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噪声与环保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的是( )
A.建隔音墙
B.禁止鸣笛
C.在耳孔内塞棉花
D.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
2.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3.为了减少高速行驶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影响,高速公路两侧会架设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防治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回声
B.隔声
C.吸声
D.消声
4.南平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减少大气污染降
D.降低噪声污染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请勿高声喧哗”是提醒大家说话声的音调要低
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够传播能量
7.小方同学在家里观看视频学习,利用软件可以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两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倍速播放声音的传播速度比正常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B.两倍速播放的声音比正常播放的声音响度大
C.两倍速播放声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音调高
D.为了不影响家人,小方同学戴上耳机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8.对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在声音接收处减小噪声的
D.丁图中,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9.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机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10.远离污染,守护蓝天,山西多地婚嫁等喜庆日用音响礼炮车替代了燃放鞭炮的习俗。该礼炮车工作时车载大功率音响发出模拟鞭炮的声音,音量大小也可以调节。下列关于该礼炮车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由汽车发动机振动产生的
B.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和燃放鞭炮声的音色相似
D.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不属于噪声
二、填空题
11.除夕夜的鞭炮声是鞭炮爆炸时引起空气的______产生的,近年很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还可以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2.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13.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4.国家规定空调室内机的噪音不能大于40dB,室外机噪音不能大于52dB,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制定空调噪音标准的。
15.声纹锁在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是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___________;“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6.“广场舞”近期在各地频频引发“扰民”争议,让广受中老年人欢迎的广场变成了众矢之的。针对这种现象,广东省广州市一社区居民巧妙地将广场舞改成“耳机舞”,在跳广场舞时用无线耳麦取代大喇叭。既不耽误锻炼,也除去了“扰民”的烦恼,可谓一举多得。用无线耳麦取代大喇叭,是从______环节,防治噪声;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途径。
17.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______的原理,从______减弱噪声。
18.如图的圆筒为摩托车的消声器,和排气管紧密贴合安装可以减弱噪声。这里的减弱噪声是指降低声音的___________,消声器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9.公园内有一位大爷正在尽情的吹着唢呐,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_传到附近居民耳中。附近的居民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判断出了是唢呐的声音。有居民不堪其扰,通知执法大队进行制止,这样就可以在___________处减弱了噪声。
20.下图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
三、解答题
2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实验:
(1)设计实验:把声源放入鞋盒中,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出正好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现有的声源有音叉和机械闹钟两种,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本实验应当在______(选填“噪声较小的室内”或“室外操场上”)进行为宜.
(2)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听不见声音时离声源的距离/米
5.2
1.2
2.8
3.7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上表中第一列空白处应填入的项目是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用来作隔音墙装修的材料是_______;
(4)小明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以外,可能还有材料的
________.
22.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噪声的控制进行了探究。发现控制噪声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市区的主要干道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控制噪声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戴上耳罩、耳塞等;②未装消音设备的机动车不得驶入市区;③在市区内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④积极搞好城市绿化;⑤采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
(1)由上述兴趣小组提供的材料分析论证,可以得出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其中______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______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______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填序号)
(2)如图所示的设备反映了声音的特征,显示数字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
1.B
2.C
3.B
4.D
5.A
6.A
7.C
8.D
9.C
10.C
11.振动
声源
12.声源
响度
空气
13.响度
声源
14.响度
15.音色
人耳处
16.声音的产生
声源
17.不能传声
传播过程中
18.响度
声源
19.空气
音色
声源
20.A
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及或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1.机械闹钟
噪声较小的室内
吸音性能
聚酯棉
厚度
22.②③
④⑤
①
dB(或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