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
1.(2021·呼伦贝尔·兴安盟)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成蒸馏水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为2:1
【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说法符合题意;
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1:2,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B、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C、蒸馏得到的水是蒸馏水;
D、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体积的2倍。
2.(2021·阜新)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B.?SO3????????????????????????C.?KClO3????????????????????????D.?CH3COOH
【答案】
B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SO3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C、KCl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CH3CO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物指的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3.(2021·益阳)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水资源总量大,但淡水资源少
B.?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净化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混合物;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混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净化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硬水、软水属于混合物。
4.(2021·凉山)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用于净水主要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答案】
A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的作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说法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明矾净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加入肥皂水后的不同现象进行判断;
C、根据各步净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电解水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来分析。
5.(2021·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A.
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气体多中得到H2
,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发生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6.(2021·广东)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
【答案】
A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臭氧由一种物质组成,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还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A。
【分析】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2021·恩施)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
D
【考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燃油中含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为燃油,A不符合题意。
B.
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属于纯净物,B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C不符合题意。
D.
加热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8.(2021·绿园模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净水厂去除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主要操作是过滤
D.?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答案】
A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B、煮沸可以将硬水中大量的钙、镁离子沉淀下来可达到降低水的硬度的目的,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C、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杂质,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生成的氧气和负极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约为1:2,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据此分析。
9.(2021·石景山模拟)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O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电解水时,电源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故试管2中得到的是O2
,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和氧气分别由氢、氧元素组成,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为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10.(2021·门头沟模拟)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理论上若得到8
mL氧气,同时可得到16
mL氢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D.?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
C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2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B、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理论上若得到8
mL氧气,同时可得到16
mL氢气,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体积的2倍;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据此分析。
11.(2021·房山模拟)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D.?
【答案】
D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相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三个分子构成不相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所以先要确定是否为纯净物,再判断分子是否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二、综合题
12.(2021·东城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A中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2)实验
B
中,试管
1
中的气体是________。
(3)H2O2和
H2O
均能分解产生氧气,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1);带火星的木条
(2)氢气
(3)水和过氧化氢中都有氧元素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
(2)电解水的实验中,氢气在负极产生,氧气在正极产生,故填:氢气;
(3)H2O2和
H2O
均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都有氧元素。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及氧气要用带火星木条鉴别分析;
(2)根据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体积大于氧气分析;
(3)根据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含有氧元素分析。
?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
1.(2021·呼伦贝尔·兴安盟)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成蒸馏水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为2:1
2.(2021·阜新)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B.?SO3????????????????????????C.?KClO3????????????????????????D.?CH3COOH
3.(2021·益阳)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水资源总量大,但淡水资源少
B.?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净化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2021·凉山)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用于净水主要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5.(2021·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6.(2021·广东)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
7.(2021·恩施)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8.(2021·绿园模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净水厂去除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主要操作是过滤
D.?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9.(2021·石景山模拟)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O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10.(2021·门头沟模拟)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理论上若得到8
mL氧气,同时可得到16
mL氢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D.?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1.(2021·房山模拟)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D.?
二、综合题
12.(2021·东城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A中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2)实验
B
中,试管
1
中的气体是________。
(3)H2O2和
H2O
均能分解产生氧气,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说法符合题意;
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1:2,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B、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C、蒸馏得到的水是蒸馏水;
D、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体积的2倍。
2.【答案】
B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SO3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C、KCl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CH3CO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物指的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3.【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混合物;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混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净化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硬水、软水属于混合物。
4.【答案】
A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的作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说法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明矾净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加入肥皂水后的不同现象进行判断;
C、根据各步净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电解水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来分析。
5.【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A.
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气体多中得到H2
,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发生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6.【答案】
A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臭氧由一种物质组成,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还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A。
【分析】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答案】
D
【考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燃油中含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为燃油,A不符合题意。
B.
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属于纯净物,B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C不符合题意。
D.
加热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8.【答案】
A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B、煮沸可以将硬水中大量的钙、镁离子沉淀下来可达到降低水的硬度的目的,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C、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杂质,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生成的氧气和负极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约为1:2,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据此分析。
9.【答案】
B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电解水时,电源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故试管2中得到的是O2
,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和氧气分别由氢、氧元素组成,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为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10.【答案】
C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2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B、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理论上若得到8
mL氧气,同时可得到16
mL氢气,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体积的2倍;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据此分析。
11.【答案】
D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相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三个分子构成不相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所以先要确定是否为纯净物,再判断分子是否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二、综合题
12.【答案】
(1);带火星的木条
(2)氢气
(3)水和过氧化氢中都有氧元素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
(2)电解水的实验中,氢气在负极产生,氧气在正极产生,故填:氢气;
(3)H2O2和
H2O
均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都有氧元素。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及氧气要用带火星木条鉴别分析;
(2)根据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体积大于氧气分析;
(3)根据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含有氧元素分析。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