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3 18: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出门东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别云间》中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朝天子·咏喇叭》中揭露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嘴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材料一 “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这个婚姻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牧师抬起头来看看说话的人,哑口无言地站着。罗切斯特先生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他脚下发生了地震似的……
材料二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该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待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1)材料一是罗切斯特和简·爱在教堂举行婚礼时出现的一场风波,从国外赶回英国阻止这场婚礼举行的人是______________,其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哑口无言”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把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圣·约翰为什么要娶简·爱?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说说材料二中“我”下的决心是什么?(6分)
3.为更好地了解民风民俗,传承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寻访端午习俗”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0字以内,3分)
(2)根据下列诗句写出传统节日。(4分)
①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角粽投江祭诗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提示修改下面的语段。(6分)
【甲】端午节是一个把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实际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渐淡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曲势。……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从时间上予以保证,使其象征意义得以重视,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过端午节不能只是简单的放假了事,而是必须要复兴这一节日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乙】爱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①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2分)
②【甲】处画线句的句式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乙】处画线句中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分)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1955年1月26日
亲爱的孩子:
元旦一手扶杖,一手搭在妈妈的肩上,试了半步,勉强可走,这两日也就半坐半卧。但和残废一样,事事要人服侍,单独还是一步行不得。大概再要养息一星期方能照常。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  )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  )的表现才对。
(选自《傅雷家书》,有删改)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果然
 
