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8.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4 08:44:22

文档简介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语文
学科

年级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8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型
阅读
主备
李霞
教材、学情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不朽传世之作。作品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圣诞夜,主人公小女孩饥寒交迫,出来卖火柴,但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鼓足勇气五次划着火柴。在火柴的微光中,她一次次通过幻想满足了自己小小的愿望,最后在微笑中被冻死在街头。全文共11个自然段,以火柴为线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贫苦人们的同情。一面是饥寒交迫,没有欢乐,受人欺凌——马车横冲直撞,男孩抢走了小女孩的拖鞋,另一面是“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漂亮。贫富悬殊、社会不公是真切的现实。故事从第5-9自然段,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点燃火柴出现的美好幻想。小女孩第一次看见了火炉,第二次看见了烤鹅,第三次看见了圣诞树,第四次看见了奶奶,第五次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安徒生通过一次次地反复描写,把小女孩这些美好的幻想放在了五次点燃火柴的过程中,不仅写出了小女孩梦想的变化,也用女孩的动作“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表现出女孩对于光明、温暖和爱越来越强烈的渴望。文章的最后,小女孩死时“嘴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教学中,要引导三年级的学生正确理解小女孩的“幸福”。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应当学会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面对困窘和艰难,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安徒生童话中闪耀着的美好人性光辉,是其作品不朽的重要原因。本文作为一篇经典的外国童话安排在童话单元,教学重点是要通过课文带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了解安徒生及其优秀的童话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教学难点
通过现实与想象地对比阅读,感受童话故事对美好的追求。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常规预习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同学们,通过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激发兴趣。同学们,在这幅插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描述插图,相互交流补充。3.简介创作背景。同学们,170多年前的一天,正在旅行中的丹麦作家安徒生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信中就有这张图片,安徒生根据这张图片创作了一篇不朽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并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安徒生是世界级的童话大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广为流传。同学们了解他吗?(学生交流,师生补充)2.简介安徒生。安徒生出生于丹麦的一个小镇,自幼家贫,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是一名洗衣妇。安徒生几十年致力于童话创作,一生创作了《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白雪公主》等160多篇童话作品。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3.出示自读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同桌讨论:课文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故事?4,检查初读情况,学生交流汇报。(1)课件出示生字词,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指导读准字音。旧围裙
又冷又饿
打成卷
挣钱
富商明晃晃
几乎
擦燃
蜡烛
火焰
喷香提示字音:“明晃晃”中“晃”的读音为第三声。“几乎”中“几”的读音为第一声。“喷香”的“喷”为前鼻音,第四声。②观察字形:烛(蜡烛)
焰(火焰)(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圣诞节的晚上,主人公小女孩饥寒交迫,出来卖火柴,但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鼓足勇气划着火柴。在火柴的微光中,她一次次通过幻想满足了自己小小的愿望,最后在微笑中被冻死了。(相机板书:卖火柴→划火柴→冻死了)三、小组学习,理清层次1.再读课文,出示小组学习要求,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找一找文中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想想她的心里在盼望着什么,完成下面的表格。次
数小女孩所见小女孩所盼第(
)次第(
)次第(
)次第(
)次第(
)次(2)朗读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那次。2.根据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评议。次数小女孩所见小女孩所盼第(
1
)次火炉温暖第(
2
)次烤鸭食物第(
3
)次圣诞树快乐第(
4
)次奶奶关爱第(
5
)次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幸福的生活4.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问题呢?5.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个小女孩缺少的东西太多太多,而拥有的东西太少太少。真是个——(引说)可怜的孩子!四、走进现实,想象感受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4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2.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并说说理由。又冷又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爸爸一定会打她的”。3.指导朗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读出自己的感受。(1)指名读,师生评议。(2)小组自由练读,齐读展示。五、学写生字,师生评议1.教师范写“柴、焰”。提示“柴”,上面是“此”,不是“比”。“焰”的右下部分“臼”的中间为两短横。2.学生当堂书写生字,师生评议。3.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二遍。(3)思考: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最后冻死街头,文章最后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这是为什么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你还记得她都看到了什么吗?(出示表格)次数小女孩所见段落第(
