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8.1总复习 位置 可能性和植树问题课件+教案+反思(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8.1总复习 位置 可能性和植树问题课件+教案+反思(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1:42:22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4课时 位置
教学内容:
教材P114第4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 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 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
组织练习,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出示教科书114页第4题。
二、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四、课堂小结
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4课时 位置
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讲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小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干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对”意义的理解。(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四)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3张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4课时 位置
第8单元 总复习
习题导入
01
五子棋。
(教科书第114页总复习第4题)
你能说出每一手棋所下的位置吗?
1(H,7) 2(I,8) 3(I,7) 4(J,8)
5(J,7) 6(G,7) 7(I,6) 8(J,5)
9(J,6) 10(K,7) 11(H,8) 12(G,9)
13(L,6) 14(K,6) 15(K,8) 16(H,5)
17(F,8) 18(G,6) 19(G,8) 20(I,4)
21(J,3) 22(H,3) 23(L,7) 24(G,2)
知识梳理
02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
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然后用逗号隔开,最后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
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
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
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
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
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综合练习
03
(教科书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各点的
位置。
(1)
A(0,4) B( , )
C( , ) D( , )
E( , ) F( , )
G( , )
0 2
1 3
3 5
5 3
3 1
4 3
把每个点的第一个数扩大到它的2倍,第二个数
不变,得到一个新的位置。然后再附页中的方格
纸上描出各点,并将它们连成一条小鱼。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G
G(4,3)
F(3,1)
E(5,3)
D(3,5)
C(1,3)
B(0,2)
A(0,4)
G’(8,3)
F’(6,1)
E’(10,3)
D’(6,5)
C’(2,3)
B’(0,2)
A’(0,4)
A’
B’
C’
D’
E’
F’
G’
每个点的第一个数不变,第二个数扩大到它
的2倍。像上面那样,连成小鱼。
(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G
G(4,3)
F(3,1)
E(5,3)
D(3,5)
C(1,3)
B(0,2)
A(0,4)
G’’(4,6)
F’’(3,2)
E’’(5,6)
D’’(3,10)
C’’(1,6)
B’’(0,4)
A’’(0,8)
A’’
B’’
C’’
D’’
E’’
F’’
G’’
每个点的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它的2倍。像上面
那样,连成小鱼。
(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G
G(4,3)
F(3,1)
E(5,3)
D(3,5)
C(1,3)
B(0,2)
A(0,4)
G’’’(8,6)
F’’’(6,2)
E’’’(10,6)
D’’’(6,10)
C’’’(2,6)
B’’’(0,4)
A’’’(0,8)
A’’’
B’’’
C’’’
D’’’
E’’’
F’’’
G’’’
哪条鱼和图中给出的小鱼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