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停止
孔雀
粗壮
坪坝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松鼠
山狸
绒球花
凤尾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猜一猜,读一读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hàn?
dǎi
pō?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会写的字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扮静停孔雀粗
写好生字
1.
说一说。
2.
看一看。
3.
写一写。
4.
对一对。
课堂作业:
完成习字册。
大青树下的小学
b
000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语文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阅读
主备
李霞
教材、学情分析
本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古老的铜钟,洁白的墙,还有摇曳的凤尾竹,是那么美丽。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要,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课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第一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第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吴忠豪教授指出:所谓“有新鲜感词句”,是指那些学生感到陌生的、口头书面语言中从来不用的词语或句子。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那些陌生、有新鲜感的词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将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精神世界的丰盈结合起来。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边疆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三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村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心,这样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学生正在读书。教室外,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朗读。植物、动物、小学生,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语文的学习内容也由词语向篇章过渡。因此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通过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理解课文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3.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中相关句子学习表达。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中相关句子学习表达。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常规预习;课前标注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你们又长高了,更懂事了。今天来学校时,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2.请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别的校园如今给你的感受怎样?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3.总结:是啊!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教室,美丽的校园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4.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将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认读生字词。第一组含有会写字: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停止
孔雀
粗壮
第二组含有会认字:坪坝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第三组有新鲜感的词语:
松鼠
山狸
绒球花
凤尾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1)指名读。
(2)火眼金睛的你们,看看这些词语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3)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第三组这些你在我们的学校中都见过吗?是啊!这些词语给了我们一种新鲜感。这所小学跟我们小学一样吗?多么特别啊!(板书:特别)3.交流。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有意思的句子?预设一: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哪里好?哪里还需要改进?(2)生评议。(3)师小结:想要把长句读好了,首先要读得正确,不能加字也不能丢字。还得学会停顿,在逗号、句号的地方要停顿,长句的中间也要稍微停顿换气。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用一条斜线标出来了,想不想听老师是怎么读的?(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在画斜线的地方停顿了,画斜线的地方稍作停顿,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要短一些。)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5)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真是一次比一次读得有进步!预设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预设三: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预设四: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句子?三、感知内容,理清顺序1.你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把长句子读得又正确又流利,想不想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4人分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从他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画面?(1)读完第1段,交流,梳理:先写同学们走在来学校的路上,来到(小学)(2)指名读2、3自然段,
继续梳理:(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3)指名读4自然段,最后梳理:(篇末点题,赞美
大青树下的小学)2.谁能把每一段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先写同学们走在(上学的路上),再写(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最后写(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3.你看,只要我们把每个段落的意思合并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段意合并法。四、识记生字,夯实基础1.出示生字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并写好这些字?3.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
“晨”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日字头要写得短而扁。下边的“辰”,第一笔横要长,第二笔撇要舒展。“绒”是左右结构,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戈”横短斜钩长。“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写得窄而长,右上横折钩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上边的“壮”要写得略扁,下边的“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4.小结:写好生字四步走:说一说。看一看。写一写。对一对。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认读和书写了生字、词语,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句子。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这所民族小学独特的魅力。2.作业: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些词语还认得吗?2.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二、细读文本,学习表达(一)体会“新鲜”。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觉得很新鲜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预设一: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1.