1
)次温暖的火炉5第(
2
)次喷香的烤鸭6第(
3
)次美丽的圣诞树7第(
4
)次温和、慈爱奶奶8第(
5
)次奶奶带她走9二、品读结局,聚焦矛盾1.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看看小女孩有着怎样的结局?请你快速朗读第10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答案。(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回答,朗读相应语句。2.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可怜、悲惨、值得同情)是啊,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被活活冻死;在新年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小女孩却再也看不见了。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板书:可怜)3.我们觉得小女孩是可怜,小女孩自己也这么认为吗?齐读第11自然段,圈出小女孩感受的词语。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幸福)4.幸福一共出现了几次?小女孩的幸福从哪来呢?读一读,找一找。预设一:因为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预设二:因为她跟着奶奶一起像新年走去。让我们试着读出小女孩的幸福感。5.我们认为小女孩是可怜的,但小女孩却认为她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她曾经看到过美丽的东西。她都看到了什么呢?三、对比现实与幻想,感受对幸福的追求1.对比现实的冷与温暖的火炉(第一次擦燃火柴)(1)快速阅读第5自然段,第一次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板书:火炉)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火炉?圈出这些词语。预设一: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炉很有光泽;预设二: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火炉很温暖。(2)齐读词语“闪亮的”、“旺旺的”、“暖烘烘的”。(3)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入句子中,试着读出大火炉的美丽和温暖。(4)火炉真暖和,真舒服呀,但现实中的小女孩是怎样的呢?(5)(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课件中的语句。请你用一个字概括小女孩此时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从哪感受到的?(板书:冷)预设一:小女孩的手脚冻僵了已经发青发红了;预设二:她不得不在墙角缩成一团......(6)此时小女孩冷到极点,她最想要的是什么?(棉衣、火炉......)冷到极点的小女孩,最想要的是大火炉,想要温暖,火炉就恰好出现,此时小女孩真幸福啊!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幸福!(7)让我们再次感受小女孩的幸福,齐读段落。2.对比现实的饿与喷香的烤鹅(第二次擦燃火柴)(1)第二次擦燃火柴时又看了什么?请快速、小声读第6自然段,圈出食物名称的词语。(苹果、梅子、烤鹅)(2)这是怎样的烤鹅?(喷香的、十分诱人)(3)为什么小女孩能看到喷香的烤鹅呢?原来现实中的她是这样的。(4)(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课件中的语句。你用一个字概括小女孩此时的感受,会是哪个字?(板书:饿)此时饿到极致的小女孩,最想要的是什么?(面包、食物......)(板书:食物)饿到极点的时候,最想要食物,喷香的烤鹅就恰巧出现了,小女孩真幸福啊!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幸福啊!(5)(出示课件)让我们读出这种幸福。3.对比现实的孤独与节日的欢乐(第三次擦燃火柴)(1)除了火炉、烤鹅,第三次擦燃火柴时,小女孩还看到了什么?(板书:圣诞树)(2)这是棵什么样的圣诞树?(美丽的)究竟有多美呢?圈出描写圣诞树的词语。(有翠绿的树枝和明晃晃的蜡烛;有美丽的彩色画片......)(3)齐读词语“翠绿”、“明晃晃”、“美丽”。(4)如此美丽的圣诞树,让节日变得更加隆重更加欢乐。然而,这么美好的气氛下,现实中的小女孩却是这样的。(4)(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课件中的语句。此时的小女孩给你怎样的感受?(板书:孤独)(5)大年夜相当于我们的除夕,想一想除夕你和谁在一起?本该团圆的大年夜,小女孩却赤着脚孤独地走在大街上,此时她想和家人团聚过节,想要拥有节日的欢乐,眼前就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你说小女孩幸福吗?(板书:节日的欢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幸福啊!(6)(出示课件)指名读、齐读小女孩此刻的幸福。4.对比现实的冷酷与奶奶的拥抱(第四、五次擦燃火柴)(1)当小女孩向往节日的欢乐向往团圆时,她第4次、第5次擦燃火柴便看到了她的奶奶。(板书:奶奶)(2)快速浏览第8自然段,圈画出形容奶奶的词语。(温和、慈爱)(3)指名读、齐读所找的词语。(4)看到奶奶之后,奶奶有哪些动作?快速浏览第9自然段,划出关键字。(抱、搂)(5)多么亲切的举动啊,但是在奶奶拥抱之前,小女孩的遭遇却是这样的。(6)(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课件中的语句。再读一读句子,小女孩没有的是什么,肯定有的又是什么?预设一:没有人买她的火柴,没有给她一个硬币;预设二:小女孩的爸爸一定会打她。是啊,本来她应该得到人们的帮助和同情,却没有人关心她;本来家是温暖的港湾,可是爸爸会因为她没有挣到钱而打她。此时此刻,小女孩便看到了奶奶,她最想要的是?(板书:亲人的疼爱)(6)(出示课件)指名读、齐读小女孩此刻的幸福。(7)奶奶出现了,此刻的小女孩是幸福的!她的幸福就是她向往的家人的关爱带来的。5.对比五次擦燃火柴的举动(1)擦燃火柴后,小女孩幻想的这些东西让小女孩如此幸福,小女孩知道它们都是幻觉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就知道火柴灭了,一切会消失?(2)学生浏览第5-9自然段,并交流。(3)是啊,原来第一次火柴灭的时候,小女孩就知道一切会消失,但是小女孩仍然不断地擦燃着火柴。(4)(出示课件)你发现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有什么不同?圈出关键字、词。提示:“终于”、“又”、“赶紧”、“一大把”。从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小女孩对温暖、食物、快乐和亲人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火柴灭了,我要擦燃,再灭我仍要擦燃,因为擦燃了火柴美好的东西就会出现,这就是小女孩在不断追求美好,追求幸福的过程。(5)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小女孩的幸福,齐读第11自然段。(6)然而火柴最终还是灭了,美好的东西消失了,但还有一些东西不会消失。比如,第一次火柴灭了,温暖的火炉不见了,但小女孩对于温暖的追求却是永不熄灭的。你还知道谁会灭,谁永不灭吗?(7)不是童话里没有寒冷,不是童话里没有饥饿,而是在面对寒冷、饥饿的时候,小女孩始终不断地在追求着幸福,所以我们仍要相信童话,相信美好。我们也始终要心向阳光、心向美好。(板书:心向阳光、心向美好)(8)让我们再次感受小女孩的幸福,齐读第11自然段。四、布置作业1.课文里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和同学、家人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8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怜

