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量筒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单
位
教学目标
1.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认识量筒及其结构组成;知道液体体积的计量单位。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能根据量简特征,自制简易量简;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量筒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点
认识量筒,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的体积,并做好记录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量筒
教学准备
尺子、白纸、剪刀、双面胶、玻璃直筒或塑料直筒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问题与猜测
1.上课初,教师先引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摆放的4种容器,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2.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焦在:哪种容器能准确测量出水的多少?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观察4种容器的特点,并思考:哪种容器能准确测量出水的多少?
3.小组得出结论后、分别派代表表明自己小组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根据经验,学生可能会猜出是量筒。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猜测引出本课《量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4种容器的特点和不同,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猜测问题的答案,并简单叙述理由,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心和求如欲。】
二、探究与实践
(一)认识量筒。
1.教师让学生观察量筒,并思考:应该如何观察量筒?应该观察量筒的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要观察量简的外形、量筒壁上的标识以及量管的作用。
2.小组合作,观察并记录量筒的材质、形状特征,观察量筒各处的标识,并尝试猜想其作用。
3.结合各小组汇报的结果,教师带领学生正确认识量筒及其各部位的功能,初步了解什么是量程,量程的作用是什么:了解测量单位及其符号;了解刻度线和刻度值。以此使学生对量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种不同量程的量筒,思考:量程和刻度值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知道不同量程的量筒,每一刻度值代表的体积不同。
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量筒上还有哪些特征。学生可能会发现量筒没有零刻度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得出结论:没有液体即为零,就是量筒的底,没有零刻度以下的数值,所以也就不需要有零刻度。学生还会发出有温度标示。教师可做简单解释:温度标识是指量筒的刻度标识是在某一标准温度下测量出的体积数。
(二)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要求:(1)每个小组选用一种量程的量简测量水的体积。(2)各小组讨论量简的使用方法。(3)小组内每名学生分别读取测量值,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探索量筒的使用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如何选择量筒的量程?
(2)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水)?
(3)小组内各同学读取的测量值一样吗?为什么?
3.通过问题引领、方法演示和课件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量程选择的方法以及读取数值的正确方法,并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在学生掌握量筒的选取和使用后,教师提出问题:70ml的水如何量取?让学生结合前面的知识,掌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对滴管的使用,并将操作步骤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认识量筒、探究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更深刻地掌握量筒的正确选取和使用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动手实践、分析总结的能力。】
三、拓展与创新
(一)制作简易量筒。
1.在学生掌握了量筒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制简易量筒。教师出示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如何制作,应注意哪些问题。明确答案后,小组合作展开制作,并将制作过程简单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各小组分享作品,并将制作过程进行简单描述,重点解释如何选择量程、如何划分刻度值等问题。
(二)认识更多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有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并进行简单说明。随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典型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引导过自制量筒,更深刻地掌握量简结构及量程选取的方法和要求,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展示、分享更多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整体板书设计:量筒。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