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节约一粒米
学习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95页“节约一粒米”教学内容。
育人目标
1.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经历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学生能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4.通过活动,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养成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活动准备: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台天平、一个计算器、一把米。
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设置合理的开放式问题,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孩子们,能背诵“锄禾”这首古诗吗?大家一起背给老师听听好吗?每当我们念这首诗时有什么感受?(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凝聚着农民们辛苦的汗水,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节约……)
抽生谈感受,师板书课题——节约一粒米
生背诗,谈感受
新课教学
(一)设问激趣
孩子们,如果我们每天每人能节约一粒米,试想一下全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的米有多重呢?猜猜看!
请几个学生回答,不同的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
刚才,我们大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但猜测出的数是不是合理的呢?你有什么办法得出较合理的答案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自主探索
1.方法引导。
经过讨论,你们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
师假设问:数13亿粒米来称一称可以吗?
教师追问:那怎么办呢?
(经过整理,选出两种较为可行的办法)
方法一:先称10克米,数一数有多少粒,再算13亿粒米有多重?
方法二:数出100粒米,称一称有多重,再算13亿粒米有多重?
为什么这些办法可以解决13亿粒米有多重的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知道10克米有多少粒,就可以算出13亿粒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粒数,也就能算出13亿粒米有多重。知道100粒米有多重,就可以算出13亿粒里面有多少个100粒,也就能算出13亿粒米有多重。
这些办法真不错,下面你们能分组合作选择自己组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1300000000
÷500=2600000(个)
2600000×10=26000000(克)
26000000克=26000千克=26吨
答:13亿粒米的重量大约是26吨。
方法二:
1300000000
÷100=13000000(个)
13000000×2=26000000(克)
26000000克=26000千克=26吨
答:13亿粒米的重量大约是26吨。
2.称一称,数一数,算一算,合作探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课前准备的天平,一把米等学具进行操作活动,合作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4.计算并体会每人节约一粒米的价值。
假设1个人1年大约要吃130千克大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13亿人1天节约的大米可以供多少人吃1年呢?
生汇报:
26吨=26000千克
26000÷130=200(人)
答:13亿人一天节约的大米可以供200人吃一年。
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如果每千克大米的单价是4元。能算一算13亿人1天节约的大米能值多少钱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抽生汇报:
26吨=26000千克
26000×4=104000(元)
答:13亿人一天节约的大米值104000元。
5.谈感想。
刚才我们计算出了13亿粒米的重量,还知道了13亿人一天节约的大米可以供200人吃一年。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以后我们吃饭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充分表达后,师指出: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勤俭节约教育
教师阅读资料:
1.2005年我国粮食作物的总产量达48402万吨,其中水稻总产量达18059万吨。
2.目前全球有40个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8.54亿人口营养不良,每年有560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在发展中国家,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3.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食物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每年10月16日庆祝世界粮食日,本组织就是在1945年10月16日建立的。2007年世界粮食日和电视粮食集资的主题是“食物权”。食物权是生活在地球任何地方的男女老少人人享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权。选择食物权作为2007年世界粮食日和电视粮食集资的主题表明国际社会日益承认人权在消除饥饿和贫困、促进和深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生:不现实,数13亿粒米要数多啊?
学生可能提出:
方法一:称10g米数一数有多少粒?
方法二:数100粒米来称有多重。
……
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进行交流。
生充分交流讨论
通过节约1粒米情景图的教学,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节约1粒米的教学,渗透节约粮食,尊重劳动果实的思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理性思维之美。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理性思维之美。
通过节约1粒米的教学,渗透节约粮食,尊重劳动果实的思想。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堂作业
调查自己或身边的人1天浪费了多少粮食,与同学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粮食,把讨论结果写下来。
板书设计
节约一粒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