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2: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科学入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常见仪器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A.?用一支读数为38.7℃的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就去测量一个病人的体温
?
B.?刻度尺必须要有“0”刻度才能使用
C.?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
D.?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应先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2.用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结果是450.6mm,换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这一物体,其结果应是(???

?
A.?45.06厘米
?
B.?450.6厘米
C.?45.1厘米
?
D.?45厘米
3.甲、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均为38.0℃,若没有将水银柱往下甩,就去测量两位就诊者的体温,甲体温计测得的示数为38.0℃,乙体温计测得的示数为38.5℃,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支体温计均不能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
B.?甲、乙两支体温计均能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C.?甲体温计的示数不一定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
D.?乙体温计的示数不一定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4.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的面积
?
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
?
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
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
5.测得某同学身高是1.653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尺子的最小刻度是米
?
B.?测量结果准确到分米
C.?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
D.?最后两位数字是估计值
6.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7.阿凡提的故事: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让他在众臣面前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
B.?测量前应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
C.?测量工具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D.?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8.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

A.?下降
?
B.?上升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9.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
D.?以上都不可取
10.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敏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该俯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1.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cm,最后他用该温度计来测待测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
A.?20℃
?
B.?30℃
?
C.?40℃
D.?60℃
12.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
B.?减少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
C.?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察
?
D.?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1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759米,7.59米,7.598分米,759.8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
C.?毫米、分米、分米、米
?
D.?毫米、分米、厘米、米
14.原来在量筒中盛有8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仰视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大于15毫升
?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
D.?无法确定
15.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温度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负5℃
?
B.?负摄氏5℃
C.?零下5℃
?
D.?零下5°
16.科学探究是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的假设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小明同学一个人在房间做作业,台灯忽然熄灭了,对其原因小明提出了如下四个假设,你认为不科学、不合理的是(???

?
A.?可能停电了
?
B.?可能台灯的插头掉了
?
C.?可能是台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D.?可能下雨了
17.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此时小梅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18.为测定某漆包线的直径,把它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得线圈总长度为5厘米,圈数为50圈,则该漆包线的半径为(???

?
A.?0.2毫米
B.?0.5毫米
?
C.?0.5厘米
?
D.?1厘米
19.用同一只温度计测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20.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读数,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5cm3,则石块的实际体积(???

?
A.?大于5cm3
?
B.?等于5cm3
C.?小于5cm3?
D.?以上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分)
21.?(4分)零下35摄氏度写作__________。比?25℃高15℃的温度写作__________。一块冰的温度由?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__________。若冰的温度由0℃降低了10℃,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
22.?(2分)如右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有一本1000页的书,其厚度为4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___毫米。
23.?(4分)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硬币厚度为2.1__________。
(2)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60__________。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__________。
(4)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100__________。
24.?(2分)如图甲所示,现用A、B两把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__________(选填“A”或“B”)尺测量时准确度高。如图乙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mm。
25.?(4分)(1)温度计是人们常用的测量工具,它是根据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估测水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取示数。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如图甲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冰块的温度是__________。
26.?(2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球反弹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球的反弹高度与地面的材料有关。
乙:球的反弹高度与球充气量的多少有关。
丙:球的反弹高度与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该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时,将下列情形的篮球在100cm高处释放,反弹后的最高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上述__________的猜想,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
27.?(8分)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
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表。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_(填“A”或“B”)。
(2)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a.合作与交流;b.制订计划;c.建立猜测和假设;d.提出问题;e.检验与评价;f.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梁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8.?(6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上图所示,则这块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3。
29.?(8分)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
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为了验证猜想一,比较实验序号1和3,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
(2)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
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
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C
3.C
4.D
5.C
6.B
7.D
8.A
9.B
10.D
11.D
12.A
13.B
14.C
15.C
16.D
17.A
18.B
19.C
2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分)
21.?(4分)?35℃;?10℃;20℃;?10℃
22.?(2分)2.70cm;0.08
23.?(4分)(1)mm
??(2)cm
??(3)℃?
(4)ml
24.?(2分)B;0.83
25.?(4分)(1)液体的热胀冷缩?
(2)BACED?
(3)c;-3℃
26.?(2分)乙;在相同条件下,球的充气量越足,反弹高度越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
27.?(8分)(1)A (2)dcbfea c f
28.?(6分)(1)甲
?(2)乙
??(3)20
29.?(8分)(1)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无关(2)不相等;纸团所受的空气阻力较大,不能忽略不计(或者答纸团的下落不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3)A;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