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3 9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两步以上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以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两步以上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以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班同学准备去参观科技馆,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2、理解题意
读题,你读懂了什么?预设:
(1)知道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
(2)这辆车前面7排,每排坐4人,最后一排坐5人。
(3)租这样的客车,能坐得下吗?
3、讨论交流
(1)要解决“能坐得下”吗?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有多少人坐车”和“有多少个座位”)
(3)这两个信息中,哪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4)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什么?(先求“客车能坐多少人”)
(5)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3、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后,与同桌同学相互说说自己的的想法。
4、全班交流、反馈。
预设:
……
4、沟通联系,深化理解
(1)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观察的角度不同)
(2)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要找好1份数和几份数)
5、检查
解答正确吗?
6、小结: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你读懂得什么?
解决“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这两条信息中哪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这个题你会解决吗?列式计算。
2.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9的乘法解决问题
解法一:4×7+5=33(个)
解法二:2×7+2×7+5=33(个)
解法三:8×4+1=33(个)
解法四:2×8+2×8+1=33(个)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3 9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情境一般都比较复杂,我首先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并且整理信息,要求学生会正确、有序地看图。要让学生知道看图的一般方法:先整体地了解图中的情境讲什么事,再看图中的其他信息,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地,仔细地看图,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再理一理: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哪些条件对这个问题有用,哪些条件对那问题有用。
我们要以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为重点,因为两步计算应用题,它是解决多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转折点。虽然只比一步计算多了一步,但在思考上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步计算只要思考怎么列式就可以了,只用一个数量关系。而两步计算要用两个不同的数量关系,要列两个算式才能解决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先分析和思考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中间问题。
我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主要归纳为一下几点:
1、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学具,数形结合。先解决的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不同;选择的信息不同,解决的方法不同;图形观察方法不同,解决的方法不同。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更能体现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4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6 表内乘法(二)
3 9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01
复习导入
从“一七得七”背到“九九八十一”。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
四八三十二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六七四十二
六八四十八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一七得七
一八得八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教科书第82页练习二十第9题)
02
探究新知
座位示意图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2
30
判断这辆客车坐不坐得
下,可以先算出客车的
座位数,再与师生人数
进行比较。
座位示意图
前面7排,每排有
4个座位,最后一
排有5个座位。
4×7=28(个)
28+5=33 (个)
30+2=32 (个)
33>32,坐得下。
方法一
过道两旁,左右两
边各2列,每列有7
个座位;最后一排
有5个座位。
座位示意图
2×7=14(个)
14+14+5=33 (个)
30+2=32 (个)
33>32,坐得下。
方法二
过道两旁,左右两
边各2列,每列有8
个座位;最后一排
的中间有1个座位。
座位示意图
4×8=32(个)
32+1=33 (个)
30+2=32 (个)
33>32,坐得下。
方法三
03
学以致用
1.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
些鸡蛋够吗?
(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
6×6-2=34(个)
34<35
答:这些鸡蛋不够。
2.
一件衬衣用9个扣子,6件用多少个扣子?
(教科书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
答:6件用54个扣子。
9×6=54(个)
3. 李叔叔运来30盆鲜花,他想摆出像下面
这样的一个花坛,这些花够吗?
6×6-2=34(个)
34>30
答:这些花不够。
(教科书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4.
小亮一共有40个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厢的小火车吗?为什么?
(教科书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6题)
6×6+8=44(个)
44>40
答:不能组装成。
04
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时,观察
的角度不同,解题思路
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