饿
孤独
痛苦
幸福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抱、搂)
心向阳光
(温暖)(食物)(节日的欢乐)(亲人的疼爱)
心向美好
PAGE
1(共15张PPT)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
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
写作背景
他又想起了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写出
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
走近作者
安徒生,出生于丹麦的一个小镇,自幼家贫,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是一名洗衣妇。安徒生几十年致力于童话创作,一生创作了《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白雪公主》等160多篇童话作品。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讨论:课文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故事?
旧围裙
又冷又饿
打成卷
挣钱
富商
明晃晃
几乎
擦燃
蜡烛
火焰
喷香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圣诞节的晚上,主人公小女孩饥寒交迫,出来卖火柴,但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鼓足勇气划着火柴。在火柴的微光中,她一次次通过幻想满足了自己小小的愿望,最后在微笑中被冻死了。
(1)小组合作,找一找文中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想想她的心里在盼望着什么,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女孩所见
小女孩所盼
第(
)次
?
?
第(
)次
?
?
第(
)次
?
?
第(
)次
?
?
第(
)次
?
?
(2)朗读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那次。
次数
小女孩所见
小女孩所盼
第(
1
)次
火炉
温暖
第(
2
)次
烤鸭
饱餐
第(
3
)次
圣诞树
快乐
第(
4
)次
奶奶
关爱
第(
5
)次
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
幸福的生活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4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又冷又饿——
“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痛苦孤独——
“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
“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二遍。
(3)思考: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最后冻死街头,文章最后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共18张PPT)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的晚上,主人公小女孩饥寒交迫,出来卖火柴,但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鼓足勇气划着火柴。在火柴的微光中,她一次次通过幻想满足了自己小小的愿望,最后在微笑中被冻死了。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凄凉故事。
主要内容
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这一整天,准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次数
小女孩所见
小女孩所盼
第(
1
)次
火炉
温暖
第(
2
)次
烤鸭
饱餐
第(
3
)次
圣诞树
快乐
第(
4
)次
奶奶
关爱
第(
5
)次
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
幸福的生活
小女孩一共擦着了五次火柴,每次看到的幻象都不一样,哪一次给你的感受最深呢?
(1)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自由朗读。
(2)组内交流体会。
(3)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次进行汇报。(一名代表结合语句谈谈读后体会,其他组员通过朗读进行汇报)
第一次幻象——火炉
小女孩擦亮火柴后为什么首先出现的是火炉,而不是圣诞树或者奶奶呢?
风雪之夜的小女孩赤着脚,第一强烈的感受是冷,因此,她首先渴望的是温暖的火炉。现实里缺少的,可以在幻想中获得,这也是童话的魅力。
第二次幻象——烤鹅
比较句子: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一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原文更突出小女孩的饥饿
第三次幻象——圣诞树
为什么小女孩看到了圣诞树呢?
此时正是圣诞夜,西方的圣诞节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应该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幸福的日子。
第四次、第五次幻象——奶奶
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不同。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你体会到了什么?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从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快乐,她更渴望的是见到奶奶,更渴望亲人的关爱。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永远地远离了寒冷、饥饿和痛苦。
思考“幸福”
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是个幸福的小女孩吗?
海的女儿
为了王子的幸福,美人鱼把自己化作泡沫以后)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为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
丑小鸭
(丑小鸭经历了重重磨难成为天鹅之后)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拇指姑娘
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鲜艳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皇后。
对比结尾,初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安徒生童话的每一个结尾都让人感到安慰,给人希望和温暖,他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饱尝生命的苦难,却始终怀揣美好的理想,身上闪耀着纯真的光芒。
安徒生杰出的地方在于:他不能改变现实,却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人渴望得到的美好世界。
——孙建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这个童话故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3、小练笔:请你以《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中间》为题写一小片段。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