安慰
 
怒气冲天
B.居然
 
安抚
 
怒气冲天
C.果然
 
安慰
 
气吞斗牛
D.居然
 
安抚
 
气吞斗牛
5.阅读选文中的画线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提“坚强”?(4分)
6.分析下面句子的情感。(6分)
(1)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2)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7.结合整本书,谈谈你对“赤子之心”和“孤独”的理解。(6分)
8.傅雷曾告诫儿子:第一是___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__,最后是做钢琴家。(3分)
[二](18分)
材料一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刚开始只在苏州一带流行。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中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汤显祖《牡丹亭》
此曲词中的每一句,都是阴阳结合,暗含着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低沉缓慢地起头,直表这花园之美;而“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唱时在“断”“颓”二字上吐字行腔,“断”井,“颓”垣,井栏都断了,墙都倒了,不美了。下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时间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如宋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这里在“何”字上行腔,“天”指时间。上半句是好事,下半句立刻转折了。“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乐事”在谁家的院子里发生呢?这两句化自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如此鲜明的转折和__________(表现手法),表达了杜丽娘面对春色美景时内心的___________
(四个字)。
材料三
某中学对在校学生有关“昆曲”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
对昆曲的兴趣及所占比例
无兴趣的原因及所占比例
了解渠道及所占比例
关注点及所占比例
深厚
1%
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
78%
学校课堂
56%
服饰、唱腔
27%
一般
10%
缺少欣赏昆曲所需的专业性知识
85%
剧院演出
5%
名角表演和剧本内容
18%
无兴趣
89%
缺少时间
56%
其他
39%
其他
55%
材料四
“对我来说,《牡丹亭》跟我不只是半生缘,而是一生缘分。”从少年时在民国余晖的上海第一次听到梅兰芳的杜丽娘,到青年时遥望故土写下小说《游园惊梦》,再到年近古稀殚精竭虑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流传几百年的梨园雅部已化为白先勇的血脉,斩割不断。
9.下列说法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清曲”“昆腔”“昆剧”同指昆曲。
B.“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中“这”指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中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都是对美好景物的描绘,十六个字,一个字一首歌,一个字一幅画。
D.学校教学对昆曲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10.结合材料一,分析昆曲表演抒情性强的原因。(4分)
11.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在该材料中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12.研读材料三,探究学生在昆曲的传承上存在的问题。(4分)
13.青春版《牡丹亭》将在你校大礼堂上演,校学生会设计了一篇宣传文案——《烟雨牡丹,非看不可》,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提供几条“非看不可”的理由。(5分)
[三](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欲攻周①,周最谓秦王②曰:“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③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④秦,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罢,则令不横行⑤于周矣。”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周:西周。②秦王:指秦昭襄王。③声畏:名声不好。④罢:同“疲”,疲惫困顿。⑤横行:通行。
14.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入朝见威王  
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私王   
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最谓秦王曰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令不横行   
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
16.
【甲】文中,邹忌指出齐王身边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王难以听到真实的话;【乙】文中,周最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7.【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周最分别是如何谏言的?(4分)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下?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35分)1.
(1)泪落沾我衣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苟全性命于乱世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6)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7)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每空1分,共10分)
2.
(1)梅森 罗切斯特已有妻子(2分) (2)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2分) (3)难道我不希望他离开我吗?(2分) (4)圣·约翰认为简·爱比较适合当一个牧师的妻子,而且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做好牧师这个职业。“我”下的决心是离开圣·约翰去找罗切斯特。(6分)
3.
(1)示例:迎端午不忘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味粽子。(3分)(2)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中秋节(每小题1分,共4分) (3)①曲势 趋势(2分) ②将“把”字改为“被”字。(2分) ③爱护 维护(2分)
二、(55分)[一](22分)4.
C(3分)
