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安塞腰鼓 课件(共20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安塞腰鼓 课件(共20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4 16:38:02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3.安塞腰鼓
人教版
八年级下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秦始皇时期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陕北,筑长城,修直道,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期范仲淹、沈括等一代武将文臣来到陕北,领导过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可以这样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于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
请用//标出文章的层次
表演前(1~4)
表演中(5~27)
表演后(28~30)
文章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依据是什么?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作者笔下的“安塞腰鼓”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先用一个词概括
再用一句话分析
安塞腰鼓
打鼓前
1-4:(
  )的腰鼓
打鼓中5-27:(
 
)的腰鼓
5-13:宏伟的


14-17:雄壮的(
  

18-22:击鼓的(
  )
23-27:奇丽的(

打鼓后28-30:(
  )的腰鼓 
安静
激昂
响声
后生
寂静
舞姿
场面
根据文中所写的“安塞腰鼓”的特征,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本文用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情的句式、瑰丽奇特的想象、急促爆裂的节奏,在那天地之间,在那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上,为我们鼓荡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这鼓声鼓景,体现了安塞腰鼓奔腾震撼的生命力,壮阔豪放的精气神,以及冲破羁绊、奋发向上的精神。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再仔细品品以上语句,想想作者的写作目的?
贫瘠的土地,困倦的生活,冲破阻碍的强烈愿望
不计得失,不在乎名利
物质生活单调,但精气神昂扬
贫穷落后是暂时的,有希望
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富庶、势力、世故、浮躁。黄土高原原始、朴实、有生命活力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不因贫困而丧失希望,想要冲破束缚,并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综合交错运用了排比和反复两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将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