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惟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女性的两侧输卵管被结扎(结扎即使用一定的手段将输卵管扎住,使精子和卵细胞无法相遇),生理上的表现为(
)
A.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
B.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
C.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
D.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
2.如图所示为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1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B.
3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
C.
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3的过程
D.
胎儿通过3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男孩和女孩的体形也开始发生变化,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
B.
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日趋完善
C.
男孩和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没有差别
D.
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如图曲线表示血液流经身体某部位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处氧气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含量(个/100毫升)的变化
C.
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处尿素含量的变化
D.
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5.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B.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C.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
D.
大肠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6.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又到左心室,用箭头表示血滴的“旅行”方向。在这段旅途中,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
)
A.
肾小球→肾小囊
B.
左心房→左心室
C.
上腔静脉→右心房
D.
毛细血管→肺静脉
7.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
)
A.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B.
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C.
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D.
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8.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系统由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
B.
①内有黏膜,能够分泌黏液湿润空气
C.
③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D.
⑦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9.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哪一生理功能相适应(
)
A.
接受全身的血液
B.
接受肺部的血液
C.
把血液压到心房
D.
把血液压到其他器官
10.下面有关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B.
动脉血就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C.
静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D.
静脉血就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11.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据图判断此血管是小静脉
B.
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C.
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D.
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12.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具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浸湿的棉絮(纱布)
擦拭显微镜镜头
B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温度计
测量水温
C
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碘液
检测淀粉
D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
显微镜
观察计数尘埃粒子数
A.
A
B.
B
C.
C
D.
D
13.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②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
B.
①的数量最多,能够运输氧气
C.
③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
①②③中只有①没有细胞核
14.能通过多条途径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有(
)
A.
尿素、葡萄糖、无机盐
B.
水、尿素、无机盐
C.
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15.在皮肤的结构及附属物中,与皮肤保护功能无关的是(
)
A.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
B.
手指上有指甲,脚趾上有趾甲
C.
真皮中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D.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二、非选择题
16.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溺水停止呼吸是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受阻造成的。
(2)过程B表示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其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_____血。过程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中被利用。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17.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
(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该器官与②过程相适应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2条)。
(3)C系统内的液体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
(4)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个过程,形成尿液。
(5)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到达肾脏后,经过一系列结构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这些结构不包括_________。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管?????
D.输尿管
18.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图甲)。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图乙)。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_。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中的_________吸收来的。
(3)肺循环的起点是图甲中[
]_________,当血液流经肺部的肺泡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变成颜色鲜红的_________血。
(4)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后,以___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5)图乙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
19.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图中A~D代表不同系统,a~d代表不同物质,①~④代表不同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物质a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经过①_________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是由_________进行运输的。
(2)物质b代表的是_________,过程③是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3)在D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血液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而原尿通过肾小管的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
(4)在图中表示人体排出的代谢废物有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0.分析以下两个实验。
探究实验一?
“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食物名称
花生仁
核桃仁
质量(克)
0.5
0.5
水(毫升)
50
50
温度上升(℃)
16.4
19.0
(1)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_________(填“糖类”“脂肪”或“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容易燃烧,有利于实验操作,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____。
(2)为了减小误差,实验要设置_________组。
(3)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与上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2
mL唾液+淀粉糊
37℃10
min
碘液
2号
2
mL清水+淀粉糊
37℃10
min
碘液
3号
淀粉糊
0℃10
min
碘液
4号
2
mL唾液+淀粉糊
37℃10
min
碘液
(5)1号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
(6)若1号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________;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7)4号试管本应与1号试管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扎输卵管后,卵巢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仍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因此第二性征不变。
2.【答案】A
【解析】1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精子在2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B错误。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的开始,C错误。胎儿通过4胎盘、5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D错误。
3.【答案】C
【解析】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身高突增,生长迅速,一般男孩比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晚1到2年,C错误。
4.【答案】C
【解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向毛细血管中扩散,因而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A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于通过肾小球过滤出去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导致血液中的血浆减少,因此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B正确;肾小管会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当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C错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处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等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会增加,D正确。
5.【答案】D
【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A正确;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B正确;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C正确;大肠没有消化功能,但有吸收功能,D错误。
6.【答案】A
【解析】血液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后由出球小动脉流出,然后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由肾静脉流出,最终汇集到下腔静脉。进入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而不是血液,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肾小球→肾小囊这两个相邻的站点。
7.【答案】A
【解析】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泡的毛细血管处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因此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故选项A正确。
8.【答案】B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是气体进出⑥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⑦膈不属于呼吸系统,A错误;②咽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C错误;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错误。
9.【答案】D
【解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中,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故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10.【答案】A
【解析】动脉血就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就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静脉血就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11.【答案】C
【解析】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此血管为毛细血管,A、B均错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C正确,D错误。
12.【答案】A
【解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是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A错误。
13.【答案】A
【解析】?②是白细胞,个体较大,数量较少,能吞噬病菌和异物,A正确;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错误;①为血小板,个体最小,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错误;没有细胞核的有③红细胞和①血小板,D错误。
14.【答案】B
【解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1.通过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2.通过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3.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可见水能通过三条途径排出体外,尿素和无机盐能通过两条途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泄途径。
15.【答案】D
【解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但没有保护作用。
16.【答案】(1)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
动脉?
组织细胞与血液?
线粒体?
(3)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1)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A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过程D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被利用。(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7.【答案】(1)(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
(2)肺?
肺泡数目多;肺泡的外面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任选2条即可)?
(3)由心房流向心室?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B
【解析】(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消化和吸收过程,变成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A系统食物进入体内,则A为消化系统,人体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因此完成图中①营养物质吸收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2)B系统所示的是空气与人体进行交换的过程,故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泡数目多;肺泡的外面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的房室瓣。(4)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5)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肝脏内的毛细血管网→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因此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结构是出球小动脉。
18.【答案】(1)心脏?
(2)小肠?
(3)②?
右心室?
动脉?
(4)肾脏?
尿液?
(5)肺?
心脏
【解析】(1)心脏能够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2)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3)肺循环的路径是:②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就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了。(4)组织细胞产生的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被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暂时储存在膀胱内,最后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排出体外。(5)图乙为人工肺工作原理示意图,人工泵部分相当于心脏,氧合器部分相当于人体的肺。
19.【答案】(1)吸收?
血浆?
(2)氧气?
气体扩散?
(3)过滤?
重吸收?
(4)cd
【解析】(1)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然后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淀粉被彻底分解成物质a葡萄糖。葡萄糖经过①小肠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由血浆进行运输。(2)物质b代表的是氧气,氧气通过③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3)血液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4)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泌尿系统排出尿,皮肤排出汗液。图中表示人体排出的代谢废物有c二氧化碳和d尿液。
20.【答案】(1)脂肪?
无机盐?
(2)重复?
(3)核桃仁比花生仁含能量多?
(4)减少热量散失?
(5)唾液?
2?
(6)2
mL唾液?
温度?
(7)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或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含量较少等合理即可)
【解析】(1)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脂肪属于有机物,容易燃烧,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盐。(2)为了减小误差,实验要设置重复组。(3)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与题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核桃仁比花生仁含能量多。(4)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5)1号和2号的唯一不同是唾液的有无,所以1号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2号试管中无唾液,所以淀粉没有被分解,遇到碘液应该变蓝。(6)1号和3号试管温度不同,温度应为唯一变量。所以若1号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2
mL唾液。若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7)4号试管本应与1号试管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可能的原因是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或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含量较少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