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08: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课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时间
科学家
实验成果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植物所需全部物质来自1(

17世纪上半叶
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使植物增重的唯一物质是2(

1771年
英国的普利斯特利
绿色植物能(
)因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779
荷兰的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3(
)才利用二氧化碳,释放气体
1782
瑞士的谢尼伯
绿色植物在放出4(
)同时吸收5(
)气体
1804
瑞士的索热尔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
1864
德国的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6(

复习引入
1.暗处理
实施计划
1课前2天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目的:将叶片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部分遮光
实施计划
2.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1—2片生长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
思考:为什么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
与不遮光形成对照
实施计划
3.将上述实验材料置于光下,使部分遮光的叶片接受光照2—3小时
(根据光照强度可适当延长照光时间)
3.光照
实施计划
思考:
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摘下一片叶子,滴上碘液,能看清楚它变成蓝色吗?
4.酒精脱色
将小烧杯置于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水浴加热
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叶片变成黄白的
5.清水漂洗
6.滴碘液
漂洗
滴加碘液
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色,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
7.观察颜色变化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
暗处理
部分遮光
光照
酒精脱色
清水漂洗
滴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
(做对照)
(去掉叶绿素)
1、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处理几个小时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3、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而要水浴加热?
4、解释酒精溶液中的绿叶脱色使酒精溶液变绿的现象?
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
形成对照
酒精易燃
叶肉细胞中叶绿素溶解于酒精溶液中
5、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
得出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氧气
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结果分析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
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用,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银边翠
观察下列植物叶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思考:为什么下列植物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结果
植物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白/彩色
部分
银边翠
银边
天竺葵
彩叶草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实验分析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小结
二氧化碳
四、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分析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生活中哪些实例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圆圈内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引申拓展
光合作用的
原料:
条件:
产物:
场所:
二氧化碳和水

淀粉和氧气
叶绿体

如果把绿叶比作是一个“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叶肉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动力是光,产品是淀粉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