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物质运输的管道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2物质运输的管道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3 20: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2物质运输的管道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光时应依次调节粗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
B.将小鱼用湿纱布包住待其安定后,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
C.根据“内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特点识别毛细血管
D.只有用高倍物镜,才能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2.下列各血管管内血流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3.下图为人体三类血管横切面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的管壁较薄且有瓣膜,为静脉
B.乙管壁的平滑肌较厚,弹性大
C.丙的结构特点便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D.血液在三类血管中的流动方向为甲→丙→乙
4.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血管①是小动脉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以避免损伤鱼
C.血管③是小静脉
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5.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着动脉血
B.管壁厚,弹性大
C.管内血流速度快
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7.下图为人体某器官处的血管及血液流动示意图,请判断标号2
所指的血管是
A.小动脉
B.小静脉
C.毛细血管
D.主动脉
8.某人患阑尾炎,做血常规检测时发现数目明显增多的血细胞和输液治疗时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红细胞、动脉血管
B.血小板、动脉血管
C.白细胞、静脉血管
D.红细胞、静脉血管
9.“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小动脉
10.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状况(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如图,标号①②③分别是(

A.动脉血管、毛细血管、静脉血管
B.毛细血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
C.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血管
D.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1.人体内的三种血管各具特点,下面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分支较多,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B.数量很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C.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12.体检抽血时,要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上端以便于抽血(如图),因为(

A.软管与手之间的动脉会鼓胀起来
B.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会鼓胀起来
C.软管与心脏之间的动脉会鼓胀起来
D.软管与心脏之间的静脉会鼓胀起来
13.我国倡导无偿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14.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15.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血管,血管从左到右的名称分别是(  )
A.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B.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C.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D.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二、非选择题
16.图乙表示“观察小于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______________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
(2)取出小鱼,用_____________的棉絮(或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
(3)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__________盖在尾鳍上。
(4)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___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5)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根据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判断,血管1是_______,血管3是_____;血管2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血管为___________,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______。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填人体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的。
(3)进入(③)___________内的(①)___________,最终在(③)内被利用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了(②)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并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详解】
A.对光时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调节光线,选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并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A正确。
B.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时,要保证鱼的存活,所以用湿纱布将其包住,保持小鱼正常呼吸,B正确。
C.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动脉,C正确。
D.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要使用低倍物镜观察,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A
【分析】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详解】
从表格中可知,动脉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次之,毛细血管最慢,A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D
【分析】
分析图片可知:甲:静脉;乙:动脉;丙:毛细血管。人体三类血管对比图:
【详解】
A.甲是静脉。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慢,有瓣膜,A正确。
B.乙是动脉。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较多,B正确。
C.丙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薄、血流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
D.一般情况下血管的连接方式是:乙动脉→丙毛细血管→甲静脉,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
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A正确。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错误。
C.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小静脉,C正确。
D.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②是毛细血管,D正确。
故选B。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5.A
【分析】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详解】
A.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
BCD.动脉是将心脏内的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去,动脉的结构特点是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弹性大,BC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6.D
【分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
动脉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是将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流回心脏。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动脉和静脉。
【详解】
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血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B
【详解】
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因此图中1是静脉,2是小静脉,3是毛细血管。
8.C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
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身体某部分受到病菌侵袭感染时,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热现象。这时白细胞就会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病菌。所以,某人患阑尾炎,做血常规检测时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输液的时候针刺的是静脉血管,因为静脉血管分布较浅,容易针刺;静脉血管的血压较小,利于输液,更利于针头拔出后伤口的愈合。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细胞的功能。
9.C
【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详解】
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把握毛细血管的特点。
10.A
【分析】
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图中①内血流的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应为动脉血管;图中②是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图中③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为静脉血管。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
11.A
【分析】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适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三大特点:薄、细、慢。
【详解】
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很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可见A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毛细血管的特点。
12.B
【分析】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如下表:
血管
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
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毛细
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详解】
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其原因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点睛】
13.C
【分析】
此题可根据静脉的特点分析解答。
【详解】
静脉的特点是: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如我们手臂上的“青筋”;管径较大、管壁薄;这样的特点采血时更易寻找并且针头容易刺入。血液是流经毛细血管后流入静脉,压力较低,因此静脉管内血流速度较慢,采血后容易止血。ABD正确。C错误
【点睛】
本题要求掌握的是静脉的特点在医学上的应用。
14.B
【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
①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A错误;②是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物质交换场所,
B正确;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②毛细血管,C错误,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不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错误。故选B。
【点睛】
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15.B
【分析】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它们的结构不同功能不同。
【详解】
a、动脉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
?b、静脉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分布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慢。
?c、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它们的结构不同功能不同。
16.少
浸湿(或湿)
载玻片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有利于显微镜内光线的透过,视野内亮度好,以利于观察。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所以取出小鱼,用浸湿(或湿)的棉絮(或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
(3)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这样可避免污染载物台和物镜。
(4)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视野较大,视野亮度高,有利于观察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5)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根据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判断,血管1是动脉,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血管3是静脉,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血管2是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红细胞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泛,血液速度慢,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17.(1)
毛细血管

(2)小肠
(3)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分析】
图中①氧,②二氧化碳,③组织细胞。
(1)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具有数量多、管壁薄、管腔窄、血流慢的特点,故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3)血液中的①氧进入③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氧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②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