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同步训练——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同步训练——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3 19: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一、单选题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面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6s
C.一枚硬币的直径约为1dm
D.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2.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孕妇做“B超”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调区分的
C.引吭高歌的“高”是指响度大
D.利用次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5.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B.道路两旁植树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6.“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7.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而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000OHz
B.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20Hz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8.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工作,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0dB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次声波快,所以常用来测速度
D.给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9.下列关于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种噪声的波形图
B.哨子音调变化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
C.倒车雷达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D.所有的回声都能被人耳接收并准确分辨
10.下列现象:
①有经验的养蜂人听到蜜蜂振翅的发声就知道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②夏日里人们买西瓜,用手拍一拍西瓜,通过拍打的声音判断西瓜的好坏;
③超声波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使水珠破裂,产生水雾,对室内进行加湿;
④小宇向开水瓶中灌开水时,通过发出的声音就知道水是不是快灌满。
这些现象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B.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赫兹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2.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
A.都是噪声波形
B.都是乐音波形
C.只有甲是噪声波形
D.只有乙是噪声波形
13.下列有关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变为30dB,说明音叉振动的频率变小
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
C.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利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14.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B.倒车雷达和飞机雷达都是利用超声波传达信息
C.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里传播的速度快
D.蝙蝠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捕捉昆虫,大象利用次声波与同伴之间交流
二、填空题
15.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琪演唱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他演唱时,声带______发出了声音,利用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高考、中考期间,为了不影响考生答卷,考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16.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17.看图回答下列问愿,
(1)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____发现昆虫;这种声音___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得出_________不能传声,这种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________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4)如图丁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____,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_________越大。(选填“响度/音调”)
18.生活中我们常采取一些方法来控制噪音污染。例如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可以在_______中减弱噪声;②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③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
19.门前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音调/响度/音色),它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
PM2.5
显示数据97的单位是______。
三、实验题
20.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四、综合题
21.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kHz到___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A
6.C
7.B
8.B
9.D
10.C
11.A
12.D
13.B
14.D
15.振动
空气
声源处
16.能量
信息
17.超声波
不能
真空
科学推理法
鸣笛
声源处
振动
响度
18.传播过程
声源
人耳处
19.分贝(dB)
响度
传播过程中
微米(μm

20.小


海绵
21.10
20
7500m
8700m
不能
月球上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