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3 18:4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

(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2.下面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山海关内的原因是
(  )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3.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这次爱国救亡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4.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6.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上述谈话表明蒋介石
(  )
A.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D.要继续执行反共的政策
7.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由此可知这次战

(  )
A.迫使日本暂缓了侵略中国的计划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右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一罪行是
(  )
A.南京大屠杀
B.火烧圆明园
C.洗劫北京城
D.旅顺大屠杀
9.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溃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  )
A.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10.在1938年发生于江西的某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叶挺将军曾评价此次战役:“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此次战役发生在哪次大会战期间
(  )
A.徐州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11.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接连发生,它们的共同影响是
(  )
A.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B.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
C.破灭了日本速亡中国的战略
D.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2.第三次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组织的一次防御战。下列有关这次会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爆发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B.歼灭大批日军,获得战利品
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谢晋元率部英勇抵抗
13.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右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14.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惨重
D.国民党军队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15.“时间:1937年9月。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影响: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小明同学对某知识点的梳理,这一知识点是
(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6.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一论断
(  )
A.指导我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B.指明了中国胜利的光明前景
C.扭转了正面战场的进攻颓势
D.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
17.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样做是为了
(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
C.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D.消灭地主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18.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活动是
(  )
A.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B.与日军进行正面作战
C.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D.没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19.毛泽东曾写诗称赞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下列战役属于“彭大将军”指挥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0.1938年春,丰子恺收集了大量漫画,并为它们写出说明文字。其中有一幅漫画名为《一根指头也不能松懈》,所写文字为:“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地的中心,列队最长。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此漫画与文字的主要意图是
(  )
A.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
B.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
C.说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庆祝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21.下图是某同学做的历史笔记,该笔记应该属于哪次会议的内容(  )
开始时间:1945年4月。
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通过了新党章。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2.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集中体现

(  )
A.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与敌军展开激战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军民的奋勇作战
D.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与援助
23.右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两个国家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  )
A.西班牙、美国
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
D.葡萄牙、日本
24.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
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
(  )
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B.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
C.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5.下面是关于某次战争的数据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标题的是
(  )
项目
世界
中国
参战国家和地区(个)
60多
参战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人)
约20亿
4.5亿
军民伤亡总数(人)
9000多万
3500多万
战区总面积(平方千米)
2200多万
600多万
抗击法西斯军队人数(人)
1100万
240万
A.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形势比较
B.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对比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形势比较
D.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这一事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4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间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时间轴中②处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
(4)杨靖宇、周恩来、彭德怀、毛泽东等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事迹,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请任举两例史实说明。(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两位将军”分别是谁?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5分)
材料二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的相同的反应是什么?(2分)
(3)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2分)
材料三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4)中共七大制定了怎样的政治路线?从材料三看,中共七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5)材料三中的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日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6)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发表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这说明了什么?(4分)
(3)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分别列举一例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4分)
(4)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2分)
(5)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2分)
答案
1.B
2.D 3.D 4.B 5.B
6.A 7.B 8.A 9.D
10.C 11.C 12.D 13.B 14.C 15.B 16.B
17.B 18.A 19.C 20.B 21.B 22.B 23.C 24.D 25.D
26.(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①东北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百团大战: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④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任举两例即可)
27.
(1)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
(3)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共产党军队:敌后战场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
(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6)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28.(1)背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2)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的本质。
(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5)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的结果;等等。(符合题意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