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4.“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教师不必总结出条文让学生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学生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5.“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熟记。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计算,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另外,对乘法口诀,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机械背诵。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要解决题目的问题,应该怎样做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叙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反思自己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一些感想:
1.学生多做、多练和多说。尽量为学生创作做的、说的和练的机会,效果真的非常明显,同学们大胆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因为他们有了表现的机会。
2.不要讲得太多了。老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说。可以是自己独立说,可以是同桌互相说,四人小组说、指名学生站起来说……总之采取多种形式,老师不要说得太多,把学生的工作也抢了过来,特别是应用题的复习中。要让孩子们自己看懂题目的意思,自己会说,会提出问题,会思考问题,会解决问题。
3.有时需要一些实物教具协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色。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
1、明确要点,分析单元知识要点,确定学生掌握措施。
2、通过回顾、反思、总结逐步领悟数学问题的规律性。
3、反复法,即通过同一情景的多次再现,让学生达到自觉领悟的目的。
4、选择典型范例进行剖析,从方法的角度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数学现象、解释数学规律。如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揭示条件与所求的联系,结合方法与思路分析,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5、加强规范要求,严把过程关。许多学生错误的呈现,是源于找的过程、计算的过程不规范,不仔细造成的。例如:在针对一些图形,通过统计分别找到个数这样的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从简到难,分别做好记号,对于没有做记号的学生,哪怕答案正确,也予以批评,目的是硬性规范,提高正确率。又如:找规律,特别是数字变化规律,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规律,不能用想(说)代替写,这个过程必须落实。
6、加强方法沟通,体验方法的优化过程。统计与找规律有一定的方法,我们要充分的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做好比较与沟通,同样是做记号,有的清楚,一目了然。有的最后一塌糊涂。还有找图形的顺序与计数的顺序,都是有着一定的学问,这里必要让学生自己比较之后,去“悟”。并最终实现能主动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7、关注学困生。学困生不是学不好,而是由于个性的学习心理、特点、品质造成学习过程注意力集中度差,反应慢,遗忘快等现象。比如陈伏洪同学,他的乘法口诀背的不好,以至于做除法题时经常出错,于是我就采取每天一练,组成一对一的帮教措施,让她天天都能得到锻炼,另外,每天安排一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通过这几节课系统的复习及相应习题的练习,学生基本上对旧知识达到了巩固复习,同时又从复习中体验到了掌握解题方法的重要性。
一、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得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方法
1、精选习题
围绕复习的主题,一定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围绕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作有益的补充。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全班都要意义过关,各别同学单独辅导,练习时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时注意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竞争与合作的伙伴。
3、重点指导学困生,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对于学困生要分模块辅导,比如解决问题的,统计类型的,选择填空等分类复习。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让他们有复习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成就感。
4、减少失误、培养做题习惯
(1)培养学生静心,认真做题的习惯
(2)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只要从学生自身需要为出发,有计划、有条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充分以学生为复习为主体,取消一味的题海苦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去复习,让他们体验复习收获的快乐,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9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0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加 法
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减 法
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解决问题
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用加法计算。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用减法计算。
1.
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算加法时,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时,可以从十位借1当10。
(教科书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
(1)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28+59=
2 8
+
5 9
7
8
87
1
19+32=
1 9
+
3 2
1
5
51
1
47+25=
4 7
+
2 5
2
7
72
1
23+37=
2 3
+
3 7
0
6
60
1
30-26=
3 0
-
2 6
4
4
·
61-18=
6 1
-
1 8
3
4
43
·
96-39=
9 6
-
3 9
7
5
57
·
70-24=
7 0
-
2 4
6
4
46
·
02
表内乘法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乘法的初 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可以用乘法表示。
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 5 = 10
…
乘
数
…
乘
数
…
积
…
乘
号
读作:二乘五等于十。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乘加 乘减
解决问题
在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求几和几的和用加法计算。
×
1
1
2
2
3
3
4
5
6
7
8
9
4
5
6
7
8
9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2
3
4
5
6
7
8
9
2
6
8
10
12
14
16
18
3
6
12
15
18
21
24
27
4
8
12
20
24
28
32
36
5
10
15
20
30
35
40
45
6
12
18
24
30
42
48
54
7
8
9
14
21
28
35
42
56
63
16
24
32
40
48
56
72
18
27
36
45
54
63
72
2.仔细观察,在空
格里填上相应的
积。
(教科书第101页总复
习第2题)
(1)任意指一个积,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1×1=1
1×2=2
2×1=2
2×2=4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2)观察每行或者每列数,你能发现什么
规律?
