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运动与静止课堂检测 2021-2022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运动与静止课堂检测 2021-2022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3 19: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运动与静止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2.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心情激动
B.铁生锈了
C.五四运动
D.太阳升上了天空
3.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C.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D.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有利于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好
5.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树木
B.迎面而来的汽车
C.身旁的同学
D.后方超越的汽车
6.小明乘坐地铁时,看到站台上的信息牌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地铁车厢
B.信息牌
C.候车椅
D.进站楼梯
7.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8.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  )
A.月亮
B.地球
C.太阳
D.火星
9.如图所示,小东和小成坐在火车车厢内,通过观察窗外的景物判断火车是否运动的情景。小东认为: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小成认为:以窗外驶过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火车是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小东的观点正确
B.只有小成的观点正确
C.两人的观点都正确
D.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
10.图是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型,当无人机进入充电装置所发电磁波的有效范围内即可充电。甲、乙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经过相同时间,它们分别从位置
A、B
到达位置
A'和
B',则(  )
A.无人机甲相对乙向西运动
B.无线充电装置相对无人机乙向东运动
C.无人机乙比甲的速度快
D.在方框区域内,无人机甲充电的时间比乙短
二、填空题
11.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___为参照物.
12.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________,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__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________.
13.从运动本身来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不做________变化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4.“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这是陶渊明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分析,诗句中“沦”和“出”分别是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参照物。
15.如图,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______的。
16.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内,乘客以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性。
17.“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歌词中,竹排的“游”是以______为参照物,青山的“走”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8.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所示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19.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______

20.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5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左运动。
三、解答题
21.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个人打架,甲咬了乙的鼻子,告到县衙,县官问甲:“为什么咬别人的鼻子?”甲答:“我没咬,是他自己咬的.”“他的鼻子在嘴之上,怎么咬?”甲答:“站在凳子上咬的.”大家都知道甲在诡辩.
(1)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驳斥甲的诡辩?
(2)怎样用物理知识驳斥甲的诡辩?
2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到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到甲保持静止不动,丙看到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对于地面各做何运动?
答案
1.B
2.D
3.D
4.D
5.C
6.A
7.C
8.B
9.C
10.D
11.汽车
地面
12.参照物
另一个物体位置
运动
13.运动
位置
14.西河
东岭
15.静止
运动
16.云
月亮
地面
客车
相对
17.青山
竹排
18.静止
19.灯杆
20.一定
不一定
21.(1)可以让甲自己站在凳子上咬咬看,感受嘴向上移动的同时鼻子也向上运动的情景;(2)当乙站在凳子上时,乙的鼻子和嘴同时向上运动,乙的鼻子和嘴是相对静止的.
22.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乘坐的飞机与甲具有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丙乘坐的飞机可能匀速下降,可能静止,可能匀速上升,但速度小于乙乘坐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