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4 2、3、4的乘法口诀课件+教案+反思(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4 2、3、4的乘法口诀课件+教案+反思(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22:12:55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2 2~6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渗透
背诵5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因此,本课设计中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入手,为新知做好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铺垫,体会乘法口诀的价值,初步感受口诀的简洁美。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2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2个)有几个2相加?(1个2)(课件演示渐变成点子图)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2=2 2×1=2)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二得二)
(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4个)几个2相加?(2个2)(渐变成点子图)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2=4 )你会编口诀吗?(板书:二二得四)
(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读一读,背一背)
2.3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2)出示两束气球:两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3)出示三束气球:三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4)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质疑:为什么“三三得九”这句乘法口诀只有一道乘法算式?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3.自主探究4的乘法口诀
(1)交流:(课件出示汤圆图)说说盒子里的汤圆是怎样排列的?
(2)填空:
(3)独立列算式,编口诀。
想一想:4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是怎么编的?
(4)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4.总结1~5的乘法口诀
(1)思考1×1等于多少?可以怎样编乘法口诀?
(2)整理1~4的乘法口诀,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5.识记口诀,深化理解
(1)自由背诵口诀。
(2)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设计意图】探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是由“扶”到“放”的过程,先由教师指导学生编出2 的乘法口诀,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而4的乘法口诀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再汇报优化。最后引出1的一句乘法口诀,通过课件整理出1~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深化理解1-4的乘法口诀,再此基础上背诵1~4的乘法口诀便水到渠成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对口诀
(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1题
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2.用口诀
(1)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先计算,再写出所运用的口诀。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2题
①用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②思考:哪些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呢?
3.解决问题
(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活动性、层次性,通过学生喜欢的对口诀游戏,进一步熟记1~4的乘法口诀,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巩固新知,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1~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再全班齐背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4 表内乘法(一)
第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2 2~6的乘法口诀
01
复习导入
背出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教科书第53页练习十第4题)
02
探究新知
2个2
1×2=2
2×2=4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2×1=2
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2。
3
6
9
1×3=3
2×3=6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3×1=3
3×3=9
3×2=6
3的乘法口诀有3句,每相邻两句
口诀的得数相差3。
4
+4
+4
+4
8
12
16
4个4
想一想:
1×1=
一一( )
1×4=4
2×4=
3×4=
4×4=
8
12
16
一四得四
二四( )
三四( )
四四( )
得八
十二
十六
4×1=
4×2=
4×3=
4
8
12
1
得一
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4。
03
学以致用
1. 计算并写出口诀。
3×2=
6
2×2=
4
口诀:___________
二三得六
口诀:___________
二二得四
(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 =
2
3
6
× =
3
3
9
2.
(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第2题)
3. 对口诀。
(教科书第55页做一做第1题)
4.
吃饭时每人需要一
双筷子,4个人需
要( )根筷子。
8
(教科书第55页做一做第2题)
5. 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五二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二得二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3=6
3×2=6
4×5=20
5×4=20
1×2=2
2×1=2
(教科书第56页练习十一第2题)
6.
2×2=
3×1=
5+3=
3×3=
2+2=
1+3=
5×3=
3+3=
4
3
8
9
4
4
15
6
(教科书第56页练习十一第3题)
7. 连出小动物的过河路线。
(教科书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
8.
4
16
12
8
5
20
15
25
10
(教科书第57页练习十一第6题)
9.
2
4
1
3
×3
6
12
3
9
3
4
2
1
×4
12
16
8
4
(教科书第57页练习十一第7题)
10.
1个秋千坐2人,2个秋千坐( )人,
3个秋千坐( )人,4个秋千坐( )人。
4
6
8
(教科书第57页练习十一第8题)
04
课堂小结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2 2~6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根据学生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我先领着复习5的乘法口诀,说一说5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几,为学生总结2、3、4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4根小棒摆汉字或图形的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来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地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一起总结4的乘法口诀,明确口诀的意义和来源。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决的基础,在探究4的乘法口诀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4根小棒摆一个汉字,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口诀编写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一四得四”,也是我的意料之中,我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有学生就说是用5的乘法口诀想出来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2、3的乘法口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收到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每节课都是有缺憾的,在进行4的乘法口诀总结时,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后面小组总结2、3的乘法口诀时,明显比较简单,学生们汇报的时间太紧,没有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口诀练习的也比较少,让学生们有种前松后紧的感觉,下次注意时间的分配使之更合理。
我希望我的课堂能给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口诀几句等,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更加亲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