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熟知大气的垂直分层。
综合思维:从人类与地球大气相互影响的角度,认知大气成分与大气垂直分层。
地理实践力:从运动员训练基地的选择,看大气含氧量对人体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树立人类与大气相互影响的地理观念;践行保护地球大气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1.大气主要成分的作用。
2.地球大气各层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地球大气各层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展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并提出问题:飞机是在哪一层飞行?你知道为什么?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图中把大气层分为了哪几层?它们各有哪些特点?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对大气层进行分层。
一、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展示对流层的示意图,读图说一说对流层的特征?
位置:大气圈最底部,平均0-12km
组成:干结空气质量的3/4,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大部分污染物。
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位置
①气温特征:热量源于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②运动特征: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约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约为8-9千米。原因: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对流旺盛,对流层的高度就高。
对流层的高度因季节而异,夏季厚冬季薄。
③天气特征:复杂多变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二、平流层——飞机飞行的高度
展示平流层示意图,说一说平流层的特征。
位置:大气圈中间位置,平均12-50km
组成:存在臭氧层,氧气稀薄,极少的水汽和杂质。
与人类的关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①气温特征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②运动特征: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大气平稳,以平流运动为主。
③天气特征:无云雨现象
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地球大气的上界
展示高层大气示意图,读图,说一说高层大气的特征。
位置:大气圈的最上层,平均50km-大气上界
组成:空气密度非常小,存在电离层。
与人类的关系:有流星、极光现象;有人造卫星、空间站、宇宙火箭等。
①气温特征: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降后升
原因: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
②电离层: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当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增加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是电离层状态发生剧烈变化,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我们再回头思考导入的问题:
1.
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大气平稳,以平流运动为主,且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总结大气垂直分层的温度特征:
安全提示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练习设计
课后达标训练
板书设计(共25张PPT)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熟知大气的垂直分层。
综合思维:从人类与地球大气相互影响的角度,认知大气成分与大气垂直分层。
地理实践力:从运动员训练基地的选择,看大气含氧量对人体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树立人类与大气相互影响的地理观念;践行保护地球大气的实际行动。
第二课时
大气的垂直分层
飞机是在哪一层飞行?你知道为什么?
1
大气的垂直分层
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
2
图中把大气层分为了哪几层?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01
对流层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读图,说一说对流层的特征?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位置:大气圈最底部,平均0-12km
组成:干结空气质量的3/4,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大部分污染物。
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位置
气温特征
热量源于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1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运动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2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约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约为8-9千米。
原因: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对流旺盛,对流层的高度就高。
对流层的高度因季节而异,夏季厚冬季薄。
天气特征:
复杂多变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3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02
平流层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读图,说一说平流层的特征?
平流层——飞机飞行的高度
位置:大气圈中间位置,平均12-50km
组成:存在臭氧层,氧气稀薄,极少的水汽和杂质。
与人类的关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气温特征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1
平流层——飞机飞行的高度
运动特征:
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大气平稳,以平流运动为主
2
平流层——飞机飞行的高度
天气特征:
无云雨现象
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3
平流层——飞机飞行的高度
03
高层大气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读图,说一说高层大气的特征?
高层大气——地球大气的上界
位置:大气圈的最上层,平均50km-大气上界
组成:空气密度非常小,存在电离层。
与人类的关系:有流星、极光现象;有人造卫星、空间站、宇宙火箭等。
气温特征
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降后升
1
高层大气——地球大气的上界
原因: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
电离层: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当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增加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是电离层状态发生剧烈变化,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2
高层大气——地球大气的上界
1.
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大气平稳,以平流运动为主,且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大气垂直分层的温度特征
高度
(km)
20
0
140
120
60
100
80
40
-100
-50
0
50
100
温度(℃)
C
B
A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课堂小结
Thanks.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知识点梳理:
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
和
。
2.
适合飞机飞行。
3.无线电通信利用了
的特性。
4.
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
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5.对流层的高度因
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6.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
而递减,在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7.对流层的大气上部
、下部
,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8.低纬度地区
,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
。
9.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
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
,容易
。
10.人类生活在
的底部。
11.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
千米高空。
1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
,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
。
13.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
”。
14.平流层的大气上部
、下部
,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
为主。
15.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
现象,能见度好,适合
飞行。
16.鲍姆加特纳从空中跳下的高度就在
范围内。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必须配备特制的字航服。
17.自平流层
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
,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
℃以上。
18.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
,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
。
19.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字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
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0.高层大气的空气密度
。在2
000-3
000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
。这里的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
。
课堂练习: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1~2题。
1、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
B.①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
C.②层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③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读图,回答3~4题。
3、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 )
A.赤道附近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4、假设探空气球从地面飞升至100
km,则其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答案
知识点梳理:
对流层
平流层
高空大气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对流层
污染物
纬度
增加
冷
热
受热多
高
向上
降低
成云致雨
对流层
50-55
升高
很小
上升
地球生命保护伞
热
冷
平流运动
云雨
航空
平流层
顶部
上升
1000
燃烧
流星
电离层
电离
很小
非常接近
上界
课堂练习:
B
2、B
3、A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