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 代数式的值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 代数式的值 课件(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22: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代数式的值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复习:
1.什么叫单项式?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2.怎样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什么叫多项式?
4.怎样确定多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当a=3,b=4时,a-2b=_______
当a=-2,b=-1时,
a-2b=_______
(2)
若x=y=1,a、b互为倒数,

的值是___
情境导入
-5
0
4
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式的值.
什么是代数式的值?
当a=-2、b=-3时,
求代数式2a2-3ab+b2的值
解:
当a=-2,
b=-3

2a2-3ab+b2
=
2×(-2)2-3×(-2)
×(-3)+(-3)2
=
2×4-3×(-2)
×(-3)+9
=
8-18+9
=
-1
当…时
抄题
替换
计算
代数式的
值的
定义
⒈替换
⒉计算
①注意数值的对应
②该加括号的要加括号
③还原乘号为“×”
②注意运算法则
①注意运算顺序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分数时,底数必须加括号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2)搭5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按如图所示方式搭图形
(1)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7
10
16
(4)搭x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5)利用你的计算方法,搭200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3)搭50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151
1+3x
6013
(1)按规律找数:若第一、二、三个数依次是5+0.3、10+0.4、15+0.5,则第四个数为
________第n个数为__________第100个数______
(2)若2m-1的值是0,则m的值是______,此时代数式
的值是_______
练一练
20+0.6
5.1n+0.2
510.2
0
X
-4
-3
-2
-1
0
1
2
3
4
2x+5
2(x+5)
填空
议一议
(1)随着x值的逐渐增大,两个代数式的值怎样变化?
(2)当代数式2x+5的值为25时,代数式
2(x+5)的值是多少?
-3
-1
1
3
5
7
9
11
13
2
4
6
8
10
12
14
16
18
逐渐增大
30
解:
=
=
(0.125+0.875)?=1?=1
当a=0.5,b=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2)
1.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什么关系?
2.当a=-1,b=3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你能用简便方法算a=0.125,b=0.875时,

的值
相信你能行
相等
成立
再学新知
小明的爸爸存入3年期的教育储蓄8650元(3年期的教育储蓄的年利率为2.52﹪,免交利息税)。到期后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自动转存3年期的教育储蓄,像这样至少要储蓄几次才能使本息和超过10000元.请你用如图所示的程序,用计算器帮小明的爸爸算一算.
输入8650
>10000


输出
第一次:
8650
×(1+2.52%×3)
=9303.94
×(1+2.52%×3)
第二次:
9303
.94
×(1+2.52%×3)
=10007.31786
输入
输出
0
-0.49
-2.5
1.99
1.
按计算程序计算并填写下表:
输入x
×3
-5
输出____
-6.47
-12.5
-5
-4.91
0.97
2.请你先设计出计算代数式3x2-5的值的计算程序,再计算并填写下表:
输入x
(
)2
×3
-5
输出3x2
-5
x
-1
0
1
3x2
-5
-2
-5
-2
练一练:
x
-2
-1
0
1
2
2(X-3)
-5(X+1)
-10
-8
-7
-6
-5
-4
-2
5
0
-2.5
-5
-7.5
-10
-15
2.在下列计算程序中填写适当的数或转换步骤。
输入2
输入——
输入2

)2
+1
+1
输出——
输出25
输出-15

)2
5
4或-6
×(-10)
+5
注:第三题的答案不确定
先设计出计算代数式(4x2-1)-2(y+3)的计算程序,再计算:(1)若输入x=0,y=-1,则输出为____
(2)
若输入x=2,y=
,则输出为______
输入x
输入y
输出(4x2-1)-2(y+3)
(
)2
×4
-1
+3
×2
---
-5
8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设计简单的计算程序图了吗?
3.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感受到数量的变化及其联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