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6 表内乘法(二)
2 8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8的乘法口诀
01
复习导入
背出7的乘法口诀。
五七三十五
三七二十一
二七十四
六七四十二
一七得七
四七二十八
七七四十九
(教科书第83页练习十八第4题)
02
探究新知
8列
8行
24
32
40
48
56
64
1个8
2个8
3个8
4个8
5个8
6个8
7个8
8个8
小狗每跳1次就增加1个8,数轴上的
点与数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1×8=8
2×8=
3×8=
4×8=
16
24
32
一八得八
二八( )
三八( )
四八( )
五八( )
六八( )
七八( )
八八( )
十六
二十四
三十二
四十
四十八
五十六
5×8=
6×8=
7×8=
40
48
56
8× 1 = 8
8× 2 =
16
8× =
3
24
8× =
4
32
8× =
5
40
8× =
6
48
8×8=
64
六十四
8× =
7
56
03
学以致用
八八( )
二八( )
1.
五八( )
四十
六十四
十六
三
六
七
( )八二十四
( )八四十八
( )八五十六
(教科书第75页做一做第1题)
2.说一说计算每一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8×3=
三八二十四
24
4×8=
四八三十二
32
8×6=
六八四十八
48
7×8=
七八五十六
56
5×8=
五八四十
40
8×2=
二八十六
16
3×8=
三八二十四
24
8×8=
八八六十四
64
(教科书第75页做一做第2题)
8
16
24
32
40
48
56
64
3.
(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八第1题)
4.
=
32
8
4
×
32
4
8
×
(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八第2题)
5.
4×8=
32
2×8=
16
6×8=
48
7×6=
42
5×8=
40
7×8=
56
3×8=
24
7×5=
35
6×6=
36
3×6=
18
8×8=
64
4×7=
28
(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八第3题)
6. 找玩具。
(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八第4题)
7. 口答:1只螃(pánɡ)蟹(xiè)8条腿,2只螃
蟹多少条腿?3只呢?4只呢?5只、
6只、7只、8只呢?
1只螃蟹8条腿,
2只螃蟹16条腿,
3只螃蟹24条腿,
4只螃蟹32条腿,
5只螃蟹40条腿,
6只螃蟹48条腿,
7只螃蟹56条腿,
8只螃蟹64条腿。
(教科书第76页
练习十八第6题)
04
课堂小结
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2 8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2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对“乘法口诀的结构”和“口诀与口诀之间的关系”已经有过系统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学指导的形式。
首先通过主题图的展示,让学生完成表格,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分析表格上,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交流时我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灵活地在总结、评价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且评价语言丰富,富有启发性,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使课堂鲜活起来。在学生分析完表格之后,我将口诀编写的部分交给学生完成,学生能很快的将口诀编写出来,并尝试着背诵。
本节课,我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交流得到结论,并能很好地阐述出来,同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整堂课,教学的气氛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反复的多读几遍口诀,导致他们记忆不深刻,出现漏写现象,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2 8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意义,学习2—7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进行2—7的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喜羊羊做操情境引出8连续相加的结果,并以数轴的方式呈现数据。教学时,充分利用前面学习乘法口诀的思路和经验学生尝试独立编出乘法口诀,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与方法以及现金的思维方式——迁移,培养学生的数感。口诀编出后用多种方法巧记口诀,练习时让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化难为易”的思维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价值。
学情学法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已具有加法算式来总结乘法口诀的经验,但8的口诀句数多,得数大,有的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自主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怎样解决的,并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及运用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5页《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感悟、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数感。
2.理解并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编出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1.做操游戏。(生跟着音乐口令做操)
2.刚才我们一共做了几个动作?
3.揭题:这节课咱们来研究“8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做操游戏把学生引入课堂,既消除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又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编口诀,温故而知新。
(一)看图,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75页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请你来点名,你想怎么数呢?
3.(出示数轴)8表示什么?16呢?下一个应该填数字几?再接下去呢?……
4.看到这条数轴上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5.这个8在图中表示几个几? 16呢? 24呢?……
(二)借助数轴,自主编出口诀
1.再观察这条数轴,你还有什么发现?这1个8,能想到什么乘法算式?能编出哪句乘法口诀?(一八得八),剩下的这些数能写出乘法算式吗?能编出乘法口诀吗?
2.生自主编写乘法口诀。
3.汇报交流:接下去应该怎么写?
4.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口诀说一说,你是怎么编出来的?
6.对比:8的口诀与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7.齐读乘法算式和口诀。
8.小练笔:对口令。
9.小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诀基础和方法后放手让学生编口诀,不仅能一个一个地加8,还能用多样的算法编出口诀,在老师的提示下还发现了7和8的乘法口诀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以及先进的思维方式——迁移,培养了学生学生的数感。而数感的建立,一定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背口诀,规律巧记。
1.给你1分钟时间能把口诀背下来吗?
2.指名背口诀。
3.(课件出示百数图)寻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将8的倍数与整十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练笔:看数想口诀。
5.小游戏:再做一遍操,做完一小节背一句口诀。
(设计意图:化归是把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变换或转化成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与方法。当学生忘记其中一句口诀,能够想到分解运用其它口诀或其它方法来帮助记忆,这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引导学生巧记口诀,把口诀与整十数建立联系;百数表中8的倍数的位置呈现,使学生进一步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心算策略的多样化的主要目标指向不是为了最优化,而是为了建立学生的数感。)
四.用口诀,化难为易。
1.第一关:① 8×6+8 8×6+6 你是怎么算的?
②7×8-8 7×8-7 这两道题你又是怎么算的?
2.第二关: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格?(出示方格图)
(设计意图:日本教育家佐藤所说:“倘若内容平易,是不能创造性地展开思维能力的教育的。以低级的思维处理高层次的内容是可能的,但以低层次的内容培养高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如果停留在运用乘法口诀解决诸如“8×7”的练习层面上,相当于重复了编和记口诀的过程,学生只是在反复操练中变成“熟练工”。练习的变化不断促进学生的认知的生成,学生从多角度思维产生多样化的算法,多样化的算法交相辉映,相互碰撞,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也造就了课堂的精彩。)
五.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的方法也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好不好?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生成方法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