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10.2
电势差
目录
二、知识讲解
三、小结
四、练习
一、上节回溯
一、上节回溯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2.电势能
3.电势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问题引入
如果我们要从
6
楼走到
8
楼,影响我们做功多少的因素是这层楼的高度差而不是楼的高度。
某个点电荷在确定的电场中由
A
点移动到
B
点,影响静电力做功多少的因素可能是
A
点或
B
点的电势值呢?还是
A、B
两点之间的电势的差值呢?
电场
对比重力场和电场
重力场
重力
电场力
重力势能
电势能
重力做功
电场力做功
WG=Ep1
-
Ep2
WAB=EpA
-
EpB
某点的高度
某点的电势
高度差
???
电势和高度,都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位置作为零势能点或者零高度点,某点的电势或高度的数值也会改变,但是重力场中,某两个点之间高度的差值保持不变。类比重力场,电场中某两个点之间电势的差值保持不变。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电势差
在电场中某两个点之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电势差也叫作电压;
设电场中
A
点的电势为
φA,B
点的电势为φB,则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
φA-φB
也可以表示为:UBA=
φB-φA
显然:UAB=-UBA
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例如当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时,
UAB为正值,
UBA为负值。电势差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
WAB=
EpA-
EpB
WAB=qφA
–qφB=q(φA-φB)=qUAB
即:
UAB=
在物理学中,电势的差值往往比电势更重要。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电势
φ
电势差
U
区别
定义
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φ=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
UAB=
φA-φB
决定因素
某点的电势,是由电场和这点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的
由电场和场内两点的位置决定
相对性
有,与零电势点选取有关
无,与零电势点选取无关
联系
数值关系
UAB=
φA-φB,当
φB=0
时,UAB=
φA
单位
均是伏特(V)
标矢性
都是标量,且均有正负
物理意义
均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例题:
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
2.0×10-9
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
1.6×10-7
J。再把这个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功为
-
4.0×10-7
J。
(1)A
、B、C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2)A、B
间,B、C
间,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
(3)把电荷量为
-1.5×10-9
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4)根据以上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三点可能的位置。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解:(1)把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正功,所以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把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负功,所以
C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把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功的绝对值大于把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的静电力做功的绝对值。因此
C
点的电势最高,A
点电势次之,B
点电势最低。
(2)根据静电力做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A、B
间的电势差:
UAB=
==80V
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
80V。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同样,根据静电力做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B、C间的电势差为:
UBC=
==-200
V
C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200
V。
A、C
间的电势差:
UAC=UAB+UBC=80
V-200
V=-120V
(3)把电荷量为
-1.5×10-9
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
WAC=q′UAC=(-1.5×10-9)×(-120)
J=1.8×10-7
J
即静电力做正功
1.8×10-7
J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4)电场分布示意图和
A、B、C
可能的位置如图所示:
A
B
C
二、知识讲解——电势差
二、知识讲解——等势面
思考
在地理上,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势的高低,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是与重力方向垂直的,在等高线上高度处处相等。那么在电场中,是否存在一个垂直于电场线的线或是面,来表示在这个线或是面上,电势处处相等?
A
B
问题1:A、B
两点是分布在垂直于电场线的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两点,将电荷
q
从
A
点移动到
B
点。
(1)静电力做了多少功?
(2)证明:
φA=φB
(1)静电力方向与电荷位移方向垂直,所以在电荷位移方向上,静电力不做功。
(2)WAB=0;UAB==0;A、B
间电势差为零,因此:φA=φB
二、知识讲解——等势面
问题2:A、B
两点是分布在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个球面上的任意两点,将电荷
q
从
A
点移动到
B
点。
(1)沿球面移动电荷q
,静电力做了多少功?
(2)如果沿任意路径将电荷
q
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了多少功?
A
B
二、知识讲解——等势面
等势面
在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作等势面。
特点:
(1)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即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2)电场线方向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3)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4)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相交;
二、知识讲解——等势面
几种电场的等势面
甲
点电荷
乙
匀强电场
图中两个相邻的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由图也可以看出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等差等势线越密集,电场线越稀疏,等差等势线也越稀疏。
二、知识讲解——等势面
三、小结
1.电势差
2.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的关系
3.等势面
4.等势面的特点
1.下列关于电势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也叫电压
电势差与电势一样,是相对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UAB
表示
B
点与
A
点之间的电势差,UAB=
φB-φA
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点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AB=
UBA
四、练习
A
2.在某电场中,已知
A
、B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为
20V,q
为
-2.0×10-9
C
的电荷由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多少?
答:静电力做功
WAB=qUAB=-4×10-8
J
。由于静电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加,增加的电势能为
4×10-8
J
。
四、练习
3.在某电场中,将一带电荷量为
q=+2.0×10-9
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功
Wab=-4.0×10-8
J,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为(
)
-400
V
-200
V
-20
V
20
V
C
四、练习
4.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常用电子伏(eV)作为能量单位。1
eV
等于一个电子经过
1
V
电压加速后所增加的动能,那么,1
eV
等于多少焦耳?
答:一个电子的电荷量
e=1.6×10-19
C,所以电子增加的动能等于静电力做功W=qU=1e×1V=1.6×10-19
C×1
V=1.6×10-19J,所以
1
eV=1.6×10-19
J
。
四、练习
5.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所示,试画出电场线的大致分布。若单位正电荷沿任一路径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少?说明理由。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C
点,跟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答:电场线分布大致如图所示,由图可知,φA=φB=10
V;
φC=6
V
。
WAB=qφA
–qφB=q(φA-φB)=0
WAC=qφA
–qφC=q(φA-φC)=4q
WBC=qφB
–qφC=q(φB-φC)=4q
可见静电力所做的功
WAC=WBC
四、练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