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氧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氧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10: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同步练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氧气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2.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产生白雾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A.铁丝
B.氢气
C.一氧化碳
D.红磷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蜡烛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产物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放热
B.燃烧发红光
C.生成无色气体
D.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
6.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虾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燃烧发白光
C.镁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燃烧火星四射
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黄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9.对于蜡烛燃烧与食物腐烂的相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发光
B.都剧烈地产生热量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
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②白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③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需要点燃
?
B.都生成氧化物
?
C.都属于化合反应
?
D.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
1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四氧化三铁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2.现有下列五种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氧气、氮气。把符合下列题目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写在横线上。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
(2)白色固体:____;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
(4)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
13.验满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_____时证明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为_____。
14.如图分别是自然界中水、氧循环的主要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水循环属于
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氧循环属于
______
变化;
(2)从分子角度看,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
______
运动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______
(填“太阳辐射”或“风力”)。
(3)图二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
______
,产生氧气的途径有
______

(4)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循环过程中氧元素守恒
c氧气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
15.某同学对一个储气罐内存放的气体进行探究,过程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木条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1)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写一条);
(2)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写一条);
(3)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
16.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
若实验成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C、这不是现象,是结论,氧气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可作助燃剂,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故选项正确。故选D。
2.D
【分析】
烟是由固态的微粒所组成,雾则是由液态的微滴所组成。
【详解】
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产生白雾,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红光,符合题意。故选D。
3.D
【详解】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故B不符合题意;
C.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所以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所以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所以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凝结后形成水雾,不会有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所以错误。
故选:A。
5.B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故生成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氧气,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氧气,但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通常状况下,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0mL氧气,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详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A选项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选项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选项现象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选项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铁丝、镁、红磷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不能出现具体的物质名称,识记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8.A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A选项现象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选项现象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会发出白光,C选项现象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D选项现象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铁丝、硫粉、红磷和木炭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不能出现具体的物质名称,识记常见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9.C
【详解】
A、蜡烛燃烧时发光,食物腐烂时不发光,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食物腐烂时放热较慢,故选项错误;
C、蜡烛燃烧、食物腐烂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蜡烛燃烧、食物腐烂都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由题可知,三个反应中的条件都是点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有氧元素,故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以上三个反应都符合化合反应的铁钉,都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都能不符合题意;
D、铁是金属,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A。
12.O2
P2O5
SO2
CO2、O2、N2
【详解】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化学符号是O2;故填:O2
(2)白色固体是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是P2O5;故填:P2O5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符号是SO2;故填:SO2
(4)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化学符号分别是CO2、O2、N2。故填:CO2、O2、N2
13.集气瓶里的水排完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解析】
【分析】
根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详解】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里的水排完时证明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14.物理
化学
水分子
太阳辐射
①②④⑤
③⑥
d
b
【分析】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金属生锈、燃烧、呼吸作用等过程消耗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详解】
(1)水循环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氧循环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2)从分子角度看,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3)金属生锈、燃烧、呼吸作用等过程消耗氧气,故选①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选③


(4)动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消耗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氟利昂破坏臭氧层与氧循环无关,故选d。
(5)a.空气中氧气浓度太高也会使人和动植物中毒,故a不正确;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循环过程中氧元素守恒,故b正确;
c.氧气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单质不存在化合物,故c不正确;
d.氧气会使金属锈蚀,会使燃料爆炸等,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氧气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且氧气既有利也有弊,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
15.密度比空气大
支持燃烧
氧气
【详解】
(1)两瓶集满的气体,木条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且乙瓶口向下,其原因为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从而使该气体从瓶口逸出,使得乙瓶中的氧气含量较少,故木条燃烧时就不如甲瓶中的木条燃烧剧烈,故该气体物理性质为密度比空气大;
(2)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能支持燃烧,故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支持燃烧;
(3)因为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气体可能为氧气。
16.铁丝表面有一层氧化物,实验前未打磨
氧气+铁
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详解】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说明没有发生铁丝的燃烧,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铁丝生了锈或表面含有油漆,铁丝太粗等,都有可能造成铁丝在氧气中不燃烧;要等火柴梗快燃尽时再伸进集气瓶,否则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降低瓶内氧气的浓度,而使实验失败(合理即可);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氧气+铁
四氧化三铁;
(3)该反应为两种物质通过化学变化生成一种物质,故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