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第1、2题,练习十二1-4题
育人目标
1.通过对数数、数的组成、数位、数序等知识的复习,进一步掌握20以内各数的认识。
2.初步掌握知识整理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生复习11到20各数的认识,清楚数数,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复习11到20各数的认识,清楚数数,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正确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梳理知识
1.完成第66页“整理与复习”第一题“想一想,说一说”看书自主归纳。
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大家快速浏览书第57-64页,在4人小组中说一说,比一比哪组归纳得最完整。(师参与到小组中讨论引导)
2.组织汇报,并整理在黑板上。
数的组成
11-20各数
数序,大小的比较
的认识
不进位加法
不退位减法
看书自主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认识到知识间联系
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巩固练习
1.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我们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一个地数,从0数到20,再从20数到0。
拿到16的同学起立,说说你手中的数是几位数,有哪两个数位?
(1)复习计数器。
出示计数器。
大家看,在计数器上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刚才我们数到的17在计数器上该怎么拨呢?
小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
(2)复习数的组成。
你能说说17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请拿到20的同学起立。说说你手中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在写2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区别十位和个位的意义。
师拨出11。11里面的两个“1”的意思一样吗?
2.复习数序和大小比较。
(1)复习数序。
请同学们再看看自己刚才拿到的数卡片,拿到15邻居的卡片的同学请起立。
谁是15前面的那个数,谁是15后面的那个数?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越往前数,数越小,越往后数,数越大。
(2)复习大小比较。
请比14小的同学起立。请拿到2和12的同学到讲台。这两个数都比14小,它们和14的大小关系能再详细地说一说吗?
3.对应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打算观察什么来比较大小?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4题
要求学生说题意,要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独立完成。
学生开火车数数
听口令,拿到相应卡的同学起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在个位上拨7颗珠,在十位上拨1颗珠。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20。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1,并写出这个数。
拿到14和16的同学起立。
学生回答:2比14小得多,12比14小一些。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1.填空
(1)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2)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
)位。
(4)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分一分,填一填
13、11、7、18、17、12、1、6、14、20、16、10、3、19、8
个位上是1的数有(
)
个位上是0的数有(
)
比5大比10小的数有(
)
比16大比20小的数有(
)
拓展练习:
运动场上,一群运动员正在进行200米的比赛。小红说:“我是第3名。”小丽在小红后面第3个,她说:”我后面有10名运动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比赛?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反思,交流。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习惯。
板书
设
计
整理与复习
数的组成
认识11—20各数
数数、写数、读数(小棒、计算器)
比较:大得多······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二)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第3题,练习十二5-7题
育人目标
1.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2.熟练掌握11-2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根据组成写出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3.
介绍数学文化“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了解数字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并能根据数的组成说出4道算式。
难点: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复习,进一步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正确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清楚计算的算法算理。
2.学生根据数的组成写出4个算式,清楚加减法的关系。
3.利用所复习的知识正确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梳理知识
1.组织学生回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并板书如下:
加几,就往后数几个数
不进位加法
边摆小棒边数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10相加
减几,就往前数几个数
不退位减法
边摆小棒边数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再与10相加
完成第66页第3题。
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回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比一比、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好。
(2)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说一说数的组成,并写出2道加法、2道减法算式。举例:1个十和7个一组成17,算式:10+7=17
7+10=17
17-7=10
17-10=7
(3)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2.综合练习
(1)猜猜我是几。
我有1个十和7个一。(
)
我是18后面的一个数。(
)
我是20前面的一个数。(
)
我是14与12中间的数。(
)
我是12后面第5个数。
(
)
我是19前面第3个数。(
)
(2)在□里填合适的数。
16—□=6
15一□=10
□+5=15
13—□=10
□—3=12
□+8=10
□+10=19
12—□=2
(3)看数1、10、18写算式。
□+□=□
□+□=□
□—□=□
□—□=□
3.拓展练习:
博物馆门口站了一队小朋友等待进去参观,小明排到门口了,他说:“我排在第16”。小亮排在小明后面第5个,他说:“我排最后”。博物馆里面有(
)个小朋友,这一队一共有(
)个小朋友。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学生任举一个数,模仿上面的方法,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同桌交流,全班汇报交流算理。
学生完整地描述题意。口头提出问题并解决。
学生交流评价,认识到自己练习中的不足,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良好个性品质。
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
1.数学文化“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请学生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2)教师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它们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阿拉伯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就是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这十个数字符号,是为了计数和算术运算而采用的约定写法,是国际通用的数字,也称为阿拉伯数字。
(3)看书自学,再次回顾。
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观看微课:“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看教材第68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的习惯。
板书
设
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