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23: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开国大典
基础巩固
根据拼音写生字。
旗zhì(
)
huì(
)集
lóng(
)重
yuè(
)兵式
xuān(
)布
放shè(
)
jù(
)离
bào(
)发战争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华丽的广告牌引得来往行人瞻仰。
B.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
C.上课了,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D.战士们的事迹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三、运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1.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阅读训练
四、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课文围绕“开国大典”这一要点,按照
的顺序,描写了



四个场面,重点写了

这两个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
的气氛,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人民领抽的

2.文中提到的“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具体指的是

3.读下列句子,选出对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①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②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A.两个句子都传达出热烈、庄严的气氛。
B.句子①主要从会场布置方面衬托了现场庄严、隆重的气氛。
C.句子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阅兵式进行时现场的热烈气氛。
D.两个句子都写了动态的红旗,渲染了现场热烈的场面。
五、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文段主要描写了
的热闹场面,侧重于表达作者为人民军队感到
的感情。
2.作者运用了
的写法描写这一场面。根据场面,先总体写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的情景,再按照
的顺序,具体描写了





等各方阵的特点。
3.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场面,画横线的句子是“
”的描写,写各兵种的部分是“
”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六、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探手之间(节选)
①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站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②毛泽东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皮鞋,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了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
③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这时,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笑,向人们点了点头。
④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
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
⑤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
⑥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⑦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③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1.选文描写了两个主要场面,可以概括为握手送别和

2.选文第③、④段主要描写的是
场面,先写了
的“面”,再写了
的“点”。这样的写法叫作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写作练笔
七、小练笔。(选做)
请你模仿《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写写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的场面。
参考答案
一、帜







二、A点拔:“瞻仰”多用在庄重的语境。
三、1.示例:人群像潮水般涌向节日的广场。
2.示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四、1.开国大典进行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举行典礼
阅兵式
喜庆、热烈、庄严
拥护和拥戴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C
点拨:句子②描写的是阅兵前的场面。
五、1.阅兵式
自豪
2.点面结合
入场
海军
步兵
炮兵
战车
骑兵
空军
3.面

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更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军队的赞赏和为人民感到自豪的感情。
六、1.挥手送别
2.握手送别
机场人群涌动
主席点头、握手、挥手
点面结合
不仅表现了群众对主席的担心和敬佩,还写出了主席从容不迫的气概。
七、略
点拨:注意观察升国旗仪式现场,记录整体气氛。在写作时,可以先整体概括场面,再从仪式现场的重要环节或重要人物切入,点面结合,突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