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历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历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3 11: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单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主题,有三课内容。本课“五四运动”是单元第二课,内容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设计力图体现三个亮点:一是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以“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为立意,家国情怀贯穿始终。二是在“史料分析”上着力,采用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三是活动设计上,“动荡的青春”、“绽放的青春”、“不朽的青春”三个篇章分别构建起“原因一经过一意义”的逻辑联系,任务层次分明,情境铺垫渲染,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观看视频,能准确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口号、经过、结果等基本内容,提升概括基本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概述五四运动爆发的性质和重要意义,提升分析能力。
3.结合教材内容及史料、图片、视频,感悟五四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1对课标要求“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进行了分解,将“知道”分解为“准确说出”,让目标可观察可检测,并将核心概念“基本史实”分解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口号、结果等”,明确了学习内容;同时设计了行为条件“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观看视频”,实现从目标中看得见教,看的见学。并将这一目标指向“提升概括史实能力”,实现了目标的三维叙写。目标2和目标3是对课标2的解读与分解。学生在知道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后,并将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较,才能明白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进而从五四运动上升到五四精神,实现了目标的三维叙写。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二、2、3、5。(检测目标1)
2.完成任务三、1。(检测目标2)
3.完成任务四(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
本课从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三个方面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情况。五四运动的发生是新文化运动启发下的结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后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干部基础,成为今天“五四青年节”的来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2.本课教学可以按以下的逻辑顺序进行:五四运动爆发原因一过程一历史意义一五四精神。
3.本课的重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史实,难点是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五四精神。通过任务二突出重点,通过任务三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构建学习框架和学习的逻辑顺序,了解重难点并明确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
学习过程
第一篇
动荡的青春(原因)
任务一:自主阅读教材第59页和下列史料(指向目标1)
材料一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北洋政府对外卖国: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等为担保。对人民的压榨:1912年-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修订版)
1.
材料一反映的中国社会状况是什么?(指向目标1)
材料二
(陈独秀图像和新青年两幅图片)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对于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材料二的事件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指向目标1)
2.
依据教材第59页内容,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中国作为战胜国得到的却是主权受侵的命运说明了什么?(指向目标1)
第二篇
绽放的青春(经过)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60-61页和看“五四”相关视频资料,小组内完成下列问题
1.填“五四运动经过表”,并在书上勾画笔记。(指向目标1)
阶段
开始时间
运动中心
斗争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第一阶段
5月4日
第二阶段
6月5日
2.根据上表,说说五四运动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起先锋作用的是什么人?(检测目标1)
3.根据上表,说说与第一阶段相比,五四运动第二阶段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检测目标1)
4.结合教材和视频,说说五四运动有哪些口号。这些口号表达了国人怎样的情感?(指向目标1和目标3)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指向目标2)
5.请用一段话概述什么是五四运动,(包括起因、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结果)(检测目标1)
要求,要素完整准确,语言简洁。
第三篇
不朽的青春(意义、精神)
任务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第61页后两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和五四动之比较:
辛发革命
五四运动
斗争态度
不彻底、妥协
彻底,不妥协
主力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群众基础
薄弱
广泛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主义。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说说材料二中五四运动“新姿态”新在哪里,依据材料二明确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检测目标2)
材料三
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政治上要求民主;在思想上倡导个性解放;在文化上弘科学精神。
——李大钊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创感慨系之,呼喊出“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说出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历史意义。(指向目标2)
3.以上历史意义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你感受最深的五四精神是什么?(指向目标3)
任务四:拓展延伸(检测目标3)
新时期,在依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前,我们又该怎样以青春的名义爱国?
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有理,语言简练。
设计说明:本课设计主要突出的是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大量的文字史料、图片史料、视频和生成的表格史料,并设计问题,层层剖析,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史料实证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检测与作业
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禁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检测目标1)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检测目标1)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检测目标2)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检测目标3)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检测目标1、3)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引自1919美国公使芮思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指什么方式?
(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哪些精神?
学后反思
1.请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悟?你还有什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