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绳中绳》教学设计
(水平三(六年级):长短绳组合跳)
姓
名:
指导教师:
水平三(六年级)《长短绳组合跳:原地绳中绳》教学设计
姓名: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竞赛挑战等掌握原地绳中绳技术和知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长短绳组合跳《原地绳中绳》是《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六年级)教材内容之一。通过完成四项任务,让学生由易到难掌握绳中绳动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控制摇绳的节奏。辅助教材“冠军争夺赛”,既提高了学生上肢力量,又提高了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三(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高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课抓住这些特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视频慢动作回放,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动作,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课的技术动作。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3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掌握原地绳中绳的跳法,做到摇跳节奏一致,80%的学生能连续跳绳中绳10次以上,其余学生能在老师或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
(二)体能目标:
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身体素质。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跳绳兴趣,引导学生与伙伴一同进行跳绳活动,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能帮助学得慢的同伴。
重点:长、短绳的摇转节奏一致
难点:摇绳者与跳绳者配合默契
五、任务分析
由于我校是跳绳传统校,大多数学生对跳短绳和长绳基础较好,如果课堂上采用单纯计时跳绳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来提高学生对跳绳的兴趣,所以我想到了利用短绳和长绳结合起来跳的方式,这样既巩固了长、短绳的技术,又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还发展了学生的灵敏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环境分析
1、体育馆
本课需要多媒体场馆一个,虽然在其他平整的场地上也可以进行本课教学。但是本课需要运用到多媒体设备,而且室内场馆是橡胶场地,软硬适宜,对学生的身体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2、短绳、长绳
短绳由学生自己提供,尽量带珠节绳,珠节绳好看而且好跳,但是出于实际情况考虑,带普通绳也是可以;长绳由学校提供。
3、多媒体设备
在本课教学中要运用到多媒体设备,由于学校设备的不稳定因素,教师要考虑教学中播放视频可能会出现卡机或没声音;教师要提前做好检修预案。由于视频有做过处理,晰度会受影响。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在开始热身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大屏幕一起跳动感热身操。学生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即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又活动了身体各关节为基本部分的练习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身体准备。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进行本节课的专项辅助练习:听节奏无绳原地跳和听节奏跳短绳。
(二)学习提高部分
学习提高部分:本课主要是学习原地绳中绳技术,首先通过让学生观看原地绳中绳示范视频,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了直观的了解。其次,组织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练习:6人一组,听节奏轮流做摇绳练习——6人一组,2人摇长绳,在长绳内轮流做无绳(短绳)模仿摇跳练习——2人摇长绳,4人在长绳外跟随长绳节奏跳短绳——6人一组进行原地绳中绳练习——小组展示点评——20S
PK赛。最后,教师先讲“冠军争夺赛”的游戏方法和规则,强调游戏中注意安全,学生按教师要求分组进行比赛,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来增加学生的练习负荷,以此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整理恢复部分
整理恢复部分:师生跟随大屏幕共同跳放松舞蹈,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再次明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并布置家庭作业。
八、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原地绳中绳活动中以掌握所学跳绳动作、发展身体能力。
2.“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原地绳中绳动作的探究,获得绳中绳的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动作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绳中绳跳绳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所展示跳绳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
(二)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跳绳比赛视频、绳中绳示范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对动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单长绳原地绳中绳的教学要从快乐学习出发,讲究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巩固提高和互动配合,在初学阶段用直观教学法、语言法、完整法和分解练习法。在巩固阶段采用正误对比、精讲多练的教学法。在提高阶段采用重复练习法、展示与比赛法。
