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同步练习A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了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它气体成分,可选用的物质是( )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关如图所示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迅速伸至瓶底
C.它们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
D.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
3.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
)
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4.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了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的是(
)
A.潜水员潜水时身背氧气瓶
B.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C.医院用钢瓶中的氧气急救病人
D.炼钢炉中吹入氧气可提高炉温
5.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气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B.
C.
D.
6.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9.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碳的
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
D.氧气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11.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中出现水雾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2.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蜡烛
⑤白磷.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能产生大量白色浓烟的是_______;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_______。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14.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
_______
,属于B的有
_______
,属于C的有
_______。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③硫+氧气→二氧化硫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
⑤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预先在集气
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
16.做“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铁丝末端系一段火柴,其目的是________。请写出细铁丝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硫、木炭等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既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它气体。
故选:C。
2.B
【详解】
A、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防止氧气受热逸出,充分利用氧气,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缓慢伸至瓶底,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由三种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可知,它们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二氧化碳),也有液体(水),还有固体(四氧化三铁),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
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高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是状态的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D.
氧气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潜水员潜水时的氧气瓶是供给人体呼吸的,故A错误;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故B错误;
C、医院用钢瓶中的氧气急救病人是供给呼吸,故C错误;
D、炼钢炉中吹入氧气是因为氧气支持燃烧,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概念可知,A
、C、
D的反应物中均不含氧气,故不选;选项B中,是镁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6.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故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
D、例如铁丝等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能够燃烧,故正确;
故选:B。
8.C
【详解】
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选项A错误;
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选项B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C正确;
D、硫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选项D错误。故选C。
9.B
【详解】
A、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因此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B、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同浓度下,二氧化碳密度越大,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和其他空气组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是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因此氧气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故选B。
10.B
【详解】
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
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
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B。
11.D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中出现水雾,符合题意。故选D。
12.①
⑤
②
③④
④
【分析】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①;能产生大量白色浓烟的是⑤;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②;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③④;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④。
13.密度大于空气
具有助燃性
【详解】
两瓶气体均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两瓶中都集有氧气,也说明了氧气具有助燃性;观察到两瓶一正放一倒放,甲瓶内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甲瓶内氧气含量更大.而倒放的乙瓶内燃烧的火焰小,说明氧气含量较小,通过对比两现象,得到乙瓶中有部分氧气逸散的信息,可以总结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故答:密度大于空气,具有助燃性。
14.①
③⑤
④.
【详解】
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A
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B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C
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
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③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⑤木炭+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
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①,属于B的有③⑤,属于C的有④。
15.引燃铁丝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详解】
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
丝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6.引燃铁丝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详解】
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