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2.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A.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产生大量的热
C.块状的硫磺逐渐消失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做“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
A.补充氧气(O2)
B.增加可燃物
C.降低细铁丝的温度
D.升高细铁丝的温度
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薄细沙
B.铁丝(Fe)生锈
C.铁丝(Fe)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收集到的氧气(O2)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6.空气及其中的氧气对人类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的白色烟雾生成
B.所有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8.鱼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
A.水中含氧元素
B.水中含氧原子
C.水中有溶解的氧气
D.水分解出氧气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为保护空气,应积极植树造林
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大量白雾
B.木炭:白色浑浊
C.铁丝:火星四射
D.硫粉:淡蓝色火焰
11.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氧通常储存在蓝色的钢瓶内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氧气易溶于水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存在氧分子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不锈钢;②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净化后的空气;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碳;⑦澄清的石灰水;⑧锌.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
A、镁十氧气氧化镁???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十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十氧气.
14.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找一个大小合适的瓶子,将燃着的纸条扔进瓶中,待燃烧结束后迅速将一剥过皮的鸡蛋放在瓶口处,发现鸡蛋慢慢挤入瓶口。瓶内气压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16.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应先用砂纸擦去铁表面的铁锈,这个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底部要铺上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无烟无焰,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伴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故选项错误;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
故选:D。
3.A
【详解】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A正确。
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C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
4.D
【详解】
A、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能补充氧气。A错误;
B、火柴会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铁丝的着火点。B错误;
C、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提高了铁丝的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C错误;
D、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提高了铁丝的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A、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与铁丝能否燃烧无关。A符合题意;
B、铁丝生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没有可燃性,所以铁丝生锈后不能燃烧。B不符合题意;
C、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铁丝不能燃烧。C不符合题意;
D、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太少或浓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
A、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气体中形成的,雾是小液滴悬浮在气体中形成的。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有大量的白烟生成,不是白色烟雾,选项A不正确;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有的是化合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的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选项B不正确;
C、因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够高,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会出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现象,选项C不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生成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因此可以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选项D正确。故选D。
7.A
【详解】
A、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说法正确;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引燃,不会燃烧,说法不正确;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雾,说法不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C
【详解】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与水中含有氧元素、水是液态无关,且水常温无法分解生成氧气;
故选:C。
9.D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为保护空气,应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液氧呈淡蓝色,通常储存在蓝色的钢瓶内,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标准情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①④⑦;⑧;③⑥;②④
【解析】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分子。
【详解】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不锈钢、④净化后的空气、⑦澄清的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锌是由锌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③冰水混合物、⑥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气中含有氧分子。存在氧分子的是:②氧气、④净化后的空气。所以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④⑦,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⑥?,存在氧分子的是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13.AB;
ABC;
AB;
C
【详解】
A、镁十氧气氧化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也符合与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硫+氧气二氧化硫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也符合与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十水符合物质与氧的氧化反应特征但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的特征;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十氧气既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也不符合氧化反应的特征。
【点睛】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征是“多变一”,而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14.红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详解】
红磷是暗红色的固体,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同时生成白烟,故红色固体的名称是红磷;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5.小于
【详解】
当纸条在瓶中燃烧时,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逸出瓶子,瓶中的气体含量减少,用鸡蛋盖住瓶口,温度冷却后,瓶内压强减小,鸡蛋慢慢被挤入瓶口。
物理
引燃铁丝
水或细沙
防止生成的融熔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详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用砂纸擦去铁表面的铁锈,这个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杆,先将火柴点燃,火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底部要铺上水或细沙,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融熔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