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关注心血管健康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冠心病是由心脏的哪条血管病变引起的(
)
A.冠状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静脉
D.肺静脉
2.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有(
)
a.长期紧张
b.爱吃高脂肪的食物
c.嗜烟、嗜酒
d.缺少体育锻炼
A.ab
B.bc
C.abc
D.abcd
3.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一般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別模拟的是(
)
A.动脉
管壁堆积的脂肪
B.静脉
管壁堆积的脂肪
C.动脉
血栓
D.静脉
血栓
4.下列有关心血管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增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B.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
C.高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增强心肌功能
D.高脂、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人体内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在冠状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下列哪项不是与冠心病相关的叙述(
)
A.心绞痛是冠心病的轻微表现,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
B.心肌暂时性缺血引发的胸闷、心前区疼痛,即心绞痛
C.冠状动脉被凝血块堵塞,血液不能流通,严重就会引起心肌梗死
D.主动脉堵塞导致心脏不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
6.下面关于突发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让病人就地平躺下,便于呼吸
B.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C.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
D.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医院
7.据图分析推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其中不包括( )
A.动脉内膜沉积脂肪及胆固醇等物质
B.血管壁弹性下降
C.动脉管径变窄,严重时血管会堵塞
D.血流速度会加快
8.下列有关“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漏斗颈模拟的是动脉
B.油团模拟的是血管壁堆积的脂肪
C.实验模拟了血管壁脂肪的堆积使血流量明显减少
D.实验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大,血管容易破裂
9.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血管的影响是(
)
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B.减缓血液循环
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
D.导致运动过度,损伤心脏的功能
10.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体育锻炼的量越大越好
B.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
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学生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食、暴饮的不良饮食习惯
11.2021年9月1日是第十五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下列行为习惯中,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
)
A.
多吃高蛋白食品
B.
多吃高脂肪食物
C.
多吃高糖食品
D.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12.现在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下列生活习惯中,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是(
)
A.
长期精神紧张
B.
爱吃高脂肪的食物
C.
吸烟、嗜酒
D.
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二、非选择题
13.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均衡饮食、
_____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凝固的动物油、清水、250毫升的烧杯、漏斗和锥形瓶各一个、牙签、秒表;
②将漏斗的颈部插入锥形瓶内,向烧杯内加100毫升的清水;
③将清水倒入漏斗,记录所有水流完所用的时间;
④将锥形瓶内的水倒掉,把凝固的动物油涂抹在漏斗颈上端,用牙签在油团上戳一个小洞;
⑤重复②③步。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
(2)漏斗和油团各模拟的是
、
。?
(3)下列是对比100毫升水通过有、无油团的漏斗所用时间的叙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100毫升水通过有油团和无油团的漏斗所用时间一样
B.100毫升水通过有油团的漏斗所用时间比通过无油团的漏斗所用时间长
C.100毫升水通过有油团的漏斗所用时间比通过无油团的漏斗所用时间短
D.100毫升水通过无油团的漏斗时容易发生堵塞
(4)本实验给人最明显的感觉是,变窄的血管与正常的血管相比,血流速度
,血流量
。?
15.如图为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示意图。研究人员利用大鼠研究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1)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将80
只健康的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乙组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
③4
周后测定两组大鼠脑血流量并取平均值。
组别
甲组
乙组
脑血流量平均值(PU)
392.31
218.57
实验中,甲组为________组。实验结果可知,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液流出心脏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组织细胞获得________和养料。
(2)结合实验,请你提出一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建议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思考解答。
【详解】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故选A。
2.D
【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详解】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同时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因此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有a.长期紧张、b.爱吃高脂肪的食物、c.嗜烟、嗜酒和d.缺少体育锻炼,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3.A
【分析】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详解】
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动脉、管壁堆积的脂肪。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
4.C
【分析】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详解】
A.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增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正确。
B.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因此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B正确。
C.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而不是高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C错误。
D.高脂、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5.D
【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人体内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在冠状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详解】
心脏的血液供应靠冠状动脉,血液从冠状动脉出发,进入心脏内的毛细血管网,为心脏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被斑块堵塞、官腔变窄时,因血液流动受阻,会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绞痛。因此不是主动脉堵塞导致心脏不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造成的。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也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一道题目。
6.A
【分析】
正确的掌握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对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关键,具体如下:
1.保持镇静,实施急救。一旦出现心肌梗塞的表现,约30分钟内开始出现心肌坏死,6-8小时左右心肌将完全坏死。所以,如果发现家人、朋友突发急性心梗,应该保持镇静,实施急救,发病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救治的几率就越大;
2.第一时间内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救治;
3.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以免增加其紧张情绪以及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4.适当镇静,如果家里面有备用药,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安定片,帮助患者镇静;
5.吸氧。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立即进行吸氧;
6.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突发心脏停止跳动,则需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详解】
A.
让病人就地平躺下,让患者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以免增加其紧张情绪以及心脏负担,A错误。
B.
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以免增加其紧张情绪以及心脏负担,危及生命,B正确。
C.
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或安定片等药物,帮助患者镇静,C正确。
D.
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救治,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突发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7.D
【分析】
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详解】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内膜沉积脂肪及胆固醇等物质,造成血管壁弹性下降,导致动脉管径变窄,严重时血管会堵塞,从而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所以,动脉粥样硬化不会造成血流速度加快。故D符合题意。
【点睛】
熟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正确的识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8.D
【详解】
AB.“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动脉、管壁堆积的脂肪,AB正确。
C.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该实验模拟了血管壁脂肪的堆积使血流量明显减少,C正确。
D.该实验不能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大,血管容易破裂。D错误。
故选D。
9.A
【详解】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由此可见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分析】略
11.【答案】D
【分析】略
12.【答案】D
【分析】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
13.
参加锻炼
禁止吸烟和酗酒、
积极乐观
14.(1)感受血管壁脂肪堆积对血流的影响
(2)动脉
脂肪
(3)
B
(4)变慢
变少
15.
对照
受阻(血流量降低)
氧气
健康人群适量摄入含有脂肪的食物,高血脂人群应减量
【分析】
(1)③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为“甲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乙组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由实验结果(甲组脑血流量平均值392.31大于乙组脑血流量平均值218.57)可知,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液流出心脏受阻(血流量降低),从而影响组织细胞获得氧气和养料。
(2)由实验结论可知,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动物患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出心脏受阻(血流量降低)。因此,可提出一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建议:健康人群适量摄入含有脂肪的食物,高血脂人群应减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及关注心血管健康。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