,则结论①、②还正确吗?若结论正确,请写出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若结论不正确,说明理由.
评 卷 人
27、如图,某数学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河对岸塔AB的高度,采取了以下办法:首先在塔底部B的正对岸C处(BC与河岸垂直)测得塔顶点A的仰角为=60°;然后从点C出发沿河岸前行10米至点D处,在点D处测得∠BDC=67.5°.求塔AB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数据sin67.5°≈,tan67.5°≈,≈1.732).
八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3=4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C B D B C A B A D A B D
二、填空题(6×3=18)
16、55本 17、∠B=∠D等 18、假设和都是直角 19、x≥2
2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1、3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57分)
22、(每小题5分,共10分)(1) (2)
23、(7分)证明:∵AB∥CD,∴∠A=∠C
∵BE⊥AC,DF⊥AC,∴∠AEB=∠CFD=90°
∵AF=CE,∴AE=CF
在和中,
∵∠A=∠C,AE=CF,∠AEB=∠CFD
∴≌
∴DF=BE
24、(每小题5分,共10分)
⑴证明:∵, ∴
∵AB∥CD ∴∠ABD=∠BDC  ∴∽
⑵解:∵∽ ∴
即 解得BC=42
答:公路BC的长42千米.
25、((1)题4分,(2)题6分,共10分)
解:(1)
(2)
由于﹤,所以乙运动员的成绩较为稳定.
26、(每小题4分,共12分)
⑴证明:∵AD⊥BC,∴∠ADB=∠ADC=90°
在和中,
∵AD=AD,∠ADB=∠ADC,BD=CD
∴≌
∴AB=AC,∠BAD=∠CAD
⑵已知:如图,中,D是边BC上的一点,AD⊥BC,∠BAD=∠CAD
求证:AB=AC,BD=CD.
证明:∵AD⊥BC,∴∠ADB=∠ADC=90°
在和中,
∵∠ADB=∠ADC,AD=AD,∠BAD=∠CAD
∴≌
∴AB=AC,BD=CD
⑶已知:如图,中,D是边BC上的一点,BD=CD,∠BAD=∠CAD
求证:AB=AC,AD⊥BC.
证明:过点D做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BAD=∠CAD,∴DE= DF
在Rt和Rt中,
∵DE= DF,BD=CD
∴Rt≌Rt
∴∠B=∠C
∴AB=AC
又∵BD=CD
∴AD⊥BC
27、(8分)解:在Rt中,
∵tan== 即tan67.5°== ∴BC=24
在Rt中,
∵tan== 即tan60°== ∴AB=24≈24×1.732≈41
答:塔AB的高度约为41米.
等 级
C
D
B
x
y
A(0,3)
O
第4题图
α
第3题图
O
B
A
第5题图
A
B
C
D
E
A
B
C
D
E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D
E
C
B
A
第12题图
C
B
A
第14题图
A
D
C′
C
B
B′
第15题图
A
B
C
D
E
第17题图
第16题图
某班学生1~8月课外阅读数量
折线统计图
C
A
B
D
A
D
F
C
B
E
第23题图
A
B
C
D
第24题图
B
D
C
A
C
A
B
D
第27题图
B
D
C
A
E
F
PAGE
八年级数学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