九、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偏上,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5-13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35-40%左右。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课前做好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第一原则。
2、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3、教学视频经过处理,清晰度不高,学生观看时距离不要太远,观看前强调注意力要集中。
4、训练时注意组与组的间隔,避免绳子打伤其它同学。
5、游戏时强调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游戏安全。
十一、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1、场地器材布置:室内体育馆
短绳55根
长绳8根
多媒体设备一套
移动音箱1台
2、器材回收:各组小组长负责将器材回收到体育器材室。
《长短绳组合跳:原地绳中绳》教案
教师: 班级:六年(3)班 人数:54人 课次:第一课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原地绳中绳
重点:长、短绳的摇转节奏一致
难点:摇绳者与跳绳者配合默契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掌握原地绳中绳的跳法,做到摇跳节奏一致,80%的学生能连续跳绳中绳10次以上,其余学生能在老师或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
2、体能目标: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跳绳兴趣,引导学生与伙伴一同进行跳绳活动,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能帮助学得慢的同伴。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时间、强度
开始
热身
部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强调安全第一。
二、热身运动:
1、动感热身操
2、专项辅助练习
(1)听节奏徒手原地跳
(2)听节奏跳短绳
组织队形:
○○○○○○○○
○○○○○○○○
○○○○○○○○
●●●●●●●●
●●●●●●●●
●●●●●●●●
★
教学方法:
体委汇报出勤人数。
师生问好。
学生观看跳绳比赛视频,导入本课主题。
要求:
学生集合做到“快、静、齐”。
见习生随堂听课。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方法:
1、教师带领学生跟随大屏幕一起跳动感热身操。
2、教师讲解专项辅助练习方法和要求。
3、学生集体进行听节奏徒手原地跳。
4、学生集体进行听节奏跳短绳练习。
1次
2-3
min
小
1-2次
4~5
min
中
学习
提高
部分
一、学习原地绳中绳
动作方法:
长短绳交叉,短绳套长绳,两人摇长绳,跳绳人在长绳下摇短绳,短绳随长绳同时摇动,一摇一跳长短绳。
动作要点:
长绳长度适宜,摇动高度有利于中间学生同时完成跳短绳动作,中间跳短绳学生的节奏与长绳摇动节奏保持一致。
教学重点:长、短绳的摇转节奏一致
教学难点:摇绳者与跳绳者配合默契
易犯错误:
跳绳人与摇绳人节奏不一致。
纠正方法:
学生在长绳内做无绳模仿跳练习。
摇长绳摇绳打节奏,跳绳人在长绳场地外随长绳的节奏做单摇跳。
要求摇绳人了解跳绳人的能力、体力情况,如加强沟通和交流,主动调整摇绳的节奏。
二、冠军争夺赛
游戏方法:
画2条相距12米的平行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16队,分别站于线后。
各队排头在起点线后趴下,教师发令后,排头同学手脚配合匍匐前进到中线拿起标志锥为胜。
游戏规则:
1、双手不许超出起点线,哨音想后才能出发。
2、腹部不允许离开地面。
3、拿起标志锥为胜。
组织队形:
教学方法:
1、教师问题导入: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先看一段视频。(大家边看边思考他们为什么可以跳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2、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并讲解其动作要领。
3、如何才能做到摇长绳的同学和跳短绳的同学摇转绳子的节奏一致呢?带着问题完成老师设置的四项任务(学生边看视频,老师边讲解练习方法):
①6人一组,听节奏轮流摇长绳练习,学生体会摇长绳的节奏(教师巡回指导)。
②6人一组,2人摇长绳,4人在长绳外跟随长绳节奏跳摇短绳(教师巡回指导)。
③6人一组,2人摇长绳,其它同学轮流在长绳内做无绳听节奏跳练习,学生自己体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④6人一组,2人摇长绳,其它同学轮流进行原地绳中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展示点评,集体纠错。
5、分小组再次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6、各小组选一名跳绳者和两名摇绳者,代表参加20S
PK赛,看哪个小组跳成功的个数多。
要求: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动作。
练习中能互相纠错,互相帮忙。
摇绳者要轮换,绳子摇动的幅度要饱满。
跳绳者和摇绳者要一起喊节奏。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起点
?
?
?
?
?
?
?
?
起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并与学生做示范。
2、尝试练习。
3、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4、教师点评第一轮比赛,准备进行第二轮比赛。
5、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小结。
要求:
学生认真听讲、并按要求分组练习。
2、练习中,注意本组的保证各组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危险。
反复
16~17
min
强
1-2次
9~10
min
中
恢复
整理
部分
一、放松运动
放松舞蹈
二、课堂小结
三、师生再见
四、归还体育器材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方法:
1、教师带领学生跟随大屏幕一起跳放松舞蹈。
2、师生共同小结。
3、收拾器械,师生再见。
要求:
动作放松,姿态自然。
踊跃畅谈自己的上课体会。
1次
4~5
min
小
场地
器材
室内体育馆
短绳55根
长绳8根
多媒体设备1套
预计
运动
负荷
练习密度:35-40%左右
平均心率:125-135次/分左右
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