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情境导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它出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身处寒冬或者逆境的人一个美好的愿望。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极强,常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力量来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雪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恩格斯称赞雪莱诗“天才的预言家”,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去感受雪莱的浪漫气质。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雪莱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致云雀》的创作背景。
2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赏析比喻、通感、对比等修辞的运用,了解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3、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走进诗人
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生于英格兰,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22年7月8日在海上遭遇风暴逝世。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雪莱作品中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雪莱的诗情感丰富,激情跌宕,语言优美生动,并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他的诗作中常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力量来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代表作品有《自由颂》《致云雀》《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
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雪莱借他的这首诗来歌颂自由,表达了广大人民对自由的极度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借赞颂云雀,传达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
写作背景:
关于云雀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因其高空展翅飞行时常高唱如云,
故又称“告天鸟”。它栖息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在《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热情赞美云雀,抒发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美好理想的向往。
任务一
诵读诗歌
感受诗韵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非常明确。诗人以饱满的感情基调赞颂了云雀这一欢乐的精灵,并具体描绘了云雀高飞欢唱的形态和云雀美妙、欢乐的歌声。在朗诵时,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同时注意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自读感悟:
1、整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在对云雀的描绘中,诗人有着怎样的情感基调?
任务二
赏析诗歌
整合探究
(二)品味语言之美
诗人的情感都蕴含在诗人塑造的意象和语言中,准确把握诗意就需要深入体会诗歌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
请结合有关诗句对本诗中主要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1.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是一处比喻,将从地面上一跃而起飞入高空的云雀比喻成一团云般的火焰,衬托出云雀如火的激情、如火的魅力,表现出其冲破束缚、直入云霄的英雄气概。“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是一处拟人,描绘出云雀即飞即歌的乐观精神及其对地面与黑暗的藐视。
2、“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那银色星光的利箭……”,“仿佛在荒凉的黑夜,从一片孤云背后,明月放射出光芒,清辉洋溢于整个宇宙……”,“从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么美的雨,能和你出现时降下的乐曲的甘霖相比……”
诗人连用几个比喻、通感的修辞,将云雀的叫声描绘成“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似的彩霞降下的乐曲”,化听觉为视觉,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摹状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突出了云雀叫声的响亮,清脆与欢乐,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云雀叫声的赞美之情。
3.“像一位诗人……”“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
这几节连用四个比喻揭示云雀的精神实质,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他认为,诗人应以值得关注而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去唤醒和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但是,诗人的博爱思想不为现实所容、不被同胞理解,正如云雀像身居深宫的高贵少女为爱所苦。诗人又通过“金色的萤火虫”“绿叶荫蔽着的玫瑰”等意象把云雀与光明、美善融为一体,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2.“像一位诗人……”“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
这几节连用四个比喻揭示云雀的本质,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将云雀比作“诗人”,突出了云雀能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世人的灵魂。将云雀比作“怀春少女唱出的甜如爱情的歌曲”,突出了云雀能给生活带来甜蜜。诗人又通过“金色的萤火虫”“绿叶荫蔽着的玫瑰”等意象把云雀与光明、美善融为一体,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这些喻体的选择无一不表达着诗人对光明、美好、欢乐的追求。
3.“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赞婚的合唱也罢,凯旋的欢歌也罢……”“……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水晶涌泻?”
