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3 幂函数
2.4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1)(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1)(共7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6:53:41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8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基础巩固组
1.幂函数y=f(x)经过点(3,),则f(x)是( )
A.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
B.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C.奇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
2.若函数y=x2-3x-4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4]
B.
C.
D.
3.二次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1)>0的解集为( )
A.(-2,1)
B.(0,3)
C.(-1,2]
D.(-∞,0)∪(3,+∞)
4.(2020广东盐田二模,6)关于x的方程ax2+(1-a)x-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当a=0时,方程无实数根
B.当a=-1时,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C.当a=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当a≠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5.(2020福建三明模拟,理7)已知函数f(x)=mx2+(m-3)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中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1)
C.(-∞,1)
D.(-∞,1]
6.已知点(m,8)在幂函数f(x)=(m-1)xn的图象上,设a=f,b=f(ln
π),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c
B.a
C.b
D.b
7.(2020江苏南通三模)幂函数f(x)=x-2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8.已知函数f(x)为幂函数,且f(4)=,则当f(a)=4f(a+3)时,实数a等于 .?
9.(2020河北唐山模拟,理14)已知二次函数y=f(x)的顶点坐标为-,49,且方程f(x)=0的两个实根之差等于7,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4,3),它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并且对任意x∈R,都有f(2-x)=f(2+x),求f(x)的解析式.
综合提升组
11.(2020广东揭阳一中检测)定义在R上的函数f(x)=-x3+m与函数g(x)=f(x)+x3+x2-kx在[-1,1]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
C.[-2,2]
D.(-∞,-2]∪[2,+∞)
12.(2020山西大同模拟)设函数f(x)=x2+x+a(a>0),已知f(m)<0,则( )
A.f(m+1)≥0
B.f(m+1)≤0
C.f(m+1)>0
D.f(m+1)<0
13.已知命题p:?x∈R,x2+2x+m≤0,命题q:幂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创新应用组
14.已知不等式xy≤ax2+2y2对于x∈[1,2],y∈[2,3]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4)
C.[-1,+∞)
D.[-1,6]
15.(2020湖南衡阳高三一模,文9)已知命题p: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命题q:存在实数x满足ax≤ln
x,若p∨q为真,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
C.[2,+∞)
D.(-∞,2]
16.已知函数f(x)=x2+x+m,若|f(x)|在区间[0,1]上单调,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8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1.D 设幂函数为y=xα,将(3,)代入解析式得3α=,解得α=,所以y=故选D.
2.D 由题意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的方程为x=,且f=-,f(3)=f(0)=-4,结合图象可得m
3.B 根据f(x)的图象可得f(x)>0的解集为{x|-1
0的解集为(0,3).故选B.
4.C 当a=0时,方程为x-1=0,即x=1,故选项A错误;当a=-1时,方程变为-x2+2x-1=0,因为Δ=4-4=0,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项B错误;当a=1时,方程变为x2-1=0,得x=±1,故选项C正确;当a≠0时,Δ=(1-a)2+4a=(1+a)2≥0,所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故选项D错误,所以选C.
5.D 当m=0,令f(x)=0得,-3x+1=0,得x=,符合题意;当m>0时,由f(0)=1可知,若满足题意,则需得0
6.A 根据题意,m-1=1,∴m=2,∴2n=8,
∴n=3,∴f(x)=x3.
∴f(x)=x3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
又-<0<=1
π,∴c
7.(-∞,0) 由f(x)=x-2=,得f(x)为偶函数,易知f(x)在(0,+∞)上单调递减,由偶函数的对称性,得f(x)在(-∞,0)上单调递增.
8 设f(x)=xα,则4α=,解得α=-因此f(x)=,从而=4(,即=4,
即=4,即=16,解得a=
9.f(x)=-4x2-12x+40 设f(x)=ax+2+49(a≠0),方程ax+2+49=0的两个实根分别为x1,x2,则x1+x2=-3,x1x2=,则|x1-x2|==2=7,得a=-4,所以f(x)=-4x2-12x+40.
