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春天
秋天
冬天
夏天
地球的运动
——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现象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地球公转
四季
五带
一、公转的基本特点
阅读课本P13、P14
两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形成了四季
公转位
置不同
太阳直
射不同
地面热
量不同
热量多
热量少
热
冷
形成
四季
要牢记四个节气的特殊的位置和对应日期
冬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12.22
6.22
3.21
9.23
今天
国庆
春节
清明
2020
年
6
月
21
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
年
6
月
21
日日环食带示意图”(
图
1),完成
1~3
题。
1.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020·广东
(2018·山东德州)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顺利举行,开幕式于北京时间10日9:30正式开始。读图完成16~17题。
实战练习:
16.
家住墨西哥城的华侨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是( )
A-B段
B.
B-C段
C.
A-B段
D.
B-C段
A
地球在轨道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注意观察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随着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往返移动。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3.21
(春分)
6.22(夏至)
12.22(冬至)
9.23(秋分)
3.21
(春分)
6.22(夏至)
12.22(冬至)
9.23(秋分)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2、形成了五带
太阳直射点只在
北回归线和
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所以,全球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就在两条回归线之间,称为“热带”
离直射点最远的两个地区得到光热最少,称为“寒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寒带
北温带
南寒带
南温带
赤道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斜射)
无阳光直射
(斜射)
有阳光直射
(每年2次)
有极昼极夜
(66.5°N)
(23.5°N)
(23.5°S)
(66.5°N)
热
带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2、形成了五带
v
东
西
南
北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越热,太阳正午高度越高
2、哪天正午物体影子最短?
哪天影子最长?
越热,正午物体影子越短
夏至;冬至
1、哪天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哪天最低?
夏至;冬至
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
判断下列情况分别属于什么节气?
实战练习
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在正午时分最短的一天,地球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B
B.乙地
日出时间
越热,日出时间越早
2021天安门升降旗时间表
哪天升旗时间最早?哪天最晚?
夏至最早;冬至最晚
北寒带
北温带
南寒带
南温带
终年严寒
终年炎热
终年严寒
66.5°N
23.5°N
23.5°S
66.5°N
热
带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2、形成了五带
热带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北温带景观
北寒带景观
南寒带景观
冬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3.21
6.22
9.23
12.22
白昼最长
白昼最短
平分
平分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春、夏)
(秋、冬)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地区永远昼夜平分
“上合组织”,全称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今年6月9日~10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据此完成42~43题。
43.
此时,青岛市(
)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逐渐变短
D.
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时期
实战练习:
地球绕太阳公转
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
四季、五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
课堂小结
作业:完成学辅P5-8(18题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