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Air-sea
Interaction
气候异常与秘鲁洪水
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Climate
anomalies
and
floods
in
Peru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课
标
要
求
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壹
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与水平衡
-01
【问题探究一】
1.据图分析海洋与大气水分的交换方式及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2.据图完成表
1和表
2,比较相应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海洋水/1000km3
收入项
收入数量
支出项
支出数量
总计
总计
陆地水/1000km3
收入项
收入数量
支出项
支出数量
总计
总计
458
47
降水
径流
蒸发
505
505
505
降水
径流
119
47
72
119
119
蒸发
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与水平衡
-01
全球海洋水平衡
径流
降水
蒸发
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
水循环实现了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促进了全球的水平衡
全球陆地水平衡
降水
蒸发
径流
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全球水平衡: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与水平衡
-01
海—气间的热量交换与热平衡
-02
【问题探究二】
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P72文字,据图列举海洋将热量传递给大气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2.大气又以何种形式将热量“返还”给海洋?
【问题探究二】
3.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指出北半球低、中、高纬度海洋热量的收支差异,根据热量收支情况,赤道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海—气间的热量交换与热平衡
-02
海一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海—气水热交换地理意义
-03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B.中纬
C.高纬???????
????D.北冰洋
对点练习
C
A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贰
C
D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01
【问题探究三】
1.比较C、D两地的海水温度高低;画出两地间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判断C、D两地的降水特征
沃克环流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01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厄尔尼诺年份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01
沃克环流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01
【问题探究三】
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厄尔尼诺),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变得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厄尔尼诺年份
印尼山火
秘鲁洪水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01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60°w
140°
120°
100°
80°
60°
40°
40°
30°
20°
10°S
EQ
10°
20°
30°
40°
50°
50°
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现象
拉尼娜现象
-02
沃克环流
【问题探究三】
3.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
-02
暖海
冷海
西
东
拉尼娜现象
-02
“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和着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沃克环流”增强,则表明(
)
A.南美洲西部沿岸洋流势力减弱
B.澳大利亚东侧沿岸暖流势力减弱
C.太平洋南、北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
D.太平洋东、西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
对点练习
D
2.若“沃克环流”减弱,下列气候变化中,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最可能发生的是(
)
A.降水减少
B.气温急剧上升
C.风暴天气明显增多
D.降水季节变化更加显著
对点练习
A
冷
暖
厄尔尼诺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
全球水热平衡
如:厄尔尼诺现象
异常
维持
局部地区水热失衡
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
海
|气相互
作用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