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上数学表格式教案 8不确定现象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四上数学表格式教案 8不确定现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07: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确定现象
学习内容
102--103页例1.例2,例3,第97-98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二十三第1.2,3题。
育人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1.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3.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不确定现象。
举手答
新课教学
1.例1:研究不确定现象(抽签)
(1)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抽签这种规则吗?抽签是什么意思?你在哪里看见过?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结果(民间习俗.抓阄等)
(2)提问:下周的演讲比赛的演讲顺序我们就准备用“抽签”这种方式来决定,谁会是第一个呢?
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说一说为什么,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3)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
(板书:可能……也可能……)
(4)提问:生活中像这样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的事件还有哪些?
预设:转盘.摸球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入例2
2.例2:研究不确定现象(教学抛硬币)
(1)提问: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
(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3)要求学生用“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硬币的情况
(4)抛硬币事件和刚才的抽签有什么共同点?(不能事先确定事件的结果)
(5)小结:谁抽到第一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硬币落地后哪一面向上也不能事先确定,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板书:不确定现象.)。
汇报。
回答,说明原因。
同桌开始活动。
描述。
思考,回答。
在活动中了解和感受不确定现象,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推理的能力。
对具体情境中的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进行描述。
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三3题,说一说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学生汇报,学生分析评价,教师提示学生数学语言描述
2.完成课堂活动1.2
学生同桌为一组,先猜测再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并用语言描述这种现象。
先全班学生说一说游戏规则,再四人为一组,两个孩子猜拳,另外两个孩子用语言进行描述,输了的孩子换人继续进行。
说一说
先猜,再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去感受随机现象,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1:可能性有大小吗?
预设2:有确定现象吗?
板书设计
不确定现象
抽签
抛硬币
教学反思
确定现象
学习内容
104页例4,第98-99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二十三第4--6题。
育人目标
1.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具有确定性,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2.能在具体情景中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结果。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生猜想.列举后再归纳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1.举例说不确定现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不确定现象吗?  
(1)学生举例(抛硬币.掷骰子.帖鼻子.摸奖.转转盘.青蛙跳.摸彩色粉笔等)  
(2)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这些不确定的现象。  
2.揭示课题:很多事情的结果是事先不能确定的,那么在生活中有事先可以确定结果的事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确定现象。(板书:确定现象)
举例说明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幸福的自我认知。
新课教学
一、探索新课教学例3摸球,理解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1.摸一摸.猜一猜(理解确定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装球(全装红球)的箱子让学生摸球,并说一说摸出的情况。
①请你猜一猜箱子里球的颜色。
预设1:全部都是红球。
预设2:可能红球特别多,也有极少量其他颜色的球。
教师打开箱子,揭示箱子里装的全部是红球。
②让你在这样的箱子里面摸球,你能用一个词描述摸球的情况吗?
预设1: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预设2:摸出的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
(2)教师出示一个装球(全装白球)的箱子让学生摸球,并说一说摸出的情况。
预设1:全部都是白球。
预设2:可能白球特别多,也有极少量其他颜色的球。
预设3:学生要求老师打开箱子验证自己的猜测。
教师打开箱子,揭示箱子里装的全部是白球。
①请你用刚才所学的词描述一下在这个箱子里的摸球情况。
预设1: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预设2:摸出的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
②教师小结:像刚才这样事件的结果是必然发生的,我们把这样的现象教确定现象,通常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2.生活的确定现象
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辨析。
例如: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
3.对比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学生独立完成103页试一试连线
全班判断并说明理由
二、判断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教学例4)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你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吗?
预设1:确定现象事先能确定结果,不确定现象事先不能确定结果
预设2:确定现象只有一种结果,不确定现象的结果不止一种
小结:看来我们在生活中要对事件的结果进行判断,首先得知道这个事件是一个什么现象。
出示两根同样的绳子对折再握在手中,选择其中两个绳头打一个结,请学生对能否结成一根绳进行判断,提示数学语言描述。
预设1:不可能结成一根绳。预设2:一定能结成一根绳。预设3:可能结成一根绳。
小组互相拿出绳子进行验证。
2.操作交流
出示操作要求:请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两根绳子,像刚才老师示范的把绳子露出的任意两个头打一个结,分小组交流。先由一个孩子操作,其他三个孩子猜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用语言描述这种现象,最后操作的孩子打开手中的绳子,看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在小组内重复做直到四个同学都做完了为止。
3.全班汇报
(1)刚才我们把绳子露出的任意两个头打一个结连在一起,会出现几种现象?
实验再现出两种情况:
有一根绳自己的两端结在一起了。
第一根绳的一端和第二根绳的一端结在一起了,变成了一根绳子。
(2)这两种结果我们可以怎样说?
可能连成一条绳子。可能每根绳子自己两头连在一起。
(3)能不能说“不可能结成一根绳”
“一定结成了一根绳”?为什么要说“可能会结成一根绳。”
摸一摸.猜一猜
用所学的词描述一下在这个箱子里的摸球情况
判断,提示数学语言描述
实验
汇报
在经历随机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求证的探究精神。
巩固练习
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对104页-105页课堂活动1.2的结果进行判断。全班分析后进行判断
课堂活动1:感受到花可能落在每个人手里
课堂活动2:先让学生说说可能出现的现象,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可能套上”.“可能套不上”,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可能能套上”。而不能说“一定能套上”或“不可能套上”。
思考,回答。
加深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不确定现象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