10.解
∵f(2-x)=f(2+x)对x∈R恒成立,
∴f(x)的对称轴为x=2.
又∵f(x)的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
∴f(x)=0的两根为1和3.设f(x)的解析式为f(x)=a(x-1)(x-3)(a≠0).又∵f(x)的图象过点(4,3),
∴3a=3,a=1.
∴所求f(x)的解析式为f(x)=(x-1)(x-3),即f(x)=x2-4x+3.
11.B 易知f(x)=-x3+m在R上是减函数.依题设,函数g(x)=x2-kx+m在[-1,1]上单调递减,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1,所以k≥2.
12.C (方法1)∵f(0)=f(-1)=a>0,由f(m)<0,得-1
∵f(x)=+a-,∴当x>-时,函数f(x)单调递增,∴f(m+1)>f(0)>0>f(m).
(方法2)因为f(x)图象的对称轴为x=-,f(0)=a>0,所以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f(m)<0,得-1
0,所以f(m+1)>f(0)>0.
13.(-∞,1]∪(2,3) 对命题p,因为?x∈R,x2+2x+m≤0,
所以4-4m≥0,解得m≤1;
对命题q,因为幂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
所以+1<0,解得2
因为“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所以p,q一真一假.
若p真q假,可得m≤1;
若p假q真,可得2
14.C 不等式xy≤ax2+2y2对于x∈[1,2],y∈[2,3]恒成立,等价于a-2对于x∈[1,2],y∈[2,3]恒成立,令t=,则1≤t≤3,∴a≥t-2t2在[1,3]上恒成立,
∵y=-2t2+t=-2,∴t=1时,ymax=-1,∴a≥-1,故a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C.
15.D 若命题p为真,则x2-ax+1≥0在R上恒成立,故可得a2-4≤0,解得-2≤a≤2.
若命题q为真,则a≤max(x>0).令y=,故可得y'=,令y'=0,解得x=e,
故易得y=在(0,e)上单调递增,在(e,+∞)上单调递减.故max=,则a
所以若p∨q为真,则a∈(-∞,2],故选D.
16.(-∞,-2]∪[0,+∞) 由题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因为函数|f(x)|在区间[0,1]上单调,所以当函数单调递增时,Δ=1-4m≤0或解得m≥0.当函数单调递减时,解得m≤-2.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2]∪[0,+∞).
1(共79张PPT)
2.4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第二章
01
02
必备知识
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
学案突破
03
案例探究3
二次函数的零点分布问题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
预案自诊
【知识梳理】
1.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形如 (α∈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 ,α是 .?
(2)五种幂函数的图象
y=xα
自变量
常数
(3)五种幂函数的性质
幂函数
y=x
y=x2
y=x3
y=x-1
定义域
?
?
?
?
?
值域
?
?
?
?
?
奇偶性
奇
偶
奇
非奇非偶
奇
单调性
?
?
?
?
?
定点
(1,1),(0,0)
(1,1)
R
R
R
[0,+∞)
{x|x∈R,且x≠0}
R
[0,+∞)
R
[0,+∞)
{y|y∈R,且y≠0}
增
x∈[0,+∞)时,增,
x∈(-∞,0)时,减
增
增
x∈(0,+∞)时,减,
x∈(-∞,0)时,减
2.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 ;?
顶点式: ,其中 为顶点坐标;?
零点式: ,其中 为二次函数的零点.?
f(x)=ax2+bx+c(a≠0)
f(x)=a(x-h)2+k(a≠0)
(h,k)
f(x)=a(x-x1)(x-x2)(a≠0)
x1,x2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常用结论
1.幂函数y=xα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两个重要结论:
(1)恒过点(1,1);
(2)当x∈(0,1)时,α越大,函数值越小;当x∈(1,+∞)时,α越大,函数值越大.
2.研究二次函数y=ax2+bx+c(a≠0)在区间[m,n](m
与m或n的大小.
