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物质运输的途径
(第2课时
体循环和肺循环)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顺序,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心脏→肺→心脏
B.心脏→全身各处→心脏
C.心脏→肺→心脏→全身各处→心脏
D.心脏→肺→全身各处→心脏
2.血液流经人体下列器官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是(
)
A.肝脏
B.肾脏
C.肺
D.心脏
3.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达正确的是(
)
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防止血液倒流
C.心脏的四个腔中,右心室壁最厚
D.血液循环的动力是心脏
5.“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中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⑧
D.⑤→③→④→⑥→⑦
6.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是(
)
A.组织中的毛细血管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肾小球
D.右心室到肺动脉
7.下列关于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B.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C.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D.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
8.一个红细胞打算去“搬运氧气”,它从心脏的右心房出发,然后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它的“运行路线”为(
)
A.①→②→A→B→C→④
B.②→A→B→C→④→③
C.③→D→E→F→①→②
D.④→③→D→E→F→①
9.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
)
A.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
C.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D.防止心脏内血液倒流
10.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
B.③为左心室,心肌壁最厚
C.④为右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
D.图中房室瓣关闭,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1.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4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3均是静脉,内部的血液是静脉血
B.2、4管壁厚、弹性大,与内部血压高相适应
C.左心室的壁最厚,与远距离输送血液相适应
D.图中实线表示体循环途径,虚线表示肺循环途径
12.肺循环的途径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3.下列每组结构中,都流静脉血的是( )
A.肺静脉、右心房
B.肺动脉、右心室
C.主动脉、左心室
D.上腔静脉、左心房
14.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B.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C.③④之间有瓣膜,血液只能从③流向④
D.⑤为肺循环的终点,⑥为体循环的起点
15.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
B.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
C.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
D.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
二、非选择题
16.小明同学学习了血液循环相关知识后,绘制出如下血液循环模式简图,图中a、b代表血管,A代表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体循环,则a内流的是
______
血。
(2)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图中血流只能由b流向a而不能倒流,原因是心脏具有__________结构。
(3)经测定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03%,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是4%,增加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组织细胞内__________(
填结构名称)对有机物的彻底分解,再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若A表示肺,则b是_______
。
17.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形成的闭合管道内循环流动,其中____为其提供动力。
(2)血液从[
]______出发,经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最终流回[
]____的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液经过肺循环后,由____血变成_____血。
(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心室和心房均舒张时,心房与心室间瓣膜_____,动脉瓣________。
(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18.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思考作答:([
]内填字母或序号,____上填文字)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心脏四个腔室中[
]______的壁最厚。
(2)血液由B出发,流经血管1,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4送回C,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_。
(3)血液只能由A流到B、C流到D,是因为有______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由D出发,经血管3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
(5)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____次。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详解】
A.心脏→肺→心脏表示肺循环,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A不符合题意。
B.心脏→全身各处→心脏表示体循环。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B不符合题意。
C.心脏→肺→心脏→全身各处→心脏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表示血液从右心室流出,流经肺部回到左心房;又从左心室流出,流经全身各处回到右心房,C不符合题意。
D.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肺部没有流回心脏之前不可能流向全身各处,D不可能发生,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2.C
【分析】
(1)体循环。①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②结果: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2)肺循环。①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②结果: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含氧较多颜色鲜红)。
【详解】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包括肾脏、肝脏和心脏)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如图所示: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类型的变化过程。
3.A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详解】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在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后,药物经臀部毛细血管吸收后随血液经臀部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即先从心脏的右心房发现这种药物。
故选A。
【点睛】
关键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的两条路线。
4.D
【分析】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详解】
A.动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动脉血,A错误。
B.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动脉内没有瓣膜,B错误。
C.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C错误。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血管、心脏和血液循环等知识,注意识记和理解。
5.A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
在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随血液输送到肺部所经过的途径如图所示:
即药物由①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⑥肺动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故选A。
【点睛】
解答该题要从血液循环的途径方面考虑。
6.A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
A.当血液流经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右心室收缩,血液由右心室压入到肺动脉,血液的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仍为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握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
7.C
【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详解】
A.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故A正确。
B.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一般是心脏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随后是心室收缩,心房舒然,最后是心房和心室舒张,故B正确。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所以,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故C错误。