数越来越大;
都是最左边的数乘1~9。
数越来越大;
都是最上边的数乘1~9。
(3)下面的表格是上表中的一部分,请把
它们填完整。
24
30
20
三八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3
8
9
27
×
8
3
4
32
×
4
6
7
28
×
6
4
5
√
5
25
63
七九六十三
7
9
6
8
48
56
54
63
9
7
8
6
48
54
56
4.
(教科书第102页总复习第4题)
(1)南瓜有几个?冬瓜比南瓜多5个,冬瓜
有几个?
2×4=8(个)
8+5=13(个)
答:南瓜有8个,冬瓜有13个。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冬瓜和南瓜一共有多少个?
8+13=21(个)
答:冬瓜和南瓜一共有21个。
答案不唯一。
03
认识时间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认识分
分与时的关系
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走1个大格是5分;时针走1个大格是1时。
1时=60分
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时间的读写方法
时间的应用
读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确定。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书写时间时,可以采用几时几分的写法,也可以采用电子表形式的写法。
解决选择时间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确定某时做什么,也可以利用排除法,排除不对应的时间,确定所选时间。
3.
8:05
7:10
4:50
11:20
(教科书第101页总复习第3题)
04
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用数字卡片“7”、“1”、“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多少?这三张数字卡片上的数两两相减,差有几种可能?分别是多少?
十位 个位 差
7 1 6
7 3 4
1 7 6
1 3 2
3 7 4
3 1 2
05
综合训练
78+16=
47-29=
40-17=
54+29=
61-34=
52+34=
94
18
83
27
23
86
1.
(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36+58=
73-43=
93-46=
62+31=
90-27=
38+47=
94
30
47
93
63
85
2.
29+35+9=
97-25-47=
53-9-37=
75-46+31=
48+26-39=
53-(9+37)=
73
7
35
7
25
60
(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3.海洋馆里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
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
仙鱼少8条。
(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
(1)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两种神仙鱼共有
多少条?
13+9=22(条)
22+13=35(条)
答:花面神仙鱼有22条,两种神仙鱼共
有35条。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
13-8=5(条)
答:透红小丑鱼有5条。
答案不唯一。
4.
(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4题)
四七( ) 八( )七十二
( )八二十四 六九( )
五( )三十 ( )八五十六
二十八
九
三
五十四
六
七
7×9=
4×9=
6×7=
6×8=
5×4=
5×9=
3×6=
5+8=
4×6=
9-6=
63
42
20
36
48
45
18
24
13
3
5.在 里填上“+”“-”“×”或
“>”“<”“=”。
(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5题)
4 6=24
30 6=24
25+8 35
34-20 15
2×6 12
5×7 32
4×9 34
8×9 73
×
-
<
<
=
>
>
<
6.
5×7+20=
7×9+17=
6×8+30=
7×9-9=
6×7-34=
9×6-38=
55
78
8
16
80
54
(教科书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6题)
7.
(教科书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一共有多少枚棋子?
3×6=18(枚)
答:一共有18枚棋子。
8.
(教科书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买6本故事书和
1本科学世界一
共要花多少钱?
4×6+8=32(元)
答:一共要花32元。
(2)买5本连环画和1本科学世界,50元钱够吗?
5×7+8=43(元)
答:50元够了。
43<50,够。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买7本故事书和1本连环画一共要花多
少钱?
7×4+7=35(元)
答:一共要花35元。
答案不唯一。
9.写出相应的时间,画出缺少的分针。
(教科书第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2题)
过10分
8:00
8:10
10:00
10:30
过30分
10.
像这样继续摆下去,第4个图形有多少根小棒?第7个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科书第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1×3
2×3
3×3
……
3条边,每条边
1根小棒。
3条边,每条
边2根小棒。
3条边,每条
边3根小棒。
第4个图形:
3条边,每条边4根小棒。
3×4=12(根)
第7个图形:
3条边,每条边7根小棒。
3×7=21(根)
答:第4个图形有12根小棒,
第7个图形有21根小棒。
规律:第n个图形有3n个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