5.
傅聪取得成功,被鲜花和掌声簇拥时,傅雷适时地教育他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坚韧、顽强的精神,戒骄戒躁。(4分)
6.
(1)寥寥数笔,作者却掐算时间、等待回信,这一细节充满了生活的情味,流露出父母对孩子的深切思念。(3分)
(2)赞美儿子的演奏,又表达了自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信心。(3分)
7.
示例:“赤子之心”指内心纯洁,执着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掺杂私心杂念。而这种境界很难被平常人所理解,所以赤子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处于孤独的境地。不过,人类最美好且纯洁的感情是相通的,所以赤子在精神上又是不孤独的。(言之有理即可)(6分)
8.
做人 做艺术家 做音乐家(3分)
[二](18分)9.
A(3分)
 点拨: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材料一原文说“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这并不代表清曲就是昆曲,故选A。
10.
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表演抒情性强。(4分)
 点拨: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能力。材料一的第二段,介绍了“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根据后面的“其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一句,即可提炼出答案。
11.
对比 示例:哀愁幽怨(2分)
 点拨: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词语的填写能力。第一空,根据唱词的内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以及对“上半句是好事,下半句立刻转折了”一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前后两句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空,根据“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可以看出人物此时内心的无奈与疑问,表现了她内心的忧愁与哀怨,据此填写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
12.
①绝大多数学生对昆曲无兴趣。②觉得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缺少欣赏昆曲所需的专业性知识和缺少时间是大多数学生对昆曲无兴趣的原因。③只有极少数学生去剧院观看昆曲演出。④只有少数学生关注昆曲的服饰、唱腔、名角表演和剧本内容。(4分) 点拨:本题考查表格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从材料三中的表格可以看出,有89%的学生对昆曲无兴趣;而感到无兴趣的原因是觉得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缺少欣赏昆曲所需的专业性知识,缺少时间,只有极少数人去剧院观看演出;从“关注点及所占比例”来看,学生对服饰、唱腔、名角表演和剧本内容感兴趣的占比很少。据此回答即可。
13.
示例:①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②昆曲表演的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③《牡丹亭》剧本经典,曲词优美,女主人公杜丽娘情感细腻。④是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⑤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先生殚精竭虑之作。(5分)
[三](15分)14.
(1)朝廷。(2)偏爱。(3)没有谁。(4)对……说。(5)命令,号令。(每小题1分,共5分)
15.
(1)我确实知道自己比不上徐公美。(2分) (2)真的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就不应该攻打西周。(2分)
16.
阿谀奉承 不能攻周的原因(或“攻周的害处”)(2分)
17.
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家事喻国事,劝说齐王除弊纳谏;周最采用直接谏言的方法,劝说秦王放弃攻周的想法。(4分)
【乙文参考译文】
秦打算进攻西周,周最对秦王说:“真的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就不应该攻打西周。(秦如果)攻打西周,对秦国自己毫无实际利益,反而会在天下留下不好的名声。(到时候)天下诸侯会因不好的名声远离秦,必然会向东与齐国联合。秦军为攻周陷于疲惫,天下诸侯又联合了齐国,那么秦国就会处于孤立的地位,不能统领诸侯了。(可见攻周一事,)完全是诸侯们为了使秦军疲惫困顿,才怂恿大王干的。当秦国和天下诸侯们的实力都消耗尽了,那么任何国家的号令都不能通行于周了。”
三、(55分)18.
思路点拨:材料中的“值得”,应当体现出价值、意义。可以以《值得尊重的人》为题,写一个普通的人;可以以《值得坚持的傻》为题,记叙自己犯傻的经过等。
例文:
值得珍藏的记忆
当拿到昨天去冲洗的照片,看到那座略显破旧的红瓦房时,我的眼眶又微微有些湿润了。
昨天,当得知东北角的红瓦房要拆迁时,我有些怔住了。终于要拆了吗?我心中不免有些苦涩,那是我与姥姥美好的回忆啊!我决定再最后一次回去看看,带上相机,怀着异样的心情,我走到了红瓦房前。
自从姥姥走了以后,这里就再也没人照料了,红瓦房显然破旧了许多,红砖也失去了光泽,整座房子都显得阴沉沉的。但值得我欣喜的是那棵葡萄树依旧活着,还似原来一样,爬满了整个藤架,即使没人照料,它也依旧生机勃勃,我惊叹它顽强的生命力。
当看到葡萄藤架下,那张布满灰尘,已经褪色的摇椅时,我的思绪飘回了从前。
“姥姥,你看,有好多星星,真漂亮!”姥姥躺在摇椅上,怀中搂着我,手中拿着蒲扇,轻轻扇着,为我赶走蚊虫,并时不时拿颗剥了皮的葡萄塞在我嘴里,姥姥笑骂道:“你个好吃鬼,就是喜欢吃葡萄,还懒得很,让我来剥皮。”说完,又塞了一颗葡萄在我嘴里。
而我就在这美丽的星空下,在这弥漫着葡萄的清香和徐徐清风中,在摇椅的摇晃下,带着笑容在姥姥的怀中睡去,而姥姥只是一脸慈祥地看着我,为我哼唱着歌谣。
我轻轻拂去摇椅上的灰尘,躺在上面,看着满眼的绿色,闭上眼,想去寻找着什么,但却什么也没找到。
我站起身,轻轻推开那扇木门,随着吱呀呀的声响,迎面而来的只是一阵带有破旧感的霉味儿,房间里的陈设还和姥姥在时一样,没有丝毫变动。我坐在那张木板床上,回忆着姥姥每晚给我讲的民间故事;回忆着闯祸后,躲在被褥里,逃脱爸爸的棍子,姥姥则在一旁拉着爸爸;回忆着姥姥走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嘴唇不停地动着,似乎想叮咛些什么。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下来。
我拿起相机,含着泪,寻找着最适合的角度,因为我明白,当我按下快门时,这些就将成为过去。我将手中昨天拍的照片,郑重地放到相册中,我要珍藏它,因为这里有看得见的乡愁,有永不褪色的亲情。
总评:这篇作文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①文章写自己在老家拆迁前拍摄了最后一次照片,作者指出:“我要珍藏它,因为这里有看得见的乡愁,有永不褪色的亲情。”以“看得见的乡愁”和“永不褪色的亲情”点明“值得珍藏”的原因,立意角度独特,点题自然巧妙。②本文语言朴实自然,但感情真挚感人。如开头的“看到那座略显破旧的红瓦房时,我的眼眶又微微有些湿润了”,结尾的“我拿起相机,含着泪,寻找着最适合的角度”等句,明白晓畅,满含深情,颇有感染力。③文章从看照片写起,先写看照片,再写拍照片,中间运用插叙,通过回忆,展现在老房子里享受到的关爱,全文结构自然合理,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