D.血液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进行的循环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且起于心脏,汇集于心脏,是同时进行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8.D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图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室,④右心房。A主动脉,B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上下腔静脉,D肺动脉,E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F肺静脉。
【详解】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
所以一个红细胞从右心房出发,到达左心房的途径:④右心房→③右心室→D肺动脉→E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F肺静脉→①左心房。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9.C
【分析】
心脏的结构如图:
【详解】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它们分别和不同的血管相连,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心脏同侧的腔体相通,异侧的腔体不直接相通,这样避免动、静脉血混合,左心室射出的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较高,所以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防止动、静脉血混合。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
10.C
【分析】
图片表示心脏工作示意图,其中①表示主动脉,②表示肺动脉,③表示左心室,④表示右心室。
【详解】
A.②为肺动脉,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右心室到肺动脉中的血液。因此②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A正确。
B.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其中左心室内壁是最厚的,因此③的心肌壁最厚,为左心室,B正确。
C.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因此③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④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C错误。
D.图中的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和心脏的工作的原理。
11.A
【分析】
(1)心脏的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图中,1肺静脉,2肺动脉,3上下腔静脉,4主动脉,a是肺部毛细血管网,b是全身毛细血管网。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
。
【详解】
A.1是肺静脉,3是上下腔静脉,肺静脉中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中流静脉血,A正确。
B.2是肺动脉,4是主动脉,动脉管壁厚,官腔小,血压高,B正确。
C.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输送的路程长,需要的压力大。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输送的路程短,需要的压力小。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C正确。
D.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图中实线表示体循环路线,虚线表示肺循环路线,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
12.A
【分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肺循环的路线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3.B
【分析】
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其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详解】
A、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错误;
B、肺动脉、右心室中流的都是静脉血,正确;
C、主动脉、左心室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错误;
D、上腔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左心房内流的是动脉血,错误。
故选B。
【点睛】
心脏的各腔和相连的血管内流动的血液的类型可总结为:左动右静。
14.A
【分析】
如图:
①上下腔静脉,②肺动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左心房,⑥左心室。
【详解】
A.①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
B.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B正确。
C.③右心房与④右心室之间有瓣膜,血液只能从③流向④,C正确。
D.⑤左心房为肺循环的终点,⑥左心室为体循环的起点,D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是关键。
15.D
【解析】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据此解答。
【详解】
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故A正确;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能够有节律自动地跳动,推动血液在由血管和心脏构成的管道系统循环流动,因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B正确;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连接最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数量最多,分布广泛,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速度最慢,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故C正确;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
16.动脉
瓣膜
线粒体
肺静脉
【分析】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A位于心脏和毛细血管之间,故a内流的是动脉血。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从a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流向b静脉,最后回到心脏,而不能倒流。
(3)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在氧气参与下,在线粒体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组织细胞处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低,这时发生了扩散作用。组织细胞处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这时发生了扩散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此过程的完成要经过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故A表示肺,则b是肺静脉。
【点睛】
熟知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心脏
4右心室
1左心房
静脉
动脉
张开
关闭
3→4→1→2
【分析】
人体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形成的闭合管道内循环流动,其中心脏主要有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血液循环包括两条途径,一是体循环,二是肺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心室和心房均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人生病时,口服药物后,药物
在消化道里被吸收,进入血液,先随静脉流回右心房,再到右心室,再经肺动脉流向肺部,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到左心室。
【详解】
(1)人体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形成的闭合管道内循环流动,其中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血液从[4]右心室出发,经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最终流回[1]左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此时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心室和心房均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心房与心室间瓣膜打开,动脉瓣关闭。
(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3→4→1→2。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体血液循环的路线,掌握血液循环的意义即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情况。
18.B
左心室
体循环
房室瓣
静动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
【分析】
观图可知: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1主动脉,2肺静脉,3肺动脉,4上下腔静脉。
【详解】
(1)心脏由心肌构成,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B左心室的壁最厚。
(2)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由循环图可知,血液由B左心室出发,流经血管1主动脉,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4上下腔静脉送回C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即血液只能由A左心房流到B左心室、C右心房流到D右心室。
(4)肺循环的路线是:D右心室→3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2肺静脉→A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5)由上图的血液循环途径可知,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的毛细血管网→大脑细胞处。可见,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要2次流经心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