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6: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
C.岩浆流动
2.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过高
C.地核的爆炸
3.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4.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
B.山体滑坡
C.烧毁森林
5.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躲到床下或桌下,用被褥等物体护住头部
B.乘坐电梯离开
C.切断电源,关闭燃气
D.低楼层居民尽快到街心或开阔地带
6.下列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
)。
A.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
B.鸡鸣狗叫、蚂蚁搬家、老鼠出洞等,一些动物行为反常
C.仪器测得该地磁场、电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
D.地下水位升高,井水冒泡,地温明显升高
7.如图,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
A.A
B.B
C.C
8.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
)。
A.地下水突然改变
B.刮大风
C.突降大雨
9.地震造成危害很大,但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
)。
A.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
C.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10.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A.跳楼逃生
B.乘电梯离开
C.就近躲避
二、填空题
11.地球上,(______)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
12.地震主要发生在________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与________和________的运动有关。
13.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________(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14.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________、________等。
15.地震一般发生在________(填“地核”“地幔”或“地壳”)内。
16.地球由外到内包括(______)三层,大多数地震是由(______)活动造成的。
17.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_____)。
18.科学家利用监测到的(______)、(______)等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推测。
19.地下的岩层在(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______)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
(______)。
20.在模拟地震形成的过程中,我们用的竹片和毛巾相当于___________,实验时,我们看到的
现象是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1.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何征兆。(___)
22.发生地震前常伴有一些异常现象。(______)
23.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______)
24.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______)
25.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______)
26.地震使得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______)
27.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______)
28.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______)
29.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______)
30.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一样,在不断地运动。
(______)
四、连线题
31.把自己所处的环境与正确的避震方式连起来。
在学校的平房里
趴在书桌或床下面
在学校的三楼上
蹲在墙角或桌底并把书包顶在头上
在楼中的家里
靠在大柱子旁并用手护头部
在商场里
跑到厨房或卫生间
在书房里
迅速跑到屋外空旷处,远离高建筑
走在街上
远离电线杆、围墙或护头跑到开阔处
五、简答题
32.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你在屋里,你应该怎样做?如果你在屋外,你应该怎样做?
六、实验题
小雅将橡皮泥做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分别进行下图中的操作。
用手在两端向中间挤压,橡皮泥隆起
用手在两端向外拉伸,橡皮泥断裂
33.小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A.地球的结构
B.地震的成因
C.火山的成因
34.小雅做的实验是一个(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测量实验
35.实验中的橡皮泥代表的是(
)。
A.土壤
B.地幔
C.岩层
七、综合题
36.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地震;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地震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地震发生时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并护住头部;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震?
(2)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如何避险?
(3)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4)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B
6.A
7.A
8.A
9.C
10.C
11.环太平洋沿岸
12.地壳
地幔
地壳
13.剧烈的
14.山体滑坡
堰塞湖
15.地壳
16.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幔
17.变形
18.地震波
磁力
19.压力
不能承受
地震
20.岩石层
挤压毛巾时观察到毛巾变形,折断树枝时听到树枝断裂的声音,手感觉到震动。
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震动。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如果自己在屋里,应打开出口,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来不及,就应切断电源、气源,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如果自己在屋外,要跑到空旷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或者高大建筑物附近。
33.B
34.B
35.C
36.(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2)地震时,在室外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远离高楼大厦的建筑物。在室内寻找合适的避难位置,比较安全的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3)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地震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4)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