品味“从……从……从……”句式你能想象“山坡、坪坝、小路上”这些地方的样子?(“山坡”高高低低、草木葱茏;“坪坝”平整、空旷;
“小路上”开满鲜花。)2.置身这样优美的环境会有什么感受?3.朗读指导。带着这样的感受,边读脑中边展开想象。4.比较句子:(课件出示)△早晨,从各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5.小结:描写要具体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预设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1.品味“向……向……向……”的句式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以及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祖国的热爱。2.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组成的句子叫排比句,用来加强语气。3.你还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4.齐读。边读边想象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预设三: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1.树枝为什么不摇了?鸟儿为什么不叫了?美丽的蝴蝶为什么停在花朵上一动不动?可爱的小猴子不是最喜欢玩吗?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安静了?课文用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其实就是衬托出同学们朗读声音好听,学习专心,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2.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3.小结表达方法: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4.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窗外还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也被吸引了?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5.他们听得多么认真,都忘了自己该做的事,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吗?我们都知道植物动物可不会听,可他们却像人一样听得那么认真。此时,他们都不再像是景物了,仿佛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样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拟人化的表达,这样拟人化的语句就是拟人句。6.你看,拟人化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还带来了美好的画面。谁能读出来?朗读指导。让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我读第一句,温柔的女生来读这三句,开朗的男生来读这一句,让我们一起读出安静。7.其实不止是他们,作者也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谁能读出作者的心声?我听出了向往,我听出了陶醉。难怪作者这样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板书:可爱)预设四: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1.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句式训练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的……有的……还有的……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2.朗读指导。边读边想象。人与动物多么和谐,多么欢乐!请你读出来!3.难怪作者发自内心地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预设五: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1.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学校美丽的景物还有很多)2.你能模仿这一句写写吗?(红红的太阳花在花坛里点头;高高的杨树在学校站岗)3.小结: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体现了作者对这所小学深深的热爱。作者由衷的赞叹: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4.朗读指导:让我们把这份热爱与自豪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5.齐读。(二)体会“特别”。1.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提示:按课文写的“上学路上、上课时、下课时”的先后顺序说一说;从“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学校中的景物”
“同学们上学的情景”几方面说一说。介绍景物的时候,别忘了说一说自己感受到的特别之处哦。3.小结:学生特别、活动特别、环境特别。三、仿写练习,表达迁移1.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提示:说的时候可以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词句和平时积累的词句。2.地点:教室里、图书室里、操场上、教学楼前、花坛边、大树下。相机交流学校各个地方的特点,如: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操场是活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向往的地方;图书馆里藏着智慧,安静又温馨……3.时间:上课的时候、放学了……(补充:早晨、下课了、中午)4.以“教室里”为例指导(教室里不同时间同学们所做的不同事情。)a.圈出关键词:上课的时候、教室里。b.思考: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会在教室里做什么呢?c.此时,窗外又会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呢?它们都在做什么呢?d.同学们都说的是课文里的动植物,我们来说一些新鲜的,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锦囊,请你合理想象,试着连起来说一说你的学校。e.能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拟人句吗?老师再送你们一个锦囊。自己说一说,你也能说出新鲜感的语句。真美啊!多么和谐!5.请同学们自选时间、地点,说说你眼中的学校。交流评议。6.学生练笔。7.你看!我们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我们的学校也变成了一幅幅美丽鲜活的画面。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分类整理并摘抄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服装、国旗、教室、树枝、枝干、影子;表示动作的词语:穿戴、打扮、敬礼、朗读、招引;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鲜艳、敬爱、安静、粗壮。
2.阅读推荐:吴然《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设计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
学生特别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课时和下课后
活动特别
篇末点题
可爱
环境特别
PAGE
1(共14张PPT)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停止
孔雀
粗壮
坪坝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松鼠
山狸
绒球花
凤尾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体会“新鲜”
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觉得很新鲜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早晨,从各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可真好听啊,连小动物们都被吸引了!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体会“特别”
思考: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特别
活动特别
环境特别
体会“特别”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学生特别
活动特别
环境特别
体会“特别”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畅谈校园生活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带上你拍的照片,选择一个场景,和大家分享交流吧!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上课的时候……
放学了……
上课
下课
放学了
花朵
蜜蜂
柳树
小草
小蚂蚁
白云
同学们在
做些什么?
观看
倾听
招手
跳孔雀舞
微笑
打招呼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教学楼前
图书馆
大树下
说说我们的学校
课后作业
必做:摘抄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选做:阅读书籍《我们的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