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3 15: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欣赏
山西陶寺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年铜镜
青铜器欣赏
西周“利簋”
(青铜食器)
高28厘米,
口径22厘米
重7.95公斤
商代司母戊鼎
(青铜炊器)
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
商朝晚期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
夏爵
商爵
青铜器欣赏
(商)兽面纹铃(乐器)
商青铜钺(兵器)
商短柄翘首铜刀
青铜器欣赏
 
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是缝在衣服上的装饰物。每个牌饰以数百块大小不一的绿松石块,镶拼成兽面图案,两只圆凸的双目炯炯生光。
青铜器欣赏
知识单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
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知识单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bèi)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知识单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一、用途
饮食、祭祀、军事
二、特点
各类丰富
数量众多
工艺高超
三、代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汉字的雏形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结绳记事
甲骨文记事
相关史事
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得了病,派人去买药,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于是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据统计,目前出土的带字的甲骨已有16万多片,所见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每片甲骨至少有3—4个字,最多的有150字。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
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国的一场战争。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块龟甲上卜辞内容是:卜一位地位极高的贵族外出打猎,能否遇到野猪、鹿等动物,以及能否将它们猎获。
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家族、人物、职官、征伐、
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
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知识单二--甲骨文记事
一、定义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二、发现
时间:1899年
人物:王懿荣
三、地位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知识单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一、甲骨文造字方法
象形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
指事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如“上”字,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一短横表示水平线以上的概念。
会意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从”字,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表示跟从的意思。
形声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假借








象形
会意
指事
例字
1.鼎和簋是周朝重要的青铜礼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等。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周朝(  )
A.青
铜器种类多
B.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C.礼乐制度完备
D.礼器的数量反映了严格的等级界限
练习
2.根据测定,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以铜84.77%、锡11.64%、铅2.79%的合理占比铸造,集结二三百个工匠同时配合操作完成
,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重青铜器。这说明商朝青铜冶铸(  )
A.种类丰富
B.数量众多
C.工艺高超
D.组织松散
练习
3.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
A
.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练习
4.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练习
5.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
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