这几节,间以设问、反问句式,辅以对比的修辞,强调了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雪莱认为没有高尚、优美的思想和情愫,就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只有心怀对同类的爱,参透生死的真谛,才能超越生的烦恼与死的恐惧,与“痛苦绝缘”,上升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欣赏情感之美
结合全诗,简析云雀这一意象的内涵及体现的诗人情感。
(1)云雀不仅代表“向上又复向上,一直飞进穹苍”的大自然形象,更是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
(2)云雀的歌声清新飘逸,欢乐神圣,洋溢着天籁之美,没有任何刻意的雕饰。雪莱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他们都追求光明,讨厌尘世,都向往理想的精神世界。然而,他却不能像云雀那样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随心歌唱,自由地超然度外。但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3)在赞叹云雀美妙歌声的同时,雪莱深切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渴望能像云雀那样放飞云间,在艺术殿堂里毫无顾虑地挥笔创作,让情感随意倾洒笔端,达到云雀般天籁之音的效果。因此,云雀不但是自由的化身,也是雪莱艺术理想的体现。
课堂小结
云雀:
欢快
、光明、美丽、自由
诗人:
冲破世俗
追求自由
向往理想
(比喻
通感
对比)
浪漫主义
云雀是理想化的诗人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精品,几乎融入了雪菜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这首诗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抒发了雪菜对快乐、光明、自由的深情向往。
任务活动一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和右面的诵读指导,诵读1~4节。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饱含深情,“你好”重读,“啊”上扬,“欢乐”重音,“精灵”上扬,拉长
“你”“从不是”重音
“邻近”重音
渐高,“酣畅淋漓”重音
“雕琢”“倾吐”重音;“衷心”重读,拉长
致云雀
任务活动一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和右面的诵读指导,诵读1~4节。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饱含深情,“你好”重读,“啊”上扬,“欢乐”重音,“精灵”上扬,拉长
“你”“从不是”重音
“邻近”重音
渐高,“酣畅淋漓”重音
“雕琢”“倾吐”重音;“衷心”重读,拉长
致云雀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上”“高处”重音;“飞翔”重读,上扬
“一跃而上”重读
渐高,“烈火”重音,“轻云”读出轻盈感
“蔚蓝”重音
饱满激昂,“歌唱着”“飞翔着”重音,
“飞翔”“歌唱”高亢,上扬
地平线下的/太阳,
放射出/金色的/电光,
晴空里/霞蔚云蒸,
你沐浴着/明光飞行,
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开始迅疾的/远征。
“太阳”重读
“金色”重音,“电光”拉长
“霞蔚云蒸”重读
“明光”重音,“飞行”轻快自由
“不具形体”“喜悦”“迅疾”重音,
“远征”拉长
淡淡的/紫色/黄昏
在你航程周围/消融。
像昼空里的/星星。
虽然不见/形影,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紫色”重音
“消融”重音
“星星”重音
“形影”重音
“却”重读,“听得清”“欢乐”重音;
“强音”上扬,拉长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非常明确。诗人以饱满的感情基调赞颂了云雀这一欢乐的精灵,并具体描绘了云雀高飞欢唱的形态和云雀美妙、欢乐的歌声。在朗诵时,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同时注意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自读感悟:
1、整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在对云雀的描绘中,诗人有着怎样的情感基调?
任务二
赏析诗歌
整合探究
(一)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全诗共21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致云雀
第1~2节:总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赞其为“欢乐的精灵”。
第3~7节:具体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赞其叫声美妙动听。
第8~20节:展现云雀的美丽形象
运用比喻手法
解读鸣音甜美的原因
与人类对比,得出结论
第21节:表达心愿,即学习云雀,为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
通感的手法
(二)品味语言之美
诗人的情感都蕴含在诗人塑造的意象和语言中,准确把握诗意就需要深入体会诗歌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
请结合有关诗句对本诗中主要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1.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是一处比喻,将从地面上一跃而起飞入高空的云雀比喻成一团云般的火焰,衬托出云雀如火的激情、如火的魅力,表现出其冲破束缚、直入云霄的英雄气概。“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是一处拟人,描绘出云雀即飞即歌的乐观精神及其对地面与黑暗的藐视。
2、“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那银色星光的利箭……”,“仿佛在荒凉的黑夜,从一片孤云背后,明月放射出光芒,清辉洋溢于整个宇宙……”,“从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么美的雨,能和你出现时降下的乐曲的甘霖相比……”
诗人连用几个比喻、通感的修辞,将云雀的叫声描绘成“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似的彩霞降下的乐曲”,化听觉为视觉,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摹状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突出了云雀叫声的响亮,清脆与欢乐,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云雀叫声的赞美之情。
3.“像一位诗人……”“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
这几节连用四个比喻揭示云雀的精神实质,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他认为,诗人应以值得关注而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去唤醒和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但是,诗人的博爱思想不为现实所容、不被同胞理解,正如云雀像身居深宫的高贵少女为爱所苦。诗人又通过“金色的萤火虫”“绿叶荫蔽着的玫瑰”等意象把云雀与光明、美善融为一体,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2.“像一位诗人……”“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
这几节连用四个比喻揭示云雀的本质,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将云雀比作“诗人”,突出了云雀能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世人的灵魂。将云雀比作“怀春少女唱出的甜如爱情的歌曲”,突出了云雀能给生活带来甜蜜。诗人又通过“金色的萤火虫”“绿叶荫蔽着的玫瑰”等意象把云雀与光明、美善融为一体,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这些喻体的选择无一不表达着诗人对光明、美好、欢乐的追求。
3.“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赞婚的合唱也罢,凯旋的欢歌也罢……”“……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水晶涌泻?”
