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氧气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氧气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10: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课后练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医疗急救
B.用作燃料
C.金属气割
D.动植物呼吸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镁带
3.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端的火柴,立即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集气瓶底部的水不能用少量细沙代替
4.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向瓶中倒入无色酚酞溶液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5.如图,圆A代表化合反应,圆B代表氧化反应。下列反应,能归类到C处的是
A.蜡烛燃烧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硫粉燃烧
D.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6.下列操作可以一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观察气体颜色
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
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8.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下列对氧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可支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氧气的使用要远离火源,因为氧气可燃烧
D.水中鱼类能生存,是因为水中会溶解少量氧气
9.5

27

11
时,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珠峰峰顶的干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不到空气总体积的
21%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10.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实验操作、生成物的种类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其中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时______,丙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12.如下图有关探究氧气的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探究一)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加压就会发生状态的改变:
过程中①、②中发生的变化都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
(探究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2)实验Ⅰ,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实验Ⅱ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_____色火焰,产生的气体有____气味。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写1种)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实验Ⅲ为铁丝的燃烧实验。
①步骤a中,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②步骤b中,点燃系在铁丝下端的火柴的目的是______。
③步骤c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色固体。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请写出铁在氧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④实验Ⅱ,可观察到步骤b中铁丝不能燃烧,步骤c中铁丝能燃烧,说明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有关。
(5)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填“比较活泼”、“很活泼”或“不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3.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6%
5.44%
其他
0.91%
0.88%
(1)请你判断:X是____________,Y是
____________。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
___________。
(3)请你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你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
___。
14.氧气的用途
(1)____,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2)____,可用于气焊、炼钢、宇航等;
15.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2.C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此选项不正确;
B、磷燃烧生成的是白烟(五氧化二磷),此选项不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此选项正确;
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白色固体(氧化镁),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3.B
【详解】
A、铁的着火点较高,不易引燃,实验时,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C、文字表达式需要标注反应条件,
故选项错误;
D、集气瓶底部的水是为了防止熔融状态的生成物温度过高炸裂瓶底,所以可以用细沙代替,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氧气和空气都是无味气体,故不可闻气味区分,选项错误;
B、氧气和空气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不可用无色酚酞溶液区分氧气和空气,选项错误;
C、氧气和空气都是无色气体,故不可观察颜色区分,选项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空气不能,可区分氧气和空气,选项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
C、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C正确。
D、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气味,不能鉴别,A错误;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颜色,不能鉴别,B错误;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空气中包含21%的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继续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C正确;
D、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与石灰水反应,没有变化;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太少,也不会有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氧气和空气,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可用作燃料,此选项错误;
B、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
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都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缓慢氧化,此选项错误;
D、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A、氧气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不能支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但是氧气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例如稀有气体等物质,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使用要远离火源,远离可燃物,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通常情况下溶解性较小,水中鱼类能生存,是因为水中会溶解少量氧气,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9.A
【详解】
A、自然界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正确;
B、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也是21%,但是空气比较稀薄,说法错误;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说法错误;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说法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不是耀眼的白光,故选项A说法不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B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选项C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点燃
化合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
Fe3O4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
【详解】
(1)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都需要点燃,故填点燃;
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2)甲实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故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
丙实验中,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故填Fe3O4;
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能够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燃烧的发生,故填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二氧化硫能够污染空气,且二氧化硫溶于水,甲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能够吸收生成物中的热量,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故填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
12.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
木条复燃
蓝紫
刺激性
熄灭硫的燃烧(或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它污染空气)
硫+氧气二氧化硫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
引燃铁丝(或升高温度铁丝的温度等合理答案)
火星四射

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氧气的浓度(或氧气的多少、氧气的含量)
比较活泼
【详解】
(1)过程中①、②中发生的变化都是氧存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实验Ⅰ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木条复燃;
(3)实验Ⅱ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燃烧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熄灭硫的燃烧(或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它污染空气);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为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为燃烧,因此文字表达式为。
(4)①步骤a中,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②步骤b中,点燃系在铁丝下端的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或升高温度铁丝的温度等)。
③步骤c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注意产物为四氧化三铁)。
④实验Ⅱ,可观察到步骤b中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少铁丝不能燃烧,在氧气中铁丝能燃烧,说明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或氧气的多少、氧气的含量)有关。
(5)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3.氮气
氧气
氧气
对着干冷的玻璃片上呼气
呼吸产生了气体,使气体的总体积增加
【详解】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X是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故Y是氧气;
(2)氧气能支持呼吸,故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氧气;
(3)要想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可对着干冷的玻璃片上呼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
(4)氮气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是呼出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呼吸产生了气体,使气体的总体积增加。
14.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助燃性)
【详解】
(1)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2)支持燃烧(助燃性),可用于气焊、炼钢、宇航等。
15.①③
②④
【分析】
根据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的氧化反应进行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物质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详解】
①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②木炭燃烧,发光放热,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醋的酿造,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④酒精的燃烧,发光放热,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分类、缓慢氧化的概念与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