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地理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岛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D.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2.该岛南北距离大约是
A.0.7千米
B.1.85千米
C.2.5千米
D.3.6千米
3.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0N、1160
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读图回答4~5题。
4.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 3∶N
B.1∶2N 1∶3N
C.2∶N 4∶N
D.1∶2N 1∶4N
①②③图均缺少的地图三要素为
:
I比例尺 II方向 III图例
A.I
II
B.II
III
C.I
III
D.I
II
III
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第6题。
6.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
m
B.250
m
C.230
m
D.300
m
8.某旅行者登山到达甲处,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
A.发现太阳位于丁地上空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东南漂流
C.看不到湖边丙处游人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读“某地形区等高线图”(图1)和“地形剖面图”(图2),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可全年观测日出
B.③点附近可以拍摄到该地形区主峰
C.②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
D.④点附近有河流
10.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A.L1
B.L2
C.L3
D.L4
美墨边境墙是美国为阻止非法移民而沿美墨国界线修建的隔离墙,始建2006年。2017年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后,宣布继续修缮、扩建美墨边境墙。下图为“美墨边境墙景观图”,回答11~12题。
11.从2006年至2017年,原有美墨边境墙的位置一直是稳定不变的,这直接反映了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B.区域之间的联系性
C.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的连续性
12.众多以美国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墨西哥服装企业集聚在美墨边境墙附近投资建厂,其优势区位是
A.原料充足
B.地价便宜
C.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D.产品运输成本低
从漠河到广州,我国的秋色可谓多姿多彩。结合下表回答13~14题
代表地区
秋色特点
漠河
我国最早出现黄叶满山、金针铺地景色的地方,但秋景极短
呼伦贝尔
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厚厚白雪覆盖在吊脚楼上
长沙
稻浪飘香、橘满枝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广州
秋天十分不明显,阳光灿烂、绿树成荫、雨水渐少
13.关于表中四地区秋色特点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漠河
B.呼伦贝尔
C.长沙
D.广州
14.漠河的耕作制度是(???)
A.—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年三熟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下表为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表,完成15~16题。
地区产业结构
甲
乙
丙
丁
第一产业(%)
6.2
12.1
12.6
11.3
第二产业(%)
47.8
52.8
50.1
50.8
第三产业(%)
46.0
35.1
37.3
37.9
15.四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目前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由表格推知,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前煤炭时期
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18.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
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
④经济效益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
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面21~22题。
21.甲图中③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是
(
)
A.a
B.d
C.c
D.b
22.关于图中天气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图中②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B.甲图中①地的气温最高
C.乙图中城市为晴朗天气
D.乙图中C处出现降水天气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20年6月2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偏西风
B.东北风
C.偏东风
D.东南风
24.图示时刻( )
A.甲地天气晴朗
B.乙地正遭受寒潮影响
C.丙地阴雨绵绵
D.丁地锋面正向西移动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26.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若该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东部的洋流为( )
A.日本暖流
B.千岛寒流
C.墨西哥暖流
D.拉布拉多寒流
28.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所起的作用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29~30题。
29.
图中A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0.
图中A-B-C-D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B.
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读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图,回答31~32题。
31.下列各时段,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
1880---1900
B.
1920---1940
C.
1958---1978
D.
1978---1998
32.全球变暖会导致( )
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B.
全球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界上升
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
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33~34题。
33.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4.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丙
读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第35~36题。
35.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
)
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最大
C.劳动力严重不足
D.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36.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较高的人口出生率
C.生态环境改善
D.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完成37~38题。
37.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38.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2004年,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从1.9亿人增加到5.4亿人,城市化水平由1
7.9%上升到4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1%。读“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39~40题。
39.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起步早,发展慢,城市化水平高
B.起步早,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
C.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D.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40.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徘徊时期,其主要原因是受(
)
自然条件制约
B.国家政策制约
C.人口增长情况制约
D.历史发展制约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4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
B.靠近铁路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位于河流下游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完成43~44题。
43.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44.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北平原城郊农业蓬勃发展,塑料大棚包围了北方城市。由于棚内灌溉,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易导致蔬菜腐烂。近年来,华北平原城郊塑料大棚数量锐减,市民餐桌上的许多蔬菜来自千里之外。据此回答45~47题。
45.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北平原城郊塑料大棚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
新的蔬菜品种大量出现
B.
蔬菜需求量大增
C.
菜农素质明显提高
D.
农业结构的调整
46.减少大棚顶上露珠最可行的方法是(
)
A.
增大灌溉量
B.
降低棚内温度
C.
推广滴灌技术
D.
改变大棚颜色
47.“市民餐桌上的许多蔬菜来自千里之外”主要得益于(
)
A.
全球气候的变化
B.
农业专业化生产
C.
蔬菜品质的提升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读“某地土地利用图(下左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下右图)”,完成48~50题。
48.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49.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少,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50.该农场最可能分布在(
)
A.中国的东北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
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D.美国中部大平原上
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1~52题。
51.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B.造纸工业全部沿海分布
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
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52.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搭配合理的是( )
A.广东——甘蔗渣、桑树皮
B.黑龙江——木材、竹材
C.北京——棉花、废纸
D.甘肃——秸秆、芦苇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要不停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53~54题。
53.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54.
蜂农选择该运输方式的最大优点是(
)
A.
速度快
B.
运量大
C.
灵活机动
D.
能耗低
网红是指在社交平台上具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并且有能力将这些社交资产变现(变现方式通常包括广告与网红电商)的人。2016年以来网红模式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据此回答55~56题。
55.网红模式有利于( )
A.增加产品库存
B.增加销售环节
C.扩大销售范围
D.增加销售成本
56.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
①网红影响力
②网络信息
③区域集聚
④地价高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5400元/斤。渔民说,刀鱼往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去年能打到一两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回答57~58题。
57.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长江
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④酸雨危害,长江水严重酸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8.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③发展科技,减少水污染,进行人工养殖
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59~60题。
59.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60.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6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每空1.5分)
(1)图中D处是________(地形),判断的理由是
。
(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
(3)图中河流AB段流向是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_处,选择该处的优点是
、
。
(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合理的是
。
(5)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理由是
。
62.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每空1.5分)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
(2)
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风。
(3)
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以建立
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
(4)
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________地,其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
(6)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
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注:1995年全国为100.0)
地区
发展支持系统
东部地区
121.2
中部地区
1133
西部地区
10.2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并思考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分)
(2)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6分)
参考答案
-5
CBBDC
6-10
DBCBB
11-15
ADBAA
16-20
CCBDB
21-25
ABAAD
26-30
CAAAB
31-35
DBDAB
36-40
DABCB
41-45
DDAAB
46-50
CDCBC
51-55
CADCC
56-60
AACDB
61.
(1)山峰(山地)
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
(2)17.60C
(3)西北流向东南
A
缩短坝长、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库容量大;垂直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任2点)
(4)BFE
(5)L L至H处等高线先密后疏,L地海拔高于H(L与H之间是一个凹坡)。
62.(1)B
东南风(偏南风)
钢铁
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便利(铁路);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
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市下风向、地价便宜任答2点4分)
B
交通
D
合理布局交通网,错峰山下班,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建立卫星城(言之合理即可)
63.(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
工业结构差异: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