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3.2《哦,香雪》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3.2《哦,香雪》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3 17: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哦,香雪
铁凝
《哦,香雪》发表于1982年6月,并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2018年9月,《哦,香雪》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铁凝曾下乡四年,与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年轻姑娘成为铁凝小说中人物的原型。
铁凝,原姓屈,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57-)
这个小乡村中发生的故事是源于

一分钟
成一《谈铁凝新作<哦,香雪>》:以那婉丽的调子,发此严峻之思;给那僻远的山地涂上柔美的色彩。却又分明渗出心酸来,我是有些被感染了。这种题材也许并不算新,但你发现了新意,特别是你发现了内涵那么深沉的“一分钟”,抓住写了这“一分钟”。
一分钟的出现
保守封塞
原始自然
贫穷落后
宁静渺小
出现之前
出现之后
一分钟
故事开始了……
五彩缤纷
喜怒哀乐
美妙


一分钟的买卖
挂面
火柴
发卡
香皂
纱巾
尼龙袜
核桃
鸡蛋
大枣
一分钟给山村生活带来了波澜,也象征着现代文明之风吹进了闭塞淳朴的山村。
大山:象征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学生书包
自动铅笔盒
姑娘们
香雪
一分钟的买卖
金圈圈
手表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都表现她们对进步的渴望,只是香雪更关注精神文明。
人物对比
1、关注物:皮书包、自动铅笔盒
香雪
其他姑娘们
1、关注物:金圈圈、手表
2、行为:
2、行为:
3、打听:
3、打听:
4、相处:
4、相处:
涌上去观望、大胆交谈
躲在后边、小声提问
大刀片、烧水、火车开到没路
生活方式、大学、配乐诗朗诵、自动铅笔盒
打趣凤娇,闹小别扭
不会帮腔,安抚凤娇
从这些对比中,你能总结出她们的人物形象吗?
其他姑娘们: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她们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她们爱美、爱玩闹,同时勤劳热情、坦率真实。
香雪:性格文静内敛,不爱说话,内心柔软善良。她十分渴望进取,向往外界的精神文明。
凤娇
一分钟的交往
北京话
一个是淳朴泼辣、热情真挚的乡村少女。
一个是体面客气,一视同仁的北京乘务员。
找出原文中描写他们交往的语句。
“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和他的交往,她愿意这种交往和一般的做买卖有所区别。有时她也想起姑娘们的话:“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其实,有没有相好的不关凤娇的事,她又没想过跟他走。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是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
朦胧、纯洁、美好、真挚的感情
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飘渺,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柔软的一种情感,但同时也是最可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
——铁凝
01
03
02
香雪的追寻是什么?
香雪是如何归来的?
香雪的结局有什么深意?
一分钟引发的追寻与归来
插叙:香雪上学的事件
事件:
香雪形象:
作用:
香雪的木质文具盒总是被同学们盘问,香雪对自动铅笔盒产生兴趣。
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的形象。
自卑
文具盒的含义
一种比较奢侈的学具
一种对文明和知识的追求
一种自尊自强的证明
01
03
02
香雪的追寻是什么?
香雪是如何归来的?
香雪的结局有什么深意?
一分钟引发的追寻与归来
香雪归来的心路历程
害怕
充实
犹豫
坚定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01
03
02
香雪的追寻是什么?
香雪是如何归来的?
香雪的结局有什么深意?
一分钟引发的追寻与归来
结局
以抒情性、咏叹式的笔调,表达了对香雪的肯定和赞美,也为我们描绘了一群乡村少女的美好形象。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被感动得战栗”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
小说结构
3
2
1
开端
高潮
发展
结局
4
一分钟的买卖与交往:姑娘们迎接火车的到来。
一分钟引发的归来与归来:香雪渴望文具盒,并换到铅文具盒归来。
香雪深夜回到乡村的怀抱。
一分钟的到来:火车来到台儿沟。
坚毅执着
纯真无邪
渴求进取
自尊自爱
讨论:作者主要是以什么角度来写乡村?
我写他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他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铁凝
淳朴、真切、感人
愚昧、落后、闭塞
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
——评论家陈思和
主题
小说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这一角,写出了作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大乡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喜悦与痛苦。
写作特点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作家孙犁
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美国弗里德曼认为,“随着意识流的出现,诗与小说结合起来了”。作家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常在小说中像诗那样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性的结构,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它的抒情性的因素撑破了严密的结构框架,冲淡了完整的情节密度。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如果不是有人
发明了火车,
如果不是有人
把铁轨铺进深山,
你怎么也不会发现
台儿沟这个小村。

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
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
那深深的皱褶里,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
默默地接受着
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