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4 14: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
一、本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玻璃破碎
C.纸张燃烧
D.葡萄酿酒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青稞酿酒
B.滴水成冰
C.瓦斯爆炸
D.钻木取火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以下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的原理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线织布
B.烧制陶瓷
C.炭黑制墨
D.磨制石器
4、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指南针指引航海
B.用石块修筑长城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甲骨上雕刻文字
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沸腾
B.芒果切片
C.铁生锈
D.电灯发光
6、葡萄酒具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功能,是人们喜欢饮用的一种酒精饮料.人们常利用新鲜葡萄自己酿制,其过程如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采摘清洗
B.葡萄破皮
C.密封发酵
D.酒,渣分离
7、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冶炼钢铁
C.风力发电
D.打造金饰
8、国庆70周年大阅兵,扬我国威,耀我中华。阅兵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放飞7万只气球
B.56门礼炮齐放,70响轰鸣
C.三军将士,昂首阔步
D.广场花海,变化多端
9、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延展性
B.挥发性
C.腐蚀性
D.吸附性
10、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葡萄能酿酒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食盐易溶于水
D.
汽油易挥发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12、下列性质与其它三种性质不同的是(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腐蚀性
D.还原性
二、本题共5题,共28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变成液态或固态,在-112.4℃,液态臭氧沸腾。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

(5)用途:

14、化学课上我们做了许多实验,如图:
A组
B组
实验C
明矾的研碎
水的沸腾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蜡烛燃烧
(1)若按研究物质的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将实验C归为
组(填A或B),理由是

(2)区分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①石蜡可以燃烧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③石灰石能与稀盐酸反应④牛奶变质⑤食盐易溶于水⑥水加热后成为水蒸气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⑧水能与金属钠反应⑨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
Ⅰ.上述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Ⅱ.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Ⅲ.上述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Ⅳ.上述描述属于用途的是

1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的一些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等)去区别某些物质。请你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
(1)铁丝和铜丝
;(2)食盐和白糖

(3)白酒和白醋
;(4)汽油和水

16、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液珠;b.手摸烧杯有
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从蜡烛燃烧现象可得出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
,蜡烛燃烧为
变化。
(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交流反思】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17、酒精是化学中常用物质.
(1)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不导电的液体.②酒精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③常温下酒精的密度为0.78g/mL,凝固点-117.3℃,沸点78.2℃.④70%浓度的酒精,对于细菌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可用作防腐剂等.⑤酒精能与水、甲醇等以任何比例混溶.⑥酒精在一定条件下易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⑦酒精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上述描述酒精的性质中,表示的是物理性质的是
;表示化学性质的是

(2)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手帕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液体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所用酒精的
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手帕烧坏
酒精烧完
手帕无损
酒精烧完
手帕无损
不燃烧
①你推测E的实验现象是

②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2分)
1~6
BBBCCC
7~12
BBCA
DB
二、本题共5题,共28分
13、答案:(1)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具有强氧化性;
(3)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变成液态或固态;在-112.4℃,液态臭氧沸腾;
(4)臭氧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5)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14、答案:(1)B;都是研究化学变化。
(2)①③⑧;②⑤⑦;④;⑨。
15、答案:颜色;味道;气味;气味。
16、答案:(1)热;水;化学;
(2)热;物理;二;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7、答案:(1)①③⑤⑦;②④⑥;
(2)①不燃烧;②用完酒精灯后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或灯芯烧焦等;