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
教学目标
1.识记数轴的三要素并会画数轴;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法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师:大家知识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生: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生:5℃,0℃,-10℃。师: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数轴(板书课题)。
从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这个事实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数轴。再从温度计这个实物形象抽象出数轴来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了用数学的意识。。
合作探究
活动1:数轴概念的探究(学生看书27页)(1)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并动手画一条数轴教师示范画数轴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画数轴的关键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给出数轴的定义。(2)尝试反馈活动2:探究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出示一组温度计图片,让学生读出其温度值。(1)温度计上有0刻度,单位刻度,它是一条数轴吗?(2)如果不是数轴,那么它能抽象成一条数轴吗?(3)如果是-6℃,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它吗?5.5℃呢?观察数轴,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完成)(1)原点表示什么数?(2)原点的右边表示什么性质的数?原点的左边呢?教师引导总结: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正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负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活动3.例题讲解、巩固提高例1.如图,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表示什么数?
A
D
C
B
–2
–1
0
1
2
3
解: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练习: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个数:
,-5
,0
,5
,-4
,-
.活动4.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
-2
-1
0
1
2
3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数轴上表示的数,▁▁▁边的总比▁▁▁边的大;
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练习:比较大小:-3▁5;
0
▁-4
;-3
▁-2.5。(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可自由发言。)
学生生活中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
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已知数轴上的点,指出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由图形变成数,像看温度计。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随堂
练习
(基础题)1.下列各图表示的数轴中,正确的是
(
)A.
B.C.D.2.在数轴上表示数-3,0,2.5,0.4的点中,不在原点右边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3.如图指出点A.B.C.D所表示的数。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
4.请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能力提升题5.数轴上,在原点左边且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A表示的数是-1,则距离A点2个单位长度的数是___________。6.一个蚂蚱在数轴上跳动,先从A点向左跳一个单位到B点,然后由B点向右跳两个单位到C点。如果C点表示的数是-3,则A点表示的数是
。
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反思】
“数轴”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的内容。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突出数学的实用性。首先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回顾显示生活中的一些生活背景,用温度计、对比,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观察分析,将生活实例转换成数学模型从而探寻数轴的画法。
最后利用分层递进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本课的设计过程,从贴近学生的学情,情景引入以及训练内容贴近生活,层层递进,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步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巩固提高。使学生沿着观察发现、类比猜想、交流论证、实践应用的主线,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顺利地突破重点、难点。
1
0
0
1
2
C
A
D
B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