这几节,间以设问、反问句式,辅以对比的修辞,强调了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雪莱认为没有高尚、优美的思想和情愫,就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只有心怀对同类的爱,参透生死的真谛,才能超越生的烦恼与死的恐惧,与“痛苦绝缘”,上升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欣赏情感之美
结合全诗,简析云雀这一意象的内涵及体现的诗人情感。
(1)云雀不仅代表“向上又复向上,一直飞进穹苍”的大自然形象,更是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
(2)云雀的歌声清新飘逸,欢乐神圣,洋溢着天籁之美,没有任何刻意的雕饰。雪莱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他们都追求光明,讨厌尘世,都向往理想的精神世界。然而,他却不能像云雀那样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随心歌唱,自由地超然度外。但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3)在赞叹云雀美妙歌声的同时,雪莱深切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渴望能像云雀那样放飞云间,在艺术殿堂里毫无顾虑地挥笔创作,让情感随意倾洒笔端,达到云雀般天籁之音的效果。因此,云雀不但是自由的化身,也是雪莱艺术理想的体现。
课堂小结
云雀:
欢快
、光明、美丽、自由
诗人:
冲破世俗
追求自由
向往理想
(比喻
通感
对比)
浪漫主义
云雀是理想化的诗人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精品,几乎融入了雪菜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这首诗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抒发了雪菜对快乐、光明、自由的深情向往。
课堂训练与检测
分析第一小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内容上: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欢乐的精灵所发出的不事雕琢的天籁之声,同时也暗示了云雀叫声的神圣。
结构上:为全诗。定下诚挚而热烈的情感基调。
分析诗歌最后4个小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在诗歌的最后4个小节中,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作了对比,凡人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却早已超脱了这一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人永远为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越云雀的境界,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云雀所熟知的一半的欢欣,希望能够活出理想中一半的自我。点明了诗歌主旨——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点睛:语段的作用,往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紧扣作品题材和语段位置,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艺术特色
鲜明的浪漫主义手法
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富有新意的音韵手法,巧妙穿插了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极富音乐性和画面感,烘托了云雀自由不羁的形象。诗人还借云雀抒情明志,向世人传递自由、喜悦和希望,从而使作品达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自由、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对比、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使云雀的美丽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将云雀的歌声同春雨的洒落声、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作对比,突出云雀歌声的巨大力量。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
作品延读
西风颂(节选)
雪 莱
四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
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
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像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扬起,
就像你扬起的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
像你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
五
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你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洌。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扬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美点点击】 诗歌的这两节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这令人心碎的诗句道出了诗人不羁心灵的创伤。尽管如此,诗人愿意被西风吹拂,愿意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在被撕碎的瞬间感受到西风的精神,西风的气息;诗人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在诗的结尾,诗人以预言家的口吻高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里,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西风精神。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