3.设f(x)=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m,当a>0时,若|x1-m|>|x2-m|,则f(x1)>f(x2);
当a<0时,若|x1-m|>|x2-m|,则f(x1)
常用结论
4.一元二次方程f(x)=x2+px+q=0的实根分布:
(1)方程f(x)=0在区间(m,+∞)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f(m)<0或
【考点自诊】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
√
×
2.如图是①y=xa;②y=xb;③y=xc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
C.b
D.a
答案
D
解析
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知选D.
3.(2020湖北荆州质检)若对任意x∈[a,a+2]均有(3x+a)3≤8x3,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1]
C.(-∞,0]
D.[0,+∞)
答案
B
解析
因为y=x3在R上是增函数,由(3x+a)3≤8x3,得3x+a≤2x,即x≤-a,
所以对任意x∈[a,a+2],x≤-a恒成立.所以a+2≤-a,因此a≤-1.
4.(2020河南新乡三模,理3)若抛物线x2=ay的准线与函数y=-x2-2x+1的图象相切,则a=____________.?
答案
-8
关键能力
学案突破
考点1
幂函数的概念
答案
(1)C (2)B
解题心得1.幂函数y=xα的特点:①系数必须为1,②指数必须为常数.
2.幂函数中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而指数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答案
(1)B (2)C
考点2
幂函数的图象
【例2】
(1)幂函数y=f(x)的图象过点(4,2),则幂函数y=f(x)的图象是( )
(2)已知幂函数
(n∈Z)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n的值为( )
A.-3
B.1
C.2
D.1或2
答案
(1)C (2)B
解题心得探讨幂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应先观察图象是否过原点,过原点时α>0,否则α≤0;若α>0,再观察第一象限的图象是上凸还是下凸,上凸时0<α<1,下凸时α>1;最后由x>1时,在第一象限内α的值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增大得出结论.
对点训练2(1)下面给出4个幂函数的图象,则图象与函数的大致对应的是( )
(2)(2020河北定州模拟,理4)已知点(a,
)在幂函数f(x)=(a-1)xb的图象上,则函数f(x)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定义域内的减函数
D.定义域内的增函数
答案
(1)B (2)A
考点3
幂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解题心得1.幂函数的主要性质
(1)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1,1)和(0,0),且在(0,+∞)上单调递增;
(2)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1,1),且在(0,+∞)上单调递减.
2.比较两个幂的大小,如果指数相同而底数不同,此时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大小;如果底数相同而指数不同,此时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大小;如果两个幂指数、底数全不同,此时需要引入中间变量,常用的中间变量有0,1或由一个幂的底数和另一个幂的指数组成的幂.
答案
(1)(3,5) (2)A
考点4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4】
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2)=-1,f(-1)=-1,且f(x)的最大值是8,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方法2)(利用顶点式)
设f(x)=a(x-m)2+n(a≠0).
(方法3)(利用两根式)
由已知f(x)+1=0的两根为x1=2,x2=-1,故可设f(x)+1=a(x-2)(x+1)(a≠0),即f(x)=ax2-ax-2a-1.
解得a=-4或a=0(舍去).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f(x)=-4x2+4x+7.
解题心得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选择规律如下:
变式发散1将本例中的“f(2)=-1,f(-1)=-1”改为“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0,0)和(-2,0)”,其他条件不变,试确定f(x)的解析式.
解
设f(x)=ax(x+2).因为函数f(x)的最大值为8,
所以a<0,且f(x)max=f(-1)=-a=8,所以a=-8,
所以f(x)=-8x(x+2)=-8x2-16x.
变式发散2将本例中条件变为:二次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4,3),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且?x∈R,都有f(2+x)=f(2-x),试确定f(x)的解析式.
解
因为f(2-x)=f(2+x)对x∈R恒成立,所以f(x)的对称轴为直线x=2.
又f(x)的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所以f(x)=0的两根为1和3.
设f(x)的解析式为f(x)=a(x-1)(x-3)(a≠0).
