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08: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体验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
?1、?口算。
30+50???
70-30???
40+6???
78-8???
20+45
2、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
用表扬送礼品的情景,请学生口头列式。
(1)草莓2+2+2+2=8
板书:
4个2相加
(2)花
1+2+3+4=10
(3)樱桃
3+3+3+3+3=15
板书:5个3相加
(4)蝴蝶
3+2+4=9
(5)萝卜5+5+5+5=20
板书:4个5相加
问:谁能观察的更仔细些,把这些算式分一分,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
2+2+2+2=8
、3+3+3+3+3=15、5+5+5+5=20加数都相同
1+2+3+4=10、3+2+4=9加数不同
小组讨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念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
二、教学过程
(一)、
探究体验,让学生经历乘法
第一步:建立乘法的表象
问:那么50个2呢怎么列式?100个2呢?
(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说算式。学生可能说着说着停下来,因为他说得太长只记得加5,却不知道几个5相加。)
第二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学生分组交流各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我们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啊。老师自然地引出乘法: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如4个5相加5+5+5+5=20就可以写成5x4=20,
4个2相加,2+2+2+2=8
用乘法表示2
x4=8
5个3相加,3+3+3+3+3=15
用乘法写成3x5=15
那么试试写50个2呢怎么列式?100个2呢?
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来计算,比较简便.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说说1+2+3+4=10和3+2+4=9可以用乘法解决吗?
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重点强调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具体含义。
(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是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
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算式读作和乘法的意义。
4个5相加写成4x5=20,算式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那么4和5就叫做因数,得数20就叫做积。
学生书空乘号的写法。算式读作:4乘5等于20
也可以写成5
x4=20,那么5和4就叫做因数,得数20就叫做积.
算式读作5乘4等于20,算式表示4个5相加。
三、基本练习,巩固乘法的意义
1、通过摆小棒,练习列式
(1)“我是丽丽,我摆了6个△,用了几根小棒呢?”
?△△△△△△
(2)、“我是李明,我想考考你,我摆了4把小伞,共用了几根小棒呢?”
(3)、“我是王冬,我摆了一座房子和一棵小树,你知道我用了几根小棒吗?”
2、做一做p46读出下面的算式:
3×4
4×6
6×9
9×20
2×7
5×8
8×7
7×56
3、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写作(
)
×(
).
一个因数是6,一个因数是8,写作(
)
×(
).
4、说出下面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4=16
读作:( )乘(
)等于16,
表示:( )个( )是16
6×4=
24
读作:( )乘( 
)等于24,
表示:( )个( )是24
5、拓展练习,算一算我们班教室左边的窗户有几块玻璃
?
四、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求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注意什么?按什么顺序读乘法算式?
(通过总结让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