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简介。
梳理并把握小说情节。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学习小说通过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小说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
作品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走进作者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
[1]
,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
[2]
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预习检测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屈尊俯就:俯下身子委屈自己,迁就对方,有高人一等,看不起人的感觉。
时来运转:时机来了,运气有了好转。
诨名:开玩笑取的外号。
邋遢:不利落,不整洁。
孑然一生:指孤身一人。
明媒正娶: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速度课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开端: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童工的工作内容和感受。
发展:大卫住进了米考伯先生家,并和其家人产生奇特平等的感情。
高潮:米考伯先生因负债累累被关进监狱,大卫和他们患难与共。
结尾:“我”对人生进行回忆的感受。
文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找出相关段落进行分析。
1.作者是怎样塑造米考伯先生的,结合文本分析。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米考伯先生长相滑稽、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爱慕虚荣的特点。
外貌描写
他穿着一件棕色大衣,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秃的就像一枚鸡蛋,脸膛宽宽的,他见我进来,便转过脸来看着我。他的衣衫虽然寒酸,但却扎了条硬邦邦的假领子,十分抢眼。他手里拿着一根手杖,上面有一对早已褪色的大穗子,看上去派头十足。他的大衣外套上挂着一副单片眼镜——我后来才发现,这仅仅是一个装饰物,因为他从不用它看什么东西,就算他用来看了,也看不见什么。
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米考伯先生自信迂腐,说话时而幽默,同时他愿意给大卫带路,也写出来他的善良。
2.语言描写
“这就是他。”
“这位”
“就是科波菲尔少爷。愿你一切安好,少爷。”
“谢天谢地”
“哦,没错!”
“我的住址是”,米考博先生说,“都会路,温泽巷。我——简而言之”
“我就住在那儿。”“依我之见”,米考博先生说,“你在这大都市游历过的地方还不多,要想穿过这现代巴比伦的迷宫找到都会路,可能会迷路。简而言之——”
“我很乐意今晚给你当导游,为你提供一条最方便快捷的路,直达目的地。”“我几点钟”“来……”“八点左右。”奎宁先生说。“八点左右”
“那我现在就不打扰你了,奎宁先生,我告辞啦。”
他的语气中有几分屈尊纡贵的口气,还有几分难以言状的温文尔雅,给我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米考伯先生盲目乐观的特点。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于是,他戴上帽子,夹着手杖,挺着胸脯,哼着小曲儿离开了办公室。
可是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精心地把皮鞋擦得锃亮,哼着小曲出门去了,看上去神气十足,气宇轩昂。
有一次,也是星期六的晚上,米考博先生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可临到结束时,他竟然兴高采烈地唱起了“杰克爱着那可爱的南”。
然后,他向我借了一先令给看守,并给我开了一张借条,让我回去找米考博太太要回来,随后,他收起手帕,情绪又变得高涨起来。
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米考伯先生不肯脚踏实地,不切实际,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特点。
4.其他
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
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还幻想着有朝一日,时来运转,给自己的房子装上凸肚窗。
入狱之后,他沉痛地忏悔,并告诫大卫不要入不敷出,但他随即就像大卫借了一先令买酒喝。
总之,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是爱慕虚荣、仁慈、乐观、不思进取、不切合实际,性格上其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特点十分突出。后人将这种行为及其背后的思想概括为“米考伯主义”。
文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找出相关段落进行分析。
阅读课文,分析米考伯太太这一人物形象。
文中的米考伯太太是一个整天唠叨、不懂得持家之道,善于自我安慰、爱慕虚荣、自视甚高但良知未泯的女性形象。
他把十岁的大卫当成自己一家不幸生活的倾诉对象,见到他就诉说各种生活的不幸。
她不懂得持家之道,虽想要通过开女子寄宿学舍来补贴家用,却不见结果。
虽然米考伯先生已经陷入债务危机,但她依然不时通过典卖家产来大吃大喝。
虽然他将娘家的辉煌成天挂在嘴边,但她的娘家人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出现。
即使家里已经穷困潦倒,但她也不接受大卫的三个先令的援助。
文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找出相关段落进行分析。
人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作为全文故事的线索人物,大卫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但我们也能看出他性格中某些有助于他后来成为作家的特点。试结合课文,分析这些特点。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更不要说跟斯蒂福斯、特雷德尔那班人比较了——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当时我感到绝望极了,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深深感到羞辱。我年轻的心痛苦地认定,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凡此种种,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决非笔墨所能诉说。
细读下列文字
进取心强,自尊心强,有远大的志向。大卫为自己成为童工的命运并不屈服,他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说明他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自强不息的勇气。
观察力强。他对货行的环境观察非常仔细,对不同的人的衣着打扮、言行特点区分得清清楚楚。
聪明善良,乐于倾听,对他人的不幸充满了同情心。他虽然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但能够长时间倾听米考伯太太对不幸生活的唠叨,并与其一家产生真挚的友谊。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作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在语言描写上有何特点?
幽默化。例如:在向霍普金斯船长借刀叉时,大卫看到蓬头垢面的女人,这时候他想“幸亏不是向他借梳子”
。这一想法不仅能戳中读者的笑点,还能使读者对当时的底层人民生活产生深刻的思考。
个性化。此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每个人因生活环境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狄更斯通过对每个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出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米考伯先生口中的“简而言之”“有朝一日,时来运转”等口头禅就把这个故作高雅、不切实际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口语化。文中的很多底层人物根本没接受过教育,说话的风格比较接地气,他们的语言大多没有逻辑,甚至还有语法错误和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例如:“我的地址是,”“城市路,温泽里。”“我,简而言之,”“就住在那”。
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节选部分描述了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独立谋生的现状,与米考伯夫妇结下深厚的友谊,突出了大卫的善良、诚挚及米考伯夫妇爱慕虚得乐且乐、盲目乐观、喜好挥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但又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了金钱对于家庭、婚姻、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社会中的人性的缺失及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患难与真诚与自强不息优良品质的肯定与赞扬,对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批判。
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大卫科波菲尔》全书,了解狄更斯的艺术特色。
预习《复活》(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