又f(x)的图象过点(4,3),所以3a=3,所以a=1.
所以f(x)的解析式为f(x)=(x-1)(x-3),即f(x)=x2-4x+3.
考点5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多考向探究)
考向1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例5】
(1)已知函数f(x)=-x2+2ax+3在区间(-∞,4)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函数f(x)=ax2+(a-3)x+1在区间[-1,+∞)上是单调递减的,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3,0)
B.(-∞,-3]
C.[-2,0]
D.[-3,0]
答案(1)[4,+∞) (2)D
解析
(1)f(x)=-x2+2ax+3对称轴方程为x=a,
f(x)在区间(-∞,4)上单调递增,所以a≥4.故a的取值范围为[4,+∞).
(2)当a=0时,f(x)=-3x+1在[-1,+∞)上单调递减,满足题意.
解得-3≤a<0.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3,0].
解题心得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在其图象对称轴的两侧不同,因此,研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时要依据其图象的对称轴进行分类讨论.
对点训练5(1)已知函数
在R上为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2]
D.[2,+∞)
(2)函数f(x)=x2-bx+c满足f(x+1)=f(1-x),且f(0)=3,则f(bx)与f(cx)的大小关系是( )
A.f(bx)≤f(cx)
B.f(bx)≥f(cx)
C.f(bx)>f(cx)
D.与x有关,不确定
答案
(1)D (2)A
(2)由题意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b=2.又f(0)=3,∴c=3,则bx=2x,cx=3x.易知f(x)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若x≥0,则3x≥2x≥1,∴f(3x)≥f(2x);若x<0,则3x<2x<1,∴f(3x)>f(2x).∴f(3x)≥f(2x),即f(bx)≤f(cx).故选A.
考向2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例6】
(1)已知函数f(x)=(x+2
013)(x+2
015)(x+2
017)(x+2
019),x∈R,则函数f(x)的最小值是 .?
(2)若函数f(x)=ax2+2ax+1在[1,2]上有最大值4,则a的值为 .?
解析
(1)令x+2
016=t,则f(t-2
016)=(t-3)(t-1)(t+1)(t+3)=t4-10t2+9=(t2-5)2-16,当t2=5时,有最小值-16,故f(x)的最小值是-16.
(2)对函数f(x)=a(x+1)2+1-a,
①当a=0时,f(x)在区间[1,2]上的值为常数1,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a>0时,f(x)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最大值为f(2)=8a+1=4,解得a=
;
③当a<0时,f(x)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最大值为f(1)=3a+1=4,解得a=1,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a的值为
.
解题心得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主要有三种类型: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定、轴定区间动,不论哪种类型,解决的关键是考虑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当含有参数时,要依据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当确定了对称轴和区间的关系,就明确了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
答案
(1)D (2)1
解析
(1)设x<0,则-x>0.有f(-x)=(-x-1)2=(x+1)2.又∵f(-x)=f(x),∴当x<0时,f(x)=(x+1)2,
依题意,n≤f(x)≤m恒成立,则n≤0,m≥1,即m-n≥1,故m-n的最小值为1.
(2)因为函数f(x)=x2-ax-a的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函数的最大值在区间的端点取得.
考向3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恒成立问题
【例7】
设函数f(x)=mx2-mx-1,若对于x∈[1,3],f(x)<-m+4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D
解题心得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思路及关键
(1)一般有两个解题思路:一是分离参数;二是不分离参数.
(2)两种思路都是将问题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值,至于用哪种方法,关键是看参数是否已分离.这两个思路的依据是: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对点训练7已知函数f(x)=x2+2(a-2)x+4,若?x∈[-3,1],f(x)>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考向4 二次函数中的双变量问题
【例8】
已知函数f(x)=x2-2x,g(x)=ax+2(a>0),对任意的x1∈[-1,2]都存在x0∈[-1,2],使得g(x1)=f(x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对任意的x1∈[-1,2]都存在x0∈[-1,2],使得g(x1)=f(x0)?在[-1,2]上g(x)的值域?f(x)的值域,
g(x)=ax+2(a>0)在[-1,2]上的值域为[2-a,2+2a],
因为f(x)=x2-2x在[-1,2]的最小值为f(1)=-1,最大值为f(-1)=3,即f(x)在[-1,2]的值域为[-1,3].
解题心得已知函数f(x),g(x),若对任意的x1∈[a,b]都存在x0∈[c,d],使得g(x1)=f(x0)等价于g(x1)在[a,b]上的值域是f(x0)在[c,d]上的值域的子集.
对点训练8(2020河北唐山模拟)已知函数f(x)=-x2+ax-6,g(x)=x+4,若对任意x1∈(0,+∞),存在x2∈(-∞,-1],使f(x1)≤g(x2),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
A.6
B.4
C.3
D.2
答案
A
考点6
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多考向探究)
考向1 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9】
关于x的不等式x2+px-2<0的解集是(q,1),则p+q的值为( )
A.-2
B.-1
C.1
D.2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得q,1是方程x2+px-2=0的两根,q+1=-p,即p+q=-1,故选B.
考向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例10】
已知函数f(x)=3x2-2(m+3)x+m+3的值域为[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0,-3}
B.[-3,0]
C.(-∞,-3]∪[0,+∞)
D.{0,3}
答案
A
解析
因为函数f(x)的值域为[0,+∞),所以f(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2(m+3)]2-4×3×(m+3)=0,解得m=-3或m=0,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0,-3},故选A.
考向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11】
已知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x2-3x|,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
解析
当x≥0时,f(x)=|x2-3x|,当0≤x≤3时,f(x)=-x2+3x,
f(x)≤2即-x2+3x≤2,解得x≤1或x≥2,∴0≤x≤1或2≤x≤3.
解题心得对于二次函数f(x)=ax2+bx+c>0(a≠0),f(x)>0的x的范围即为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的端点值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对点训练9(1)已知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为{x|-1
C.{x|-2
D.{x|x<-2,或x>1}
(2)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1≤0的解集中只有一个整数,且该整数为1,则a的取值范围为( )
(3)不等式(a2-4)x2+(a+2)x-1≥0的解集是空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1)A (2)A (3)B
要点归纳小结
1.幂函数y=xα(α∈R)的图象的特征:
当α>0时,图象过原点和点(1,1),在第一象限内从左到右图象逐渐上升;
当α<0时,图象过点(1,1),但不过原点,在第一象限内从左到右图象逐渐下降.
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应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选择恰当的表示形式.
3.“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求解是“互补”关系,即
要点归纳小结
案例探究3
二次函数的零点分布问题
【例1】
关于x的方程x2+(m-3)x+m=0满足下列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1)有两个正根;
(2)有两个负根;
(3)有一正一负根.
思考对于(1)(2)(3),都是判断两根的符号,那么如何利用韦达定理给出判断?
【例2】
关于x的方程x2+(m-3)x+m=0满足下列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1)一个根大于1,一个根小于1;
(2)一个根在(-2,0)内,另一个根在(0,4)内;
(3)一个根小于2,一个根大于4;
(4)两个根都在(0,2)内.
思考对于此题,韦达定理适合吗?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呢?能否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列出符合题意的不等式?
解令f(x)=x2+(m-3)x+m,
(1)若方程x2+(m-3)x+m=0的一个根大于1,一个根小于1,则f(1)=2m-2<0,解得m<1.
故m的取值范围为(-∞,1).
(2)若方程x2+(m-3)x+m=0的一个根在(-2,0)内,另一个根在(0,4)内,则
【例3】
将例2的问题一般化,即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满足下列条件,请画出方程对应函数的图象,列出满足条件的不等式.
(1)一个根在(m,n),另一根在(p,q);
(2)两个根都在(m,n).
解设f(x)=ax2+bx+c(a>0),满足题意的图象如图,则
归纳小结设函数f(x)=ax2+bx+c=0(a≠